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名醫類案》~ 卷三十一·外科 (12)
卷三十一·外科 (12)
1. 肩癰
福泉黃吏部肩患毒,發熱惡寒,大渴煩躁,似有餘之症,其脈雖大而無力,卻屬不足,用當歸補血湯治之愈。
王喬年逾三十,肩患毒,以人參敗毒散一劑,更以十宣散去參、桂,加銀花、花粉,四劑而潰。因怒動肝火,風熱上壅,頭面赤腫,焮痛飲冷,以荊防敗毒散加芩、連、薄荷,二劑不應。急砭患處,出黑血盞許,仍以一劑,勢退大半。再進人參敗毒散,四劑而愈。夫病有表裡上下之殊,治有緩急攻補之異,若不砭刺,毒氣結於內里,藥不能及,焮腫日甚,使投峻利之藥,則上熱未除,中寒已作,必傷命矣。
一上舍肩患疽,脈數,以槐花酒一服,勢頓退。再與金銀花、黃耆、甘草,十餘劑而平。槐花治濕熱之功最為神速,若虛寒之人,不可過劑。
王洪緒治姚氏女,年二十九,小產月餘,左肩手搭處,先發一毒,周尺有五。半月,背添一毒,上下長三寸,上闊下尖,皆白陷。十日後始延治,勢甚篤,連服陽和湯三劑,能起坐,五劑自能便溺,十二劑其續發者全消,先發之搭手亦消。剩瘡頂如棋子大,不痛而潰,四日收功。後云背上如負一版,轉舒不快,以小金丹十丸,每日三進全愈。
白話文:
肩癰
福泉一位姓黃的吏部官員肩膀長了毒瘡,發燒畏寒,非常口渴煩躁,症狀像是實證,但脈象雖然有力卻無力,實際上屬於虛證,於是用當歸補血湯治療,病就好了。
王喬三十多歲,肩膀長了毒瘡,先用一劑人參敗毒散,然後又用十宣散(去掉了人參和桂枝),加了金銀花和花粉,四劑藥後毒瘡就潰爛了。因為發怒導致肝火旺盛,風熱之邪上壅,頭面紅腫,灼熱疼痛,怕冷,於是用荊防敗毒散加黃芩、黃連、薄荷,用了兩劑沒效果。於是緊急用針刺患處,放出了黑血大約一盞的量,又用了一劑藥,病情好轉了一大半。再次服用人參敗毒散四劑,病就好了。疾病有表裡上下之分,治療也有緩急攻補的區別,如果不用針刺放血,毒氣就會積聚在內部,藥物就達不到病灶,腫痛會越來越嚴重。如果使用峻猛的瀉藥,那麼上焦的熱邪還沒去除,中焦的寒邪已經產生,必定會危及生命。
一位上舍生肩膀長了疽瘡,脈象頻數,用了一劑槐花酒,病情很快減輕。然後再用金銀花、黃耆、甘草十幾劑,病就好了。槐花治療濕熱的功效非常迅速,但是對於虛寒體質的人,不能用太多。
王洪緒醫生治療姚氏女子,二十九歲,小產一個多月後,左肩胛骨附近長了一個毒瘡,周長約五寸。半個月後,背上又長了一個毒瘡,上下長三寸,上寬下尖,都是白色的凹陷。十天後才開始治療,病情已經很嚴重了,連續服用陽和湯三劑,就能夠坐起來了,五劑後就能夠自己大小便了,十二劑後新發的毒瘡全部消退了,原來肩胛骨那裡的毒瘡也消退了。只剩下瘡頂像棋子那麼大,不痛而且潰爛,四天就好了。後來病人說背上感覺像背著一塊板子一樣,轉動身體不舒服,於是服用小金丹十丸,每天三次,就完全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