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名醫類案》~ 卷二十九·小兒科 (10)
卷二十九·小兒科 (10)
1. 慢驚
一兒兩目札動,手足發搐,數服天麻防風丸之類,以祛風化痰,前症不愈,其痰益甚,得飲食諸症稍愈。視其準頭及左頰,色青黃。曰:脾主涎,此肝木製脾土,不能統攝其涎,非痰盛也。遂用六君子湯加升麻、柴胡、鉤藤,二劑飲食漸進,諸症漸愈,又用補中益氣而安。
萬密齋治一小兒,痰壅發搐,氣促而喘,而礞石滾痰丸,桑白皮煎湯,碾碎調服之,喘定痰下,搐亦止矣。
一小兒七月,發搐無時,昏睡不醒,不哭不乳,掐之札之不痛,㗜之鼻不嚏,灌藥不入。曰:此真搐也,不可治矣。
密齋父治一小兒,滿月後發搐,以至聖保命丹治之而安。
喻嘉言治門人王生表兄沙無翼之子,縱啖生硬冷物,一夕吐食暴僵,不省人事。醫以驚風藥治之,渾身壯熱,面若裝朱,眼吊唇掀,下利沾汙。診畢謂曰:此慢脾風候也。脾氣素傷,更以金石藥重傷,今已將絕,故顯若垂危症。本有法可救,但須七日方醒,恐信不篤而更醫,無識反得諉罪生謗。
王生堅請監督其家,且以代勞,且以壯膽。於是用烏蠍四君子湯,每日灌一大劑,每劑用人參一錢。渠家雖暗慌,然見面赤退,而色轉明潤,便瀉止而動移輕活,似有欲言不言之意,亦自隱忍。至第六晚,忽覺手足不寧,揭去衣被,始極詆人參之害。王生先自張皇,任其轉請他醫。
才用牛黃少許,從前危症復出,面上一團死氣,但大便不瀉耳。重服理脾藥,又五日方蘇。
楊乘六治孫氏子慢脾症,痰涎湧盛,咳嗽身熱,抽搐自汗,嗜臥露睛,撮空手振。屢進補脾逐風消痰之劑不應。楊曰:此症風自內出,本無可逐,痰因虛動,亦不必消,只補脾土,諸症自退。今面白睛散,舌滑白,天柱已倒,虛上加寒,非炮薑、桂、附,何以追已去之陽,而蘇垂絕之氣哉?乃寫參附養榮方與之,且囑之曰:如以稚幼純陽,無補陽之法,無挽回矣。一劑症減,三劑全除。
次用五味異功散,加煨薑、白芍而痊。
薛立齋云:一小兒常患停食,數服克伐消導之劑,以致脾胃虛甚,患吐瀉慢脾風而卒。
萬密齋治一兒,脾胃素弱,病瀉,以理中丸服之,瀉未止。口內生瘡,或謂前藥性熱助火,復以冷藥與之,身微熱,睡則揚睛。曰:此慢脾風矣。脾胃本虛,瀉利益虛,口中生瘡者,脾虛熱也,誤服冷藥,則中氣益損,昏睡不乳,虛損之極也。當急作調元湯,倍加人參服之,調理半月而愈。
馬銘鞠治華叔蟾乃郎,慢脾風,五六日愈。愈甫三四日,即過多飲食,連浴兩宵,復痰壅沉迷,面目俱浮,胸腫滿,嘔吐,乳食不進,魚弓反張,二便交秘。有欲進以牛黃丸者,馬曰:下咽死矣,此病後虛症也,然參且勿用。用麥冬三錢,枇杷葉三片,貝母二錢半,桑皮錢半,杏仁一錢,藿香一錢,鮮糖球一枚,蒼朮人乳炒八分,橘紅一錢二分,加燈心煎,臨服入薑汁。服逾時,小便隨利,腹即寬,諸症悉退,盡劑竟愈。
白話文:
慢驚
一個孩子,兩眼不停地亂動,手腳抽搐,服用多次天麻防風丸等藥物,想去除風濕化痰,但病情沒有好轉,痰反而更多了,只有在吃了東西後症狀稍微緩解。觀察他的鼻樑和左臉頰,顏色青黃。醫生說:脾主導唾液,這是肝木克制脾土,不能統攝唾液,並不是痰盛。於是就用六君子湯加升麻、柴胡、鉤藤,服用了兩劑藥後,飲食逐漸增多,諸症狀漸漸好轉,之後又用補中益氣湯來鞏固療效。
萬密齋治療一個小孩,痰壅塞導致抽搐,呼吸急促並喘息,用礞石滾痰丸和桑白皮煎湯,碾碎調和後服用,喘息平定,痰液排出,抽搐也停止了。
一個七個月大的孩子,時常抽搐,昏睡不醒,不哭不喝奶,掐他或扎他都不痛,捏鼻子也不打噴嚏,灌藥也灌不進去。醫生說:這是真正的抽搐,無法治療了。
萬密齋的父親治療一個滿月後就開始抽搐的孩子,用至聖保命丹治療後痊癒了。
喻嘉言治療門生王生的表兄沙無翼的孩子,孩子大量食用生冷硬的食物,一夜之間嘔吐後身體僵硬,不省人事。醫生用治療驚風的藥物治療,孩子全身發熱,臉色像塗了朱砂一樣紅,眼睛上吊,嘴唇掀起,拉肚子。診斷後說:這是慢脾風的症狀。脾氣原本就受損,又用金石藥物加重了傷害,現在已經快要不行了,所以表現出危重的症狀。其實是有方法可以救治的,但需要七天才會醒來,恐怕家屬不信而另請醫生,不懂事的人反而會怪罪醫生,造成誹謗。
王生堅決要求監督其家屬,並幫忙料理,同時也給家屬壯膽。於是就用烏蠍四君子湯,每天灌一大劑,每劑用人參一錢。家屬雖然很著急,但看到孩子的臉色由紅轉為明潤,腹瀉停止,肢體活動也變得輕快,似乎想要說話卻又忍住。到第六個晚上,突然感到手腳不安,掀開衣被,開始極力斥責人參的害處。王生一開始很慌張,任由家屬另請其他醫生。
才用了一點牛黃,之前的危重症狀又出現了,臉上呈現一片死氣,只是沒有大便不通暢而已。再次服用調理脾胃的藥物,又過了五天才甦醒。
楊乘六治療孫氏的孩子患慢脾症,痰涎湧盛,咳嗽發熱,抽搐自汗,嗜睡,眼睛外露,空握拳頭。多次服用補脾逐風消痰的藥物都沒效。楊乘六說:這個病是風從內部發出來,本不需要驅逐,痰是因虛弱而引起的,也不必消痰,只要補益脾土,諸症狀自然會退去。現在孩子的臉色蒼白,眼白散亂,天柱骨已經塌陷,虛弱上加寒邪,不用炮薑、桂枝、附子,怎麼能夠追回已經失去的陽氣,而使垂危的氣息恢復呢?於是就寫了參附養榮方給他,並囑咐他:如果按照稚幼純陽之體的治療方法來補陽,就沒有辦法挽回了。一劑藥後症狀減輕,三劑藥後完全痊癒。
然後服用五味異功散,加入煨薑、白芍就痊癒了。
薛立齋說:有一個小孩經常患停食,多次服用攻伐消導的藥物,以致脾胃虛弱,患吐瀉慢脾風而死。
萬密齋治療一個脾胃原本就虛弱的孩子,患瀉痢,服用理中丸,瀉痢沒有停止。口腔內生瘡,有人說之前的藥性熱,助長了火,又用寒涼藥物給他服用,身體微熱,睡覺時眼睛向上翻。醫生說:這是慢脾風。脾胃本來就虛弱,瀉痢更損傷了脾胃,口中生瘡是因為脾虛生熱,誤服寒涼藥物,則中氣更加損傷,昏睡不喝奶,這是虛損到了極點。應該趕快服用調元湯,加倍人參服用,調理半個月就痊癒了。
馬銘鞠治療華叔蟾的兒子患慢脾風,五六天就痊癒了。痊癒後三四天,就過量飲食,連續沐浴兩夜,又出現痰壅塞神志不清,臉部浮腫,胸部脹滿,嘔吐,不吃奶,魚際穴(魚弓)處肌肉反張,大小便不通。有人想用牛黃丸,馬銘鞠說:服下就會死,這是病後虛弱的症狀,但是人參暫且不要用。用麥冬三錢,枇杷葉三片,貝母二錢半,桑白皮半錢,杏仁一錢,藿香一錢,鮮糖球一枚,蒼朮炒至人乳色八分,橘紅一錢二分,加燈心草煎服,臨服時加入薑汁。服藥後不久,小便通暢,腹部也舒緩了,諸症狀都退去了,服完藥就痊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