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之琇

《續名醫類案》~ 卷四 (7)

回本書目錄

卷四 (7)

1. 傷風

病家以其治之益甚,另延雜症家視之,則曰濕熱痰火,以里藥攻之,則頭與項前左半皆消,但項後右側偏腫,則又確乎非大頭而為雜症矣。病家以腫在偏旁,疑為癰毒,更延癰疽家視之,則曰對口偏疽,以托裡兼敷外藥治之,則氣血益滯,熱不得泄,郁遏竟成潰瘍。頭本一病也,治之迥異,證亦屢遷。

可見病隨藥變之不誣耳。

白話文:

傷風

病人自己用藥後病情反而加重,於是又找來其他科別的醫生診治,這位醫生診斷為濕熱痰火,用內服藥物攻治,結果頭部和頸部左側前方都消腫了,但右側後方卻腫起來了。這就證明這根本不是單純的大頭病,而是其他雜症。病人見腫塊長在偏側,懷疑是癰疽,又找來治療癰疽的醫生診治,這位醫生診斷為口部偏側的癰疽,使用內服藥物加上外敷藥膏治療,結果反而導致氣血運行更為阻塞,熱邪無法排出,鬱積最終形成潰瘍。 原本只是一種感冒,卻因為治療方法迥異,病情不斷變化。

由此可見,病情會隨著用藥而改變,這確實是不容置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