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之琇

《續名醫類案》~ 卷二十九·小兒科 (1)

回本書目錄

卷二十九·小兒科 (1)

1. 卷二十九·小兒科

2. 受驚

竇材治一小兒,因觀神戲受驚,時時悲啼,不食如醉,已九十日,危甚。令灸巨闕穴五十壯,即知人事。曰:適間心上有如火滾下即好,服鎮心丸而愈。

萬密齋治一小兒,年五歲,夢中驚哭,抱其母叫怕,此因被驚嚇得之。為制一方,用人參、麥冬、茯神、黃連、棗仁、柏子仁、炙甘草為末,山藥粉糊丸,黍米大,每服二十五丸,燈草湯下,未盡劑而安。(此即葉氏所謂清火兼安神之法。)

龔子才治一小兒五歲,因看會,見裝鬼臉被驚嚇,兩眼黑睛翻向里,白睛翻向外,視物微覺一線,諸醫束手。龔視之曰:此兒曾經出痘疹否?對曰:未。曰:俟出痘疹可治。逾月,痘疹盛行,其兒似有將出之機,因延治。以棉胭脂水泡出汁,慢火熬成膏,塗兒兩眼胞上下,一日塗兩次,直至痘疹靨後,其眼復舊。(未曾發明其故。)

吳孚先治一小兒,先天薄弱,膽氣甚少。六歲時,在塾中見師以戒方在渠背後責同學生,驚而受病,不時驚叫,叫必左腳提起,震地一聲,五六年矣,百治不效。吳曰:肝喜驚呼,肝氣虧損極矣。然腎為肝母,心為肝子,用補肝腎並鎮心安神之藥,五十餘劑,丸藥三料而愈。

楊士瀛云:小兒口噤不開,豬乳飲之良。月內胎驚,同硃砂牛乳少許抹口甚妙。此法良家方書未知用,予傳之東宮,吳觀察子病此,用之有效。(《本草綱目》。)

馮楚瞻治張氏兒,周歲臥低坑,睡中墜下,毫無傷損,嘻笑如故,但自後右手足癱軟不舉,手不能握,足不能立。脈則洪大,久按無力,知為先天不足,復於睡中驚觸,氣血不周行之故。與熟地四錢,麥冬一錢五分,炒白朮二錢四分,牛膝二錢,五味子四分,製附子五分,煎小半鍾,入人參汁二三分沖服,六劑手足輕強,精神更倍。

陸養愚治陳雲穀子,年十四,四月終自館中歸,偶戲水旁,一人在後曰:師來也。因驚撲水,頭面俱濕,回家夜間身熱頭痛,至晨煩躁不安,胡言亂語。及問之,欲言而不能出聲。或謂六脈浮緊,此傷寒也,表氣鬱冒,致裡氣不舒,故煩亂,宜大汗之,用五積散,令密屋重覆,汗出透衾。明日手足搐搦,項背強直,氣出不納,自汗不語,又投抱龍丸、鉤藤散不效。

脈之,兩手浮數而散,關尺沉弱而澀,此因驚恐,肝腎受傷。經曰:驚則氣亂。胡言亂語,氣亂故也。語不能出者,氣下故也。初時以平肝鎮心之中,少佐以壯氣血之品,病當自愈。乃誤以為傷寒,大發其汗,汗多則亡陽,變而為痙,強直搐搦,蓋痙症也。經曰:陽氣者,精則養神,柔則養筋。

今陽氣竭,血無所附以養筋,故不柔和也。陽氣盡浮於外,故氣不納而自汗不語。急用大料參、耆為君,以救垂絕之陽;四物為臣,入天麻以養肝經之血;棗仁、五味為佐,以收耗散之神;甘草、麥冬為使,以徹浮游之火。二劑頓減,復以硃砂安神丸間服,旬日而安。(汗即血也,汗多則傷陰,肝失所養,故變為痙。

白話文:

受驚

竇材治療一個小孩,因為看神戲受驚嚇,經常哭泣,不吃東西像喝醉酒一樣,已經九十天了,情況危急。於是命令在巨闕穴灸五十壯,小孩馬上就清醒過來。他說:「剛才感覺心口像火在滾,灸完就好了。」服用鎮心丸後痊癒。

萬密齋治療一個五歲小孩,夢中驚嚇哭鬧,抱著母親喊害怕,這是因為受驚嚇引起的。他開了一副藥方,用人參、麥冬、茯神、黃連、棗仁、柏子仁、炙甘草研磨成粉,用山藥粉糊成丸藥,黍米大小,每次服用二十五丸,用燈芯草湯送服,還沒吃完藥就痊癒了。(這就是葉氏所謂清火兼安神的療法。)

龔子才治療一個五歲小孩,因為看戲,看到扮鬼臉的人被嚇到,兩個黑眼珠翻向裡面,白眼珠翻向外面,只能看見一條細線一樣的東西,其他醫生都束手無策。龔子才問:「這個孩子以前出過天花嗎?」回答:「沒有。」他說:「等到出天花後再治療。」一個多月後,天花流行,這個孩子似乎也要發病了,於是請龔子才治療。他用棉花胭脂水泡出汁液,慢火熬成膏,塗在孩子的眼胞上下,一天塗兩次,直到天花痊癒後,孩子的眼睛也恢復正常了。(其治療方法的原理未曾說明。)

吳孚先治療一個小孩,先天體質虛弱,膽量很小。六歲時,在私塾裡看到老師用戒尺在後面責罰同學,嚇壞了,從此生病,經常驚叫,每次驚叫都會把左腳抬起,重重地跺在地上,已經五年六年的時間了,各種治療方法都不見效。吳孚先說:「肝主情志,容易受驚嚇,這個孩子的肝氣已經虧損到極點了。但是腎是肝的母親,心是肝的兒子,因此要使用補益肝腎,並鎮靜安神的中藥。」服用五十多劑,三種丸藥後痊癒。

楊士瀛說:小孩子嘴巴緊閉不張開,用豬奶喂效果很好。如果是新生兒受驚,用少許硃砂和牛乳一起塗抹在嘴巴上效果很好。這種方法在普通的醫書上沒有記載,我把它傳授給東宮(太子),吳觀察使的兒子得了這種病,用了這個方法很有效。(《本草綱目》)

馮楚瞻治療張氏的孩子,周歲時睡在低矮的坑裡,睡覺時掉下來,沒有受傷,還像往常一樣嬉笑,但是從那以後右手腳癱軟無力,手不能握物,腳不能站立。脈象洪大,久按無力,知道是先天不足,加上睡覺時受驚嚇,導致氣血運行不暢。於是給他服用熟地四錢、麥冬一錢五分、炒白朮二錢四分、牛膝二錢、五味子四分、製附子五分,煎煮一小半鍾,加入人參汁二三分沖服,六劑後手腳輕便有力,精神也更好。

陸養愚治療陳雲穀的孩子,十四歲,四月底從書院回家,偶然在水邊玩耍,後面有人喊:「老師來了。」嚇得他撲進水裡,頭臉都濕了,回家後晚上發燒頭痛,到早晨煩躁不安,胡言亂語。詢問他,他想說話卻發不出聲音。有人說是傷寒,表氣鬱結,導致裡氣不通,所以煩躁不安,應該讓他大量出汗,於是用五積散,讓他待在密閉的房間裡,出汗浸透被褥。第二天手腳抽搐,項部和背部僵硬,呼吸困難,自汗不語,又服用抱龍丸、鉤藤散,都沒有效果。

我診斷他的脈象,兩手浮數而散,關脈和尺脈沉弱而澀,這是因為驚恐,肝腎受損。經書上說:「受驚則氣亂。」胡言亂語是因為氣亂;說不出話是因為氣下陷。一開始應該用平肝鎮心的藥物,稍微加入一些補益氣血的藥物,病就會自愈。但是卻誤以為是傷寒,讓他大量出汗,汗出太多則耗損陽氣,轉變成痙攣,導致僵硬抽搐,這是痙證。經書上說:「陽氣充足則能滋養神氣,柔和則能滋養筋脈。」

現在陽氣耗竭,血液沒有依附之物來滋養筋脈,所以不柔和;陽氣全部浮在體表,所以呼吸困難,自汗不語。於是緊急使用大劑量的人參、黃耆為主藥,來救治將要衰竭的陽氣;四物湯為臣藥,加入天麻來滋養肝經的血液;棗仁、五味子為佐藥,來收斂耗散的神氣;甘草、麥冬為使藥,來消除浮游的邪火。服藥兩劑病情就減輕了,我又間隔服用硃砂安神丸,十天后痊癒。(汗液就是血,出汗太多就會損傷陰液,肝臟得不到滋養,所以會變成痙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