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名醫類案》~ 卷三十二(外科) (2)
卷三十二(外科) (2)
1. 肺癰肺痿
喻嘉言治陸令儀母,平日持齋,腸胃素槁,天癸已絕,復淋瀝不止,治之久痊。值秋月燥金太過,濕蟲不生,人多病咳。而血虛津槁之軀,受傷獨猛,胸脅緊張,上氣喘急,臥寐不寧,咳動則大痛,痰中帶血而腥,食不易入,聲不易出,寒熱交作。申酉二時,燥金用事,諸苦倍增,脈時大時小,時牢伏時弦緊,服清肺藥無進退。
告以肺癰將成,高年難任,以葶藶大棗瀉肺湯,先通肺氣之壅。即覺氣稍平,食少入,痰稍易出,身稍可側,大有生機。喻曰:未也。因見來勢太急,不得已取快一時,暫開者易至復閉,迨復閉則前法不可再用矣。今乘其暫開,多方以圖,必在六十日後,交立冬節,方是愈期。
蓋身中之燥,與時令之燥,膠結不解,必俟燥金退氣,肺金乃寧。後六十日間,屢危屢安。大率皆用活法斡旋,緣病不可補,而脾虛又不能生肺,肺燥喜潤,而脾滯又難於運食。今日脾虛,不思飲食,則於清肺中少加參、術以補脾;明日肺燥,熱盛咳嗽,則於清肺中少加阿膠以潤燥。日復一日,扶至立冬之午刻,病者忽自云:內中光景,大覺清爽,可得生矣。
奇哉,天時之燥去,而肺金之燥遂下傳大腸,五六日不一大便,略一潤腸,旋即解散,正以客邪易去耳。至小雪節,康健加餐,倍於曩昔。蓋胃中空虛已久,勢必復其容受之常,方為全愈也。
薛立齋治一男子神勞,冬月患咳嗽,服解毒之藥,自以為便。曰:此因肺氣虛弱,腠理不密,而外邪所感也。當急補其母,是治本也。始服六君子湯,內去參、術,反加紫蘇、枳殼之類,以致元氣亦虛,生肺癰而歿。
一武職,因飲食起居失宜,咳嗽吐痰,用化痰止嗽之藥。時仲夏,左尺洪數而無力,胸滿面赤,吐痰腥臭,自汗。曰:腎虛水泛為痰,而反重亡津液,得非肺癰乎?不信,仍服前藥。翌日吐膿,脈數,右寸為甚,用桔梗湯一劑,脈數與膿頓減。又二劑將愈,佐以六味而痊。
一男子咳嗽喘急,發熱煩躁,面赤咽痛,脈洪大,用黃連解毒湯,二劑少退。更以梔子湯,四劑而安。(此肺癰將成未成之候。)
薛立齋治一男子患肺痿,咳嗽喘急,吐痰腥臭,胸滿咽乾,脈洪數,用人參平肺散六劑,及飲童便,諸症悉退。更以紫菀茸湯而愈。童便雖云治虛火,常治瘡瘍焮腫,疼痛發熱作渴,及肺痿肺癰發熱口渴者尤效。
一僕年逾三十,嗽久不愈,(病久故可用澀。)氣壅不利,睡臥不安,咯吐膿血,甚覺可畏,其主已棄之矣。與寧肺散一服少愈,又服而止大半,乃以寧肺散湯數劑而痊。所以有是病必用是藥,若以前散性澀而不用,何以得愈?
上舍毛體仁素陰虛,春初咳嗽,胸中隱痛,腎脈洪數,肺脈數而時不見。曰:內當結癰,先用六味地黃丸料一劑服之。翌日來謂曰:昨得良劑,嗽愈六七,務求一方,到監調理。曰:陰虛火炎,患癰之症,第因元氣虛弱,未能發出,因其易忽,薛不能治。乃別用降火化痰等劑,愈甚。
白話文:
肺癰肺痿
喻嘉言治療陸令儀的母親,她平素吃素,腸胃虛弱,更年期已過,卻又頻頻尿頻,治療很久才痊癒。秋季乾燥,金氣過盛,濕邪不易滋生,很多人咳嗽。而這位血虛津液乾燥的病人,更容易受傷,出現胸脅疼痛、呼吸急促、夜不能寐、咳嗽時劇痛、痰中帶血且腥臭、食慾不振、聲音嘶啞、寒熱交替等症狀。申酉時分(下午3點到7點),燥金之氣最盛,病情加重,脈象時而有力時而無力,時而沉伏時而弦緊,服用清肺藥物卻不見好轉。
喻嘉言診斷為肺癰將發,高齡病人難以承受,於是先用葶藶大棗瀉肺湯疏通肺氣。病人立刻覺得氣喘減輕,能少量進食,痰液也容易咳出,可以側臥,病情好轉,似乎有了生機。喻嘉言卻說:還沒好。因為病情來勢太猛,不得已先快速改善症狀,但這種暫時緩解容易再次惡化,一旦惡化,之前的治療方法就失效了。現在趁病情暫時緩解,要多方設法治療,預計要到立冬之後才能痊癒。
因為體內乾燥與季節乾燥交織在一起,難以分離,必須等到燥金之氣消退,肺金才能平復。之後六十天內,病人病情反覆。治療主要採取活法,根據病情隨時調整,因為肺癰不能直接補益,而脾虛又不能生髮肺氣,肺燥需要滋潤,但脾胃不和又影響食物的消化吸收。所以,如果脾虛導致食慾不振,就在清肺藥物中加入人參、白術補益脾胃;如果肺燥熱盛咳嗽,就在清肺藥物中加入阿膠潤燥。這樣日復一日地調理,直到立冬中午,病人突然說感覺身體清爽多了,看來能活下來了。
真是奇怪,天時乾燥消退後,肺金的乾燥之邪反而下傳到大腸,五六天沒有大便,稍微潤腸通便後,病情就很快痊癒了,這正是因為外邪容易去除。到小雪節氣,病人恢復健康,食慾大增,比以前還好。因為胃中空虛已久,必須恢復正常的消化吸收功能,才能算徹底痊癒。
薛立齋治療一個年輕男子,因勞累導致肺虛,冬天患咳嗽,他自行服用解毒藥物,自認為有效。薛立齋指出:這是因為肺氣虛弱,肌膚疏鬆,外邪入侵所致。應該及時補益肺氣,才是治本之法。開始服用六君子湯,卻去掉了人參、白術,反而加入紫蘇、枳殼等藥物,結果導致元氣更虛,最終患肺癰而死。
一位武官因飲食起居不當,咳嗽吐痰,服用化痰止咳藥物。當時是仲夏,脈象左尺脈洪大而無力,胸悶面紅,痰液腥臭,自汗。薛立齋指出:這是腎虛水泛成痰,反而耗損津液,難道是肺癰嗎?病人不信,繼續服用之前的藥物。第二天吐膿,脈象頻數,右寸脈尤甚,薛立齋用桔梗湯一劑,脈象頻數和膿痰立即減少。再服用兩劑藥物幾乎痊癒,輔以六味地黃丸而痊癒。
一位男子咳嗽氣喘,發熱煩躁,面紅咽痛,脈象洪大,服用黃連解毒湯,兩劑藥後症狀略微減輕。接著服用梔子湯四劑而痊癒。(這是肺癰將成未成的症候。)
薛立齋治療一位男子患肺痿,咳嗽氣喘,吐痰腥臭,胸悶咽乾,脈象洪數,服用人參平肺散六劑,並飲用童便,諸症狀全部消失。再服用紫菀茸湯而痊癒。童便雖然可以治療虛火,常用于治療瘡瘍腫痛、發熱口渴,尤其對肺痿肺癰伴發熱口渴者療效顯著。
一位僕人三十多歲,久咳不愈(病久可用收斂之藥),氣機壅塞,睡眠不安,咯吐膿血,病情危急,主人已放棄治療。薛立齋給他服用寧肺散一劑,病情略有好轉,再服用一劑,病情好轉一半,之後服用幾劑寧肺散湯而痊癒。所以這種病一定要用這種藥物治療,如果之前用收斂性藥物而不用寧肺散,怎麼可能痊癒呢?
上舍毛體仁素體陰虛,春天咳嗽,胸部隱隱作痛,腎脈洪數,肺脈數但時隱時現。薛立齋診斷為將要形成肺癰,先用六味地黃丸藥方一劑。第二天病人來報告:昨天服用的藥物很好,咳嗽減輕了六七成,想再求一方藥繼續調理。薛立齋說:陰虛火旺,患有肺癰的徵兆,只是因為元氣虛弱,尚未完全發作,因為病情容易忽視,所以難以治療。於是改用降火化痰的藥物,病情很快痊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