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之琇

《續名醫類案》~ 卷十一 (1)

回本書目錄

卷十一 (1)

1. 虛損

竇材治一幼女,病咳嗽,發熱咯血,減食,先灸臍下百壯,服延壽丹,黃耆建中湯而愈。戒其不可出嫁,犯房事必死。過四年而適人,前病復作。竇曰:此女稟賦素弱,只宜固守終老,不信余言,破損天真,元氣將脫,不可救矣。強余丹服之,竟死。

李士材治汪氏兒,年方舞象,(太文。)發熱咳嗽,羸弱頭眩,二冬、二母、知、柏、黃芩,不啻百劑,病勢轉增。脈之,右虛軟,乃脾肺氣虛,火不生土之候也。用補中益氣加五味子、苡仁、薑、桂至三錢,(必困苦寒過傷乃可。)十劑而減,兩月乃安。春初復發,令其服補中丸一錢,諸症永不作矣。

柴嶼青曰:六兒身熱懶食,脈細而無力,屬陰虛血少。服逍遙散二劑未效,內人力請延醫。及診視云:脈弦為痹瘧。余固爭脈並不弦,醫不服,強令服二帖,身熱更甚,遂立意服壯水之劑,二十帖始愈。至乙丑,復患身熱,服六味湯四十日始霍然。因嘆曰:幸是自家小兒,故得自主,倘他人延治,四五帖未效,必更醫矣,能保其不誤事哉?

馮楚瞻治張氏子,年十三,忽患腿癰。外科云:勢難消散,出膿得兩月收功。視其體浮胖,色㿠白,知為先天不足矣。再診其脈,六部沉細而微,復視其腫,則右腿為甚,色白而冰冷。經曰:血氣不和,留結為癰。今但使血氣和而無留結,癰何由成?與八味湯加牛膝、杜仲各二錢,食前服之,一劑腿溫,痛減半,三四帖全瘳。

薛立齋治一小兒,九歲,解顱,足軟,兩膝漸大,不能行履。此腎稟不足,用六味丸加鹿茸,三月而能步履。

一小兒,年十四,肢體倦怠,發熱晡熱,口乾作渴,吐痰如湧,小便淋漓,或面目赤色,身不欲衣。此亦稟賦不足也,用補中益氣湯及前丸而愈。

一小兒,十五歲而御女,大小便道牽痛,服五苓散之類,虛症蜂起,與死為鄰。用補中益氣湯、加減八味湯而愈。

一小兒十二歲,內熱晡熱,形體倦怠,食少作渴。或用清熱等藥治之,虛症悉具。以為所稟怯弱,用六味丸加鹿茸補之,不越月而痊。

萬密齋治一兒,四歲出痘,時頸軟頭傾。曰:此兒胎稟不足,瘡毒正發,壯火食氣,亟補元氣,使痘易發易靨,幸而保全,再補其陰,不然恐難出二八數也。乃大進調元湯,連進之獲安。

江蘭峰子七歲,頭面汗出如流,用人參、當歸二味,同獖豬心煮湯服之安。

一女嗜臥發熱,項軟頭傾,欲作風治,持疑未決。萬曰:此陽虛病也。蓋頭者,諸陽之首。胃者,諸陽之會。此女必乳食傷胃,胃氣不足,故清陽不升,而頭軟不能任元陽也,可服調元湯,一劑而愈。

一小兒脫肛半載,常服升補元氣之藥而愈。

繆仲淳治里中一童子,年十五,患寒熱咳嗽,面赤鼻塞,夜劇。家人以為傷風,繆視之曰:陰虛也。蓋傷風之症,面色宜黯,今反赤而明。傷風發熱,必晝夜無間。今夜劇鼻塞者,因虛則火上升壅肺,故鼻塞,以是知其陰虛也。投以麥冬、五味、桑皮、貝母、百部、生地、鱉甲、黃沙參,不四劑而瘳。

白話文:

虛損

竇材治療一個幼女,患咳嗽、發熱、咯血、食慾減退,先在肚臍下灸一百壯,服用延壽丹和黃耆建中湯,病就好了。但告誡她不可出嫁,若有房事必死。四年後她出嫁,舊病復發。竇材說:這個女孩天生體質虛弱,只宜終身保持貞潔,你不相信我的話,損傷了先天之氣,元氣將要耗盡,不可救治了。她勉強服用我的丹藥,最終還是死了。

李士材治療汪氏的孩子,年齡約十歲左右,發熱咳嗽,身體消瘦,頭暈目眩。用二冬、二母、知母、柏子仁、黃芩等藥,用了上百劑,病情反而加重。把脈後發現,右脈虛弱,是脾肺氣虛,火不生土的徵象。於是使用補中益氣湯,再加入五味子、薏苡仁、生薑、桂枝(必須寒邪過盛才能使用),十劑藥後病情減輕,兩個月後痊癒。春天再次發病,讓他服用補中丸一錢,諸症再也沒有發作。

柴嶼青說:一個孩子發熱、厭食,脈象細弱無力,屬於陰虛血少。服用逍遙散兩劑無效,家人又請來其他醫生。那醫生診脈後說:脈象弦細,是痹瘧。我堅決反駁脈象並非弦細,但那醫生不聽,強令服用兩帖藥,結果孩子發熱更厲害了,於是決定服用滋陰壯水的藥物,二十帖藥才痊癒。到乙丑年,又患發熱,服用六味地黃湯四十天才痊癒。因此感嘆:幸好是自己家的孩子,可以自己做主,如果是請別人治療,四五帖藥無效,肯定會換醫生,能保證不誤事嗎?

馮楚瞻治療張氏的孩子,十三歲,突然患上腿部癰腫。外科醫生說:很難消散,要等膿液排出兩個月才能痊癒。觀察到孩子身體浮腫,面色蒼白,知道是先天不足。再次診脈,發現六脈沉細微弱,又觀察腫脹部位,右腿更嚴重,顏色蒼白冰冷。經書上說:血氣不和,就會瘀滯結塊形成癰腫。現在只要使血氣調和,就不會瘀滯結塊,癰腫怎麼會形成呢?於是給他服用八味丸,加入牛膝、杜仲各二錢,飯前服用,一劑藥後腿部溫暖,疼痛減輕一半,三到四帖藥就完全痊癒了。

薛立齋治療一個九歲小孩,顱骨尚未癒合,腳軟,兩膝漸漸腫大,不能走路。這是腎氣不足,服用六味地黃丸加鹿茸,三個月後就能走路了。

一個十四歲小孩,四肢倦怠,發熱,午後熱更甚,口乾渴,痰多如湧,小便頻繁,有時臉色發紅,不喜歡穿衣服。這也是先天不足,服用補中益氣湯和之前的丸藥就痊癒了。

一個十五歲小孩與女子發生性行為後,大小便時會牽扯疼痛,服用五苓散等藥物,虛症加重,命在旦夕。服用補中益氣湯、加減八味湯後痊癒。

一個十二歲小孩,內熱,午後熱更甚,身體倦怠,食慾不振,口乾渴。曾用清熱藥物治療,虛症更加明顯。認為是先天不足,用六味地黃丸加鹿茸補益,不到一個月就痊癒了。

萬密齋治療一個四歲小孩出痘,頸軟頭傾。他說:這個孩子胎裡不足,痘疹正在發作,壯火耗傷元氣,要趕緊補益元氣,使痘疹容易發出和結痂,幸好保住了性命,再補益陰氣,不然恐怕難以活到成年。於是大量服用調元湯,連續服用後痊癒。

江蘭峰的孩子七歲,頭面汗出如注,用人參、當歸兩味藥,與豬心一起煮湯服用後痊癒。

一個女子嗜睡發熱,頸軟頭傾,想用治療風邪的藥物治療,但猶豫不決。萬密齋說:這是陽虛的病。頭是諸陽之首,胃是諸陽之會。這個女子一定是乳食傷胃,胃氣不足,所以清陽之氣不能上升,頭軟不能承載元陽之氣,可以服用調元湯,一劑藥就痊癒了。

一個小孩脫肛半年,經常服用升補元氣的藥物就痊癒了。

繆仲淳治療村裡一個十五歲的男孩,患寒熱咳嗽,面紅鼻塞,晚上症狀加重。家人以為是傷風,繆仲淳觀察後說:這是陰虛。因為傷風的症狀,面色應該暗淡,現在卻紅潤明亮。傷風發熱,應該晝夜不分,現在晚上症狀加重、鼻塞,是因為虛則火往上走,阻塞肺氣,所以鼻塞,由此可知是陰虛。於是給他服用麥冬、五味子、桑白皮、貝母、百部、生地黃、鱉甲、黃沙參,不到四劑藥就痊癒了。

薛立齋說:一個十四歲小孩,顱骨尚未癒合,自覺頭大,看東西都覺得大,怕光怕亮。兄長認為是先天不足,用六味地黃丸加五味子、鹿茸,以及補中益氣湯加山藥、山茱萸,半年後逐漸好轉,兩年後囟門癒合。婚後,感覺囟門又開了,腳心發熱,他很高興地戒絕了房事,戒除肥甘厚味的食物,每天服用之前的藥物兩劑,三年後痊癒。

一個小孩眼白多,眼黑少,腹瀉後,聲音嘶啞,口渴,大便不成形,每天服用地黃丸就痊癒了。後來再次腹瀉,聲音又嘶啞了,再次服用之前的丸藥就痊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