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名醫類案》~ 卷三十一·外科 (16)
卷三十一·外科 (16)
1. 乳癰乳岩
薛立齋治王汝道室,年逾三十,每怒後乳內作痛,或腫,此肝火所致。用小柴胡合四物,加青皮、桔梗、香附、枳殼而愈。彼欲絕去病根,自服流氣飲,遂致朝寒暮熱,益加腫毒,此氣血被損而然。與八珍三十餘劑,喜其年壯,元氣易復,愈。
一婦人乳內腫一塊,如雞子大,勞則作痛,久而不消,服托裡藥不應,此乳勞症也,屬肝經血少所致。先與神效栝蔞散四劑,更隔蒜灸之,腫稍退。再與八珍湯,倍加香附、夏枯草、地丁,仍間服前散,月餘而消。亦有乳疽一症,其狀腫硬木悶,雖破而不潰,腫亦不消,尤當急服此散,及隔蒜灸之。
此症氣血為七情所傷,亦勞症也,宜戒惱怒,節飲食,慎起居,否則不治。
一婦人患乳癰,氣血頗實,但瘡口不合,百治不應。與神效栝蔞散,四劑少可。更與數劑,及豆豉餅灸之而愈。一婦人患此未潰,亦與前藥,三劑而消。陳良甫曰:婦人乳勞,便服此藥,可杜絕病根。毒已成,能化膿為水;未成者,則從大小便散之。
一人抱病小愈,左乳復生癰,繼又胸膈間結核,其堅如石,荏苒半載,百藥不能施。已而牽掣於肩,痛特甚。禱於張王祠,夢神語曰:但用生薑自然汁制香附服之可也。比覺,簡本草視之,二物治症相符。訪醫者張祿,亦云有理。香附去毛,薑汁浸一宿,為末,二錢,米飲調。才數服,瘡膿流出,腫硬漸消而愈。(《槎庵小乘》)
朱丹溪治一婦人,年六十,厚味鬱氣,而形實多妒,夏無汗而性急,忽左乳結一小核,大如棋子,不痛,自覺神思不佳,不知食味。經半月,以人參湯調青皮、甘草末,入生薑汁,細細呷,一日夜五六次,至五七日消矣。此及乳岩之始,不早治,隱至五年十年已後發,不痛不癢,必於乳下潰一竅,如巖穴出膿。
又或五七年十年,雖飲如故,食如故,洞見五內,乃死。惟不得於夫者有之,婦人以夫為天,失於所天,乃能生此。謂之岩者,以其如穴之䴠岈空洞,而外無所見,故名曰岩。患此者,必經久淹延。惟此婦治之早,消患於未形,余者皆死,凡十餘人。又治一初嫁之婦,只以青皮、甘草與之,安。
一孺人但經將行而乳腫,先兩日,發口乾而不渴,食少減,脈左弦帶數,右卻平。治用四物湯加陳皮、白朮、茯苓,帶熱下與點丸三十粒。
義二孺人,平時乳內有結核,不痛,忽乳邊又有一腫核,頗覺有些痛。黃芩、川芎、木通、陳皮各四錢,人參二錢,白芍一錢,大腹皮三錢,炙甘草、生甘草各一錢,當歸頭一錢,分二帖煎服。
黃孺人乳腫痛,青皮、石膏、連翹、角刺、黃藥子、當歸頭、木通各一錢,生甘草三分,入好酒些少,同煎飲,又別藥洗腫處。
李東垣治一婦人,乳間出黑頭瘡,瘡頂陷下,作黑眼子。其脈弦洪,按之細小。升麻、連翹、葛根各一錢半,肉桂三分,黃芩、歸身、甘草炙各一錢,牛蒡五分,黃柏二錢,水煎至一盞,二服愈。
白話文:
乳癰乳岩
薛立齋治療一位名叫王汝道的妻子,年過三十,每次生氣後乳房內就會疼痛,有時還會腫脹,這是肝火旺盛導致的。他使用了小柴胡湯合四物湯,再加入青皮、桔梗、香附、枳殼,病症就痊癒了。這位婦人想要徹底根除病根,自己服用流氣飲,結果導致早上畏寒晚上發熱,腫毒更加嚴重,這是因為氣血受損造成的。於是薛立齋又給她服用八珍湯三十多劑,因為她年輕體壯,元氣恢復得快,所以病就好了。
一位婦人的乳房內腫了一塊,像雞蛋那麼大,勞累時疼痛加劇,很久都不消退,服用托裡藥物也沒有效果,這是乳房勞損的症狀,屬於肝經血虛所致。醫生先給她服用神效栝蔞散四劑,再隔著蒜頭灸患處,腫塊稍微消退了。之後又給她服用八珍湯,加倍使用香附、夏枯草、地丁,同時間隔服用之前的栝蔞散,一個多月後腫塊就消散了。還有一種乳房疽,症狀是腫塊堅硬如木,像堵塞了一樣,即使破了也不潰爛,腫塊也不消退,尤其應該緊急服用神效栝蔞散,並隔著蒜頭灸患處。
這種疾病是氣血因七情所傷而導致的勞損,應該戒除惱怒的情緒,控制飲食,注意起居作息,否則難以治癒。
一位婦人患有乳癰,氣血比較充盛,但是瘡口癒合不良,各種治療方法都不見效。醫生給她服用神效栝蔞散四劑,效果稍好。又給她服用幾劑,並用豆豉餅灸患處,才痊癒。還有一位婦人患有乳癰,尚未潰爛,也服用同樣的藥物,三劑就消腫了。陳良甫說:婦女患乳房勞損,服用這個藥物,就能杜絕病根。如果毒素已經形成,就能化膿為水;如果毒素尚未形成,就能從大小便排出。
一個人病情略有好轉,左乳又生了癰腫,接著胸膈之間又生了結核,堅硬如石,持續半年,各種藥物都無效。後來疼痛牽扯到肩膀,非常疼痛。他去張王祠祈禱,夢到神靈說:只要用生薑汁調製香附服用就可以了。醒來後,他查閱本草書,發現這兩種藥物治療此症的確相符。他請教醫生張祿,張祿也說有道理。於是將香附去毛,用生薑汁浸泡一夜,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用米湯調服。服用幾次後,膿液流出,腫硬逐漸消退而痊癒。(出自《槎庵小乘》)
朱丹溪治療一位六十歲的婦人,她飲食過於肥甘厚味,鬱結之氣較多,而且個性剛強,好嫉妒,夏天不流汗,性情急躁,突然左乳結了一小塊腫塊,像棋子那麼大,不痛,但她自己覺得精神不佳,食慾不振。半個月後,朱丹溪用人參湯調和青皮、甘草粉末,加入生薑汁,讓她少量多次服用,一天一夜服用五六次,五到七天後腫塊就消散了。這是乳岩的早期症狀,如果不早治療,會隱藏五年十年後發作,不痛不癢,最終在乳房下方潰爛出一個洞,像巖穴一樣流出膿液。
如果五年、七十年後發作,即使飲食如常,病情也會日益加重,最終會洞穿五臟六腑而死。這種病症多見於得不到丈夫疼愛的婦女,因為婦女以丈夫為天,失去丈夫的疼愛,就會導致這種疾病。之所以稱為岩,是因為它像山洞一樣空虛,外部卻看不到任何異常,所以稱為岩。患有這種疾病的人,病程都很長。這位婦女因為治療得早,消除了隱患,而其他十幾位患者都死了。朱丹溪還治療了一位新婚婦女,只用青皮、甘草就治好了。
一位年輕女子月經將要來潮時乳房腫脹,開始的兩天,出現口乾但不渴,食慾減退,脈象左邊弦數,右邊平和。治療方法是用四物湯加上陳皮、白朮、茯苓,溫熱服用,再加服點丸三十粒。
兩個年輕女子,平時乳房內有腫塊,不痛,突然乳房邊緣又出現一個腫塊,感覺有點疼痛。處方為:黃芩、川芎、木通、陳皮各四錢,人參二錢,白芍一錢,大腹皮三錢,炙甘草、生甘草各一錢,當歸頭一錢,分兩劑煎服。
一位名叫黃的年輕女子乳房腫痛,處方為:青皮、石膏、連翹、角刺、黃藥子、當歸頭、木通各一錢,生甘草三分,加少量好酒一起煎服,另外再用其他藥物洗患處。
李東垣治療一位婦人,乳房出現黑頭瘡,瘡頂凹陷,像黑眼珠一樣。脈象弦洪,按壓時感覺細小。處方為:升麻、連翹、葛根各一錢半,肉桂三分,黃芩、當歸尾、炙甘草各一錢,牛蒡五分,黃柏二錢,水煎至一盞,分兩次服用即痊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