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名醫類案》~ 卷三十一·外科 (19)
卷三十一·外科 (19)
1. 胸癰
薛立齋治一男子,胸患癰,腫高焮痛,脈浮而緊,以內托散煎服二劑,表症悉減。以托裡消毒散,四劑而消。
一男子素弱,胸患癰,飲食少而倦,以六君子湯加芎、歸、黃耆。膿成針之,更以托裡藥而愈。
薛立齋治一男子,胸患癰,焮痛煩躁,發熱作渴,脈數而實,時季冬,此熱毒內蓄也。須舍時從症,欲治以內疏黃連湯。彼以時當隆寒,乃雜用敗毒藥,愈熾。仍求治,投前藥二劑,後去二次,諸症悉退。以金銀花散加連翹、山梔,四劑出水而消。大抵症有主末,治有權宜,治其主,則末自退,用其權,則不拘於時,泥於守常,必致病勢危甚。況慣用攻劑,動損各經。
故丹溪云:凡瘡發於一經,只當求責本經,不可干擾余經。羅謙甫曰:守常者,眾人之見;知變者,智者之事。知常而不知變,細事因而取敗者多矣。
一男子胸患毒,焮痛怕冷,脈洪數,以黃連解毒湯,二劑頓退。更以金銀花散,六劑而消。
一少婦胸膺間潰一竅,膿血與口中所咳相應而出,以參、耆、當歸,加退熱排膿等藥而愈。(余按:此因肺痿所致。原注。)
張都憲夫人,性剛多怒,胸前作痛,肉色不變,脈數惡寒。經云:洪數之脈,應發熱而反惡寒,瘡疽之謂也。今脈洪數,則膿已成。但體豐厚,故色不變,似乎無膿。以痛極始肯用針,入數寸,膿出數碗,遂以清熱消毒藥治之而愈。設泥其色而不用針,無可救之理矣。
(琇按:肝脈挾胃貫膈,又曰,是所生病者為胸滿,故胸之癰疽,本由於肝也。)
楊百戶胸患毒,腫高焮赤,發熱,脈數,大小便澀,飲食如常。齊氏曰:腫起色赤,寒熱疼痛,皮膚壯熱,頭目昏重,氣血之實也。又云:大便硬,小便澀,飲食如故,腸滿膨脹,胸膈痞悶,肢節疼痛,身熱脈大,精神昏塞,臟腑之實也。遂以黃連內疏湯二劑,諸症漸退。更以荊防敗毒散加芩、連、山梔,四劑少愈。
再以四物加芩、連、白芷、桔梗、甘草、銀花,數劑而愈。
一男子胸腫一塊,半載不消,令明灸百壯方潰。與大補藥不斂,復灸以附子餅而愈。
張路玉治談仲安,體肥善飲,夏患壯熱嘔逆,胸膈左畔隱痛,手不可拊,便溺澀數,舌上滑胎,食後痛嘔稠痰,漸見血水,脈來澀澀不調,與涼膈散加石斛、連翹,下稠膩極多。先是醫作肺癰治,不效。張曰:肺癰必咳嗽,吐腥穢痰,此但嘔不嗽,洵為胃病無疑。下後四五日,復嘔如前。
再以小劑投之,三十而勢甫平。後以保元、苓、橘,平調二十日而痊。先時有李姓者患此,專以清熱豁痰解毒為務,直至膈畔潰腐,膿水淋漓,纏綿匝月而斃。良因見機不早,悔無及矣。
(琇按:此症最難別白,即《內經》所謂內有裹大膿血之症也。吾鄉一名醫自患此,同道診之,不知為癰也。雜進參、附、丁、桂之劑,久之吐出臭膿乃省,已無及矣。)
白話文:
胸癰
薛立齋治療一位男子胸部患有癰腫,腫脹很高,紅腫疼痛,脈象浮緊,用內托散煎服兩劑,表面的症狀都減輕了。接著用托裡消毒散,四劑後腫消。
一位男子體質虛弱,胸部患有癰腫,飲食減少且倦怠,用六君子湯加川芎、當歸、黃耆治療。膿液形成後針刺排膿,再用托裡藥物治療而痊癒。
薛立齋治療一位男子,胸部患有癰腫,紅腫疼痛煩躁,發熱口渴,脈象數而實,時值冬季,這是熱毒內蓄。應該根據季節和症狀治療,想用內疏黃連湯治療。但因為正值隆冬,他卻使用了敗毒藥物,反而病情加重。再次求醫,使用之前的藥方兩劑,之後再服兩劑,所有症狀都退了。用金銀花散加連翹、山梔子,四劑後膿液排出而腫消。總之,疾病有主次,治療有權宜之計,治其主要症狀,次要症狀自然會退去;運用權宜之法,就不拘泥於時間,墨守成規,否則病情必定會更加危急。況且習慣使用攻邪的藥物,容易損傷各個經絡。
所以丹溪翁說:凡是瘡瘍發生在某一經絡,就應該針對該經絡治療,不可干擾其他經絡。羅謙甫說:墨守成規是大多數人的看法;懂得變通才是聰明人的做法。只知常規而不知變通,因小事而失敗的人很多。
一位男子胸部患有毒瘡,紅腫疼痛怕冷,脈象洪數,用黃連解毒湯兩劑,症狀迅速減退。再用金銀花散六劑,腫消。
一位少婦胸部潰爛一個孔,膿血與口中咳嗽的痰液同時排出,用人參、黃耆、當歸,加上退熱排膿的藥物治療而痊癒。(我注:這是因為肺痿引起的。原文如此。)
張都憲夫人,性格剛強易怒,胸前疼痛,皮膚顏色沒有改變,脈象數伴惡寒。經書上說:脈象洪數,應該發熱卻反而惡寒,是瘡疽的表現。現在脈象洪數,說明膿液已經形成。但是因為體質豐滿,所以顏色沒有變化,看起來好像沒有膿液。因為疼痛難忍才肯用針,針刺數寸深,排出數碗膿液,於是用清熱消毒的藥物治療而痊癒。如果拘泥於皮膚顏色而不用針刺,就沒有辦法治療了。
(我注:肝經脈絡循行經過胃部,貫穿膈肌,又說,由此生病者為胸滿,所以胸部的癰疽,本源於肝。)
楊百戶胸部患有毒瘡,腫脹很高,紅腫發赤,發熱,脈象數,大小便困難,飲食正常。齊氏說:腫脹起來顏色發赤,寒熱疼痛,皮膚發熱,頭昏目脹,這是氣血實證。又說:大便乾燥,小便困難,飲食正常,腸滿膨脹,胸膈痞悶,肢節疼痛,身體發熱,脈象洪大,精神昏沉,這是臟腑實證。於是用黃連內疏湯兩劑,諸症逐漸減退。再用荊防敗毒散加黃芩、黃連、山梔子,四劑後略有好轉。
再用四物湯加黃芩、黃連、白芷、桔梗、甘草、金銀花,幾劑藥後痊癒。
一位男子胸部腫起一塊,半年不消,令其用艾灸一百壯,膿腫才潰爛。服用大補藥物後膿腫不斂,再次用附子餅艾灸而痊癒。
張路玉治療談仲安,體型肥胖,嗜酒,夏天患有壯熱嘔逆,胸膈左側隱痛,手不能按壓,大小便困難頻數,舌苔光滑,飯後疼痛嘔吐粘稠痰液,漸漸出現血水,脈象澀滯不調,用涼膈散加石斛、連翹,排出很多粘稠的痰液。先前醫生當作肺癰治療,沒有效果。張路玉說:肺癰必然咳嗽,吐出腥臭的痰液,這個病人只是嘔吐而不咳嗽,確實是胃病無疑。瀉下之後四五天,又嘔吐如前。
再次用小劑量藥物治療,三十劑後病情才略微平緩。後來用保元湯、苓桂朮甘湯、橘皮竹茹湯,調理二十天痊癒。先前有個李姓的人患有這種病,專門用清熱豁痰解毒的藥物治療,直到膈膜附近潰爛腐敗,膿水淋漓,纏綿一個多月而死。原因是發現病情不早,後悔莫及。
(我注:這種疾病最難區分,就是《內經》中所說的體內有大量膿血的疾病。我們鄉里一位名醫自己患有這種病,同行診斷,卻不知道是癰腫。亂服用人參、附子、丁香、桂枝等藥物,很久之後才吐出臭膿,這時已經無力回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