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之琇

《續名醫類案》~ 卷七 (3)

回本書目錄

卷七 (3)

1.

用加減當歸龍薈丸,加味參苓白朮散。其母用四物湯,加柴胡、升麻、麥冬、木通、酒芩、桔梗各五分,薄荷七分,燈草水煎服。

一兒病瘧,醫以柴胡湯投之不效,乃用平瘧養脾丸而愈。

一女先驚後瘧,瘧久成疳,用集聖丸調理一月而安。

一兒先瘧後驚,用調元湯、琥珀抱龍丸而痊。

一兒久瘧成癖,因癖生熱,或三五日內一發,發則餘日不止。常在申酉時,但不寒顫,又微惡寒,即發熱,熱亦不甚,發過不渴,不頭痛。用消癖丸、平瘧養脾丸間服,半年而愈。

馬元儀治金氏子,寒熱如瘧,兩脈弦虛無力。脈弦為風發,脈虛為氣少。正虛則外風得以襲入,乃為寒熱,不當與氣實有餘者同治。乃用補正散邪一法,用人參、桂枝、乾薑、肉桂、半夏、廣皮、炙草等,調理數月而安。

白話文:

瘧疾的治療案例:

使用加減當歸龍薈丸,再加入參苓白朮散的藥方。病人的母親則服用四物湯,再加入柴胡、升麻、麥冬、木通、黃芩、桔梗各五分,薄荷七分,以燈草水煎服。

有個孩子得了瘧疾,用柴胡湯治療無效,改用平瘧養脾丸後痊癒。

有個女孩先驚嚇後患上瘧疾,瘧疾久治不癒導致疳積,服用集聖丸調理一個月後康復。

有個孩子先患瘧疾後驚嚇,服用調元湯和琥珀抱龍丸後痊癒。

有個孩子長期患瘧疾導致癖症,癖症又生熱,每隔三五天發作一次,發作時持續不斷。通常在申酉時分(下午五點到七點)發作,但不寒顫,只有輕微惡寒,接著發熱,但熱度也不重,發作後不口渴,也不頭痛。服用消癖丸和平瘧養脾丸交替服用,半年後痊癒。

馬元儀醫生治療金氏之子,症狀為寒熱如瘧疾,脈象弦細虛弱無力。脈弦是風邪入侵,脈虛是氣血不足。正氣虛弱,外邪才能入侵導致寒熱,不能與氣虛實證患者使用相同的治療方法。因此採用補益正氣,祛除邪氣的方法,使用人參、桂枝、乾薑、肉桂、半夏、橘皮、甘草等藥物,調理數月後痊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