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名醫類案》~ 卷三十一·外科 (11)
卷三十一·外科 (11)
1. 肩癰
薛立齋治一男子,肩患毒,焮痛飲冷,煩躁便秘,脈數而實。以清涼飲兩劑,少愈。以金銀花散四帖,悉退。又以十宣散去桂,加天花粉、銀花,數帖瘡潰而痊。此脈與症皆有餘也。
一婦人癸卯冬,失物發怒,缺盆內微腫。甲辰春,大如覆碗,左肩胛亦腫,肉色如故。或針出鮮血三碗許,腹痛如錐,泄瀉不止,四肢逆冷,嘔吐惡寒,或時發熱,絕食已七日矣。其脈洪大,時或微細,此陽氣脫陷也。用六君加炮姜三錢,附子二錢,早服,至午不應。再劑加附子五錢,熟睡覺來,諸症頓退六七,少進稀粥。
再四劑諸症悉退,飲食如故,缺盆始痛。針出清膿二碗許,諸症復至,此虛極也。以十全大補加薑、桂、附各一錢,三劑而安。後減薑、桂、附各五分,與歸脾湯兼服,五十餘劑而愈。
上舍陳履學之內,先從左肩下一點寒,三日後右肩下發一白瘡,腫如甌盅,紅如酒盞,自用消解涼藥一劑,不散。次投十宣散四劑,加痛略紅。次連投參、耆、丁、桂、防、芷之劑,膿潰後,噁心嘔吐,頭暈不止,厥逆寒戰,鼓牙虛汗,頂平膿清。此投解散涼劑之誤。急洗去圍藥,投以參、耆、歸、朮、地黃、薑、附,大劑一服,原從左肩下舊寒一點先熱起。又進一服,遍腫浮熱,腫高膿稠。
兼紝烏金膏,數日出腐筋如脂膜大小數片,日進前藥二服,參、耆投至八錢,逾兩月始安。愈後時以勞厥,即投參、耆、歸、朮、薑、附,大劑乃蘇。
一男子肩患毒,焮痛飲冷,煩躁便秘,脈數而實,以清涼飲二劑少愈。以金銀花散四劑悉退。又以十宣去桂,加天花粉、金銀花,數劑瘡頭潰而痊。
一婦人肩下患毒,脈弦緊,以白芷升麻湯二劑,表症已退,更以托裡藥潰之而愈。
一男子素弱,肩患腫。欲內消,服涼藥,反致作瀉,少食。以二神丸及香砂六君子湯加肉豆蔻,而瀉止食進。又以托裡藥而腫亦消。
一男子肩下患疽已數日,漫腫微痛,頭甚多,皆如粟許,色不變,不起發,此氣血虛也。診其脈果然。先以仙方活命飲二劑,殺其大勢。更以托裡藥而起發,瘡頭雖潰,但流血水,氣血尚虛,不能為膿也。彼欲服太乙錠,予謂此藥止能攻毒,不能托裡。不信,仍服之至四次,飲食不進,瘡色黑陷,呃逆不絕,胃氣虛極也,不治。強投溫中健脾之劑,不應而死。
一男子肩患毒,腫硬作痛,惡症迭見,用白礬末三錢糊丸,以蔥頭七莖,煎湯調下,腫痛悉退,再服諸症亦退。更以仙方活命飲二劑,出水而消。此秘方名《千金》化毒湯,白礬末,蔥湯調服。因末難服,故易為丸。一方士治瘡疽,不問腫潰,先用此藥三二服,後用消毒藥甚效。
常治芻蕘之人,用此即退,不用托裡藥亦愈。蓋此熱毒為患,血氣不虧故也。若因金石毒藥發疽者,尤效。蓋礬又能解金石之毒也。一方用礬末五錢,硃砂五分,熱酒下亦效。此藥托裡固內,止瀉解毒排膿,不動臟腑,不傷氣血,有益無損,其藥易得,其功甚大,偏僻之處,不可不知。此方或蟲犬所傷,溶化熱塗患處,更以熱酒調末服皆效。
白話文:
肩癰
薛立齋治療一位男子肩部患有毒瘡,腫痛,怕冷,煩躁便秘,脈象數而有力。先用清涼的藥劑兩劑,症狀略有好轉。之後用金銀花散四劑,腫痛完全消退。再用十宣散去桂枝,加入天花粉、金銀花,服幾劑後瘡瘍潰破痊癒。此病例脈症皆屬實熱有餘。
一位婦人在癸卯年冬天,因丟失東西而生氣,鎖骨內側輕微腫脹。到甲辰年春天,腫脹如碗口大小,左肩胛骨也腫脹,但皮膚顏色如常。用針刺出血約三碗,腹部疼痛如錐刺,腹瀉不止,四肢冰冷,嘔吐惡寒,間歇性發熱,已絕食七天。脈象洪大,有時又細微,這是陽氣脫陷的表現。使用六君子湯加炮薑三錢、附子二錢,早晨服用,直到中午沒有效果。再次加附子五錢,服藥後睡著,醒來後諸症狀減輕六七成,開始喝點稀粥。
再服用四劑藥後,諸症狀完全消失,飲食恢復正常,鎖骨處開始疼痛。針刺排出清膿約二碗,諸症狀又再次出現,這是氣虛到極點的表現。使用十全大補湯加薑、桂、附子各一錢,三劑後病情穩定。之後減少薑、桂、附子用量各五分,並服用歸脾湯,五十多劑後痊癒。
上舍陳履學,先是左肩下方出現一點寒症,三天後右肩下方出現白色瘡瘍,腫脹如碗口大小,紅腫如酒杯。自行服用消腫涼藥一劑,無效。接著服用十宣散四劑,腫痛略有減輕,顏色略紅。之後連續服用含有參、耆、丁香、桂枝、防風、白芷的藥劑,膿瘍潰破後,出現噁心嘔吐、頭暈不止、厥逆寒戰、出虛汗、頭頂平坦、膿液清稀等症狀。這是因為誤用解散涼藥所致。立即清洗掉敷在瘡瘍周圍的藥物,改用含有參、耆、歸、朮、地黃、薑、附子的藥劑,大劑量服用一劑,從左肩下方原先的寒症部位開始發熱。再服用一劑,腫脹加劇,發熱明顯,膿液黏稠。
同時使用烏金膏,數日後排出腐肉,大小如脂膜,數片。每天服用之前的藥劑兩劑,人參、黃耆用量加至八錢,兩個多月後病情穩定。痊癒後,有時會出現勞倦厥逆,服用參、耆、歸、朮、薑、附子大劑量藥物即可恢復。
一位男子肩部患有毒瘡,腫痛,怕冷,煩躁便秘,脈象數而有力。先用清涼的藥劑兩劑,症狀略有好轉。之後用金銀花散四劑,腫痛完全消退。再用十宣散去桂枝,加入天花粉、金銀花,服幾劑後瘡瘍潰破痊癒。
一位婦女肩下患有毒瘡,脈象弦緊,服用白芷升麻湯兩劑,表症消除,再服用托裡藥物使瘡瘍潰破痊癒。
一位男子體質虛弱,肩部腫脹。想內服消腫藥物,服用涼藥後反而導致腹瀉,食慾不振。服用二神丸及香砂六君子湯加肉豆蔻,腹瀉停止,食慾恢復。再服用托裡藥物,腫脹消退。
一位男子肩下患疽數日,腫脹輕微疼痛,瘡瘍表面有許多小米粒大小的膿點,顏色沒有變化,沒有破潰,這是氣血虛弱的表現。診脈證實。先服用仙方活命飲兩劑,控制病情發展。再服用托裡藥物,使瘡瘍潰破,但只流出水樣液體,氣血仍然虛弱,無法形成膿液。病人想服用太乙錠,我認為此藥只能攻毒,不能托裡。病人不信,仍然服用四次,飲食不進,瘡瘍顏色發黑凹陷,呃逆不止,胃氣極度虛弱,最終不治而亡。強行服用溫中健脾的藥物無效而死。
一位男子肩部患有毒瘡,腫硬疼痛,惡症頻發,使用白礬末三錢製成藥丸,用七根蔥頭煎湯送服,腫痛完全消退,再次服用後諸症狀也消退。再服用仙方活命飲兩劑,排出膿水而痊癒。此秘方名為《千金》化毒湯,白礬末用蔥湯送服。因藥末難以服用,故改為藥丸。一位醫生治療瘡疽,不論腫脹或潰破,先服用此藥兩三劑,然後服用消毒藥物,療效甚好。
常治療普通百姓,服用此藥即可消退,不用托裡藥物也能痊癒。因為這是熱毒所致,氣血沒有虧損。如果是金石藥物中毒引起的疽瘍,療效尤其顯著,因為白礬還能解金石之毒。一方用白礬末五錢,硃砂五分,熱酒送服,也同樣有效。此藥能托裡固內,止瀉解毒排膿,不傷及臟腑,不傷氣血,有益無損,藥物易得,功效很大,偏遠地區的人們不可不知。此方還能治療蟲犬咬傷,將藥末溶化後塗在患處,再用熱酒調藥末服用,也都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