《續名醫類案》~ 卷三十二(外科) (5)
卷三十二(外科) (5)
1. 肺癰肺痿
錦衣李大器亦患此,吐膿,面赤脈大。謂肺病脈宜澀,面宜白,今脈大面赤,火剋金也,不可治。果歿。
一男子年逾四十,喘咳脅痛,胸滿氣促,右寸脈大,此風熱蘊於肺也。尚未成瘡,屬有餘之症,意欲以瀉白散治之。彼謂肺氣素怯,不然之,乃服補藥,喘咳愈甚。兩月後復請視之,汗出如油,喘而不休,此肺氣已絕,不治。果歿。夫肺氣充實(二語贅),邪何從襲?邪氣既入,則宜去之,故用瀉白散,所以瀉肺氣之邪也。邪氣既去,則真自實矣。
姚應鳳治某叟,患脹滿,諸醫多雲隔症。應鳳曰:此肺癰耳。令病者閉目,取一大盤水,向病者項上傾之,病者陡大驚,亟舉刀直刺心坎,瀉膿血數碗而愈。人問之,應鳳曰:心尖下垂,水潑而驚,驚則心系提,吾刀可入也。(《仁和縣誌》)
沈夫人患嗽血,晝夜不休。應鳳曰:肺慮痿,不慮潰,今潰至第三葉,尚可生也。先投洗肺湯已,令食豬肺數十斤遂愈。
王洪緒曰:諸患易識,獨肺中患毒難覺。凡兩腳骨疼痛者,或腳骨不痛而舌下生如細豆一粒者,再心口直上,內作微疼及咳嗽口乾咽燥,皆肺中生毒之候也。即用甘草、桔梗各三錢煎服,服後如覺少安,肺之患毒無疑矣。以犀黃丸十服,服完全愈。此是預識先治,百無一死者。
余每見此症吐膿,膿色皆白,故稱肺疽,用犀黃丸治無不效。或用陳年鹽菜滷,每早取半杯滾豆漿沖服,服後胸中一塊塞上塞下,數次方能吐出,連吐惡膿,日服至愈。患此症者,終身戒食鴨蛋、白鯗、紅蘿蔔、著甲魚、石首魚,食則復發不救。
《千金》葦莖湯:葦莖二斤,薏苡仁半斤,桃仁五十枚,瓜瓣半斤。以水五斗,先煮葦莖得五升,去渣,內諸藥,煮取二升,服一升,再服當吐如膿。王晉三曰:是方也,推作者之意,病在膈上,越之使吐也。蓋肺癰由於氣血混一,榮衛不分,以二味涼其氣,二味行其血,分清榮衛之氣,因勢湧越,誠為先著。其瓜瓣當用絲瓜者良。
時珍曰:絲瓜經絡貫串,房隔聯屬,能通人脈絡臟腑,消腫化痰,治諸血病,與桃仁有相須之理。苡仁下氣,葦莖上升,一升一降,激而行其氣血,則肉之未敗者,不致成膿,癰之已潰者,能令吐出矣。今時用嫩葦根,性寒滌熱,冬瓜瓣性急趨下,合之二仁,變成潤下之方,藉以治肺癰,其義頗善。徐靈胎曰:此治肺癰之主方也。
徐靈胎曰:古之醫者,無分內外,又學有根柢,故能無病不識。後世內外科既分,則顯然為內症者,內科治之,顯然為外症者,外科治之。其有病在腹中,內外未顯然者,則各執一說,各擬一方,歷試諸藥,皆無效驗,輕者變重,重者即殞矣。此等症不特外科當知之,即內科亦不可不辨分真確,知非己責,即勿施治,毋致臨危束手而後委他人也。腹內之癰有數症,有肺癰,有肝癰,有胃脘癰,有小腸癰,有大腸癰,有膀胱癰。
白話文:
肺癰肺痿
李大器患肺癰,吐膿,臉紅脈大。古人認為肺病脈象應澀,臉色應白,他脈大面赤,屬火剋金,不可治療,最終去世。
一位四十多歲男子,喘咳脅痛,胸悶氣促,右寸脈大,這是風熱蘊積於肺,尚未成膿,屬於實證,本想用瀉白散治療。但他認為自己肺氣虛弱,拒絕治療,反而服用補藥,結果喘咳更嚴重。兩個月後再次求診,汗出如油,喘息不止,肺氣已絕,無法治療,最終去世。肺氣充實,邪氣從何而來?邪氣入侵,就應該去除,所以用瀉白散,目的是瀉去肺部的邪氣。邪氣去除後,正氣自然充實。
姚應鳳治療一位老人患脹滿,其他醫生多認為是膈症。姚應鳳卻診斷為肺癰。他讓病人閉眼,用大盤水從病人頭上傾倒,病人大驚,他趁機用刀刺入心窩處,排出數碗膿血而痊癒。有人問他,姚應鳳說:心尖下垂,水潑驚嚇,驚嚇會使心繫提起,我的刀才能刺入。(《仁和縣誌》)
沈夫人患咳嗽咳血,日夜不止。姚應鳳診斷為肺痿,尚未潰爛,但已潰爛到第三葉,尚可治療。先用洗肺湯,並讓她吃數十斤豬肺,最終痊癒。
王洪緒說:各種疾病都容易識別,唯獨肺部中毒難以察覺。凡是兩腳骨疼痛,或腳骨不痛但舌下生出像細豆般大小的腫物,而且心口上方隱隱作痛,伴有咳嗽口乾咽燥,都是肺部中毒的徵兆。立即服用甘草、桔梗各三錢煎服,服後如果感覺稍有好轉,就確定是肺部中毒。服用犀黃丸十劑,便可痊癒。這是預先識別並及時治療,從未有死亡病例。
我經常見到這種吐膿的症狀,膿液顏色都是白色,所以稱為肺疽,用犀黃丸治療都很有效。或者用陳年鹹菜滷,每天早晨取半杯用滾燙豆漿沖服,服後胸中會有阻塞感,要吐出好幾次才能將惡膿吐出,每日服用直到痊癒。患有這種疾病的人,終身要戒食鴨蛋、白鲞、紅蘿蔔、甲魚、石首魚,吃了就會復發,無法治療。
《千金方》葦莖湯:葦莖二斤,薏苡仁半斤,桃仁五十枚,冬瓜瓣半斤。用水五斗,先煮葦莖至五升,去渣,加入其他藥材,煮至二升,服用一升,再次服用就能吐出膿液。王晉三說:這個方子,是根據病邪在膈上,引導其吐出的原理。肺癰是因氣血混雜,榮衛不分,用兩種藥物清泄肺氣,兩種藥物運行血液,分清榮衛之氣,順勢使其吐出,確實是先進的療法。冬瓜瓣最好用絲瓜。
李時珍說:絲瓜經絡貫穿全身,與膈膜相連,能通達人體經絡臟腑,消腫化痰,治療各種血症,與桃仁相輔相成。薏苡仁降氣,葦莖上升,一升一降,激發氣血運行,就能使尚未壞死的組織不至於化膿,已經潰爛的癰腫,也能使其吐出。現在用嫩葦根,性寒清熱,冬瓜瓣性急下行,配合桃仁、薏苡仁,成為潤下通便的方劑,用來治療肺癰,其道理非常好。徐靈胎說:這是治療肺癰的主方。
徐靈胎說:古代醫生,不分內外,而且醫術有根基,所以沒有不認識的病。後世內外科分家,明顯是內科疾病,內科治療;明顯是外科疾病,外科治療。有些疾病在腹內,內外不分明,則各執一詞,各開一方,試用各種藥物,都無效,輕者變重,重者死亡。這種疾病不僅外科醫生應該了解,內科醫生也必須辨別真偽,知道不是自己負責的,就不要治療,以免臨危束手無策而後才託付他人。腹內的癰腫有幾種,有肺癰、肝癰、胃脘癰、小腸癰、大腸癰、膀胱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