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名醫類案》~ 卷一 (1)
卷一 (1)
1. 傷寒
喻嘉言治袁仲卿子,因捉彭蜞,僕水中,家人救出,少頃,大熱呻吟。或與鎮驚清熱丸散,二日,遂昏迷不醒,胸高三寸,頸軟頭傾,氣垂絕無生理矣。診其脈,止存蛛絲,過指全無。以湯二匙入口,微有吞意。曰:外症之重不足懼,但脈已無根,不可救也。一醫云:鼻如煙煤,肺氣已絕,縱有神丹,亦將奈何。
因思此兒受症,何至此極?請主人及客稍遠,待某一人獨坐靜籌其故。(病危之家,親朋滿座,議論紛紜,徒亂人意,不可不知。)良久曰:得之矣,凡驚風一症,乃前人鑿空妄談,後之小兒受其害者,不知凡幾。昔與幼科爭論,殊無證據。後見方中行《傷寒條辨》後附《痙書》一冊,顓言其事,始知昔賢先得我心。
如此症,因驚而得,其實跌僕水中,感冷濕之氣,為外感發熱之病,其食物在胃中者,因而不化,當比夾食傷寒例,用五積散治之。醫者不明,以金石冷藥鎮墜,外邪深入臟腑,神識因而不清。其食停胃中者,得寒涼而不運。所進之藥,皆在胃口之上,不能透入,(何以上云鎮墜深入臟腑?)轉積轉多,以致胸高而突。宜以理中湯,運轉前藥,倘得症減脈出,再從傷寒門用藥,尚有生理。
或謂鼻如煙煤,肺氣已絕,而用理中,得無重其絕乎?曰:所以獨坐沉思者,正為此耳。蓋煙煤不過大腸燥結之徵,若果肺絕,當汗出大喘,何得身熱無汗?又何得胸高而氣不逼,且鼻準有微潤耶?此所以望其生也。遂以理中湯一盞,灌入口中,大爆一口,前藥一齊俱出,胸突頓平,頸亦稍硬。
但脈仍不出,人亦不蘇,此食尚未動,關竅阻塞之故。再灌前湯些少,熱漸退,症漸減,乃從傷寒下例,以元明粉一味,化水連灌三次。是夜,下黑矢甚多。次早,忽然一聲云:我要酒吃。此後尚不知人事,以生津藥頻灌,一日而蘇。(雄按:此用理中,必加枳實,所云鎮墜之藥,性皆重降,藥雖停於胃口,邪則不能外解而深入矣。)
龔子才治一小兒,八歲,患傷寒,頭痛身疼,發熱口乾,面赤無汗。或以傷寒治之不效。已旬日,與龍腦安神丸,一服其汗如雨,即安。
一小兒沉默昏倦,肢冷驚悸,其紋如弓之向里,此屬胃氣虛而外感寒邪也。先用惺惺散以解外邪,諸症悉愈。但手足逆冷,又用六君子調補元氣而安。
一小兒傷寒,嘔吐發熱,服消導清熱之劑,飲食已消。熱未退,用六君、升麻、柴胡,四劑而痊。
高鼓峰治吳維師子,甫十歲,發熱口渴,胸腹悶痛。曰:少陽陽明症也,用加味小柴胡湯。是夜,發暈逾一二時,吳驚甚。曰:無傷也。但此病不傳瘧必傳痢。逾三日熱退,果少腹痛,先解黑矢無數,隨後更膿血而痢矣。連用當歸解毒丸五六劑而痢除。繼以六君子湯調理而安。
白話文:
傷寒
喻嘉言醫治袁仲卿的兒子,孩子因為捉泥鰍掉進水裡,家人救起後,不久就發高燒呻吟。有人給他服用鎮驚清熱的丸散,兩天後,孩子昏迷不醒,胸部隆起三寸,脖子軟弱頭歪向一邊,呼吸微弱,幾乎沒有生命跡象了。診脈時,脈象極微弱,幾乎摸不到。用湯藥喂他喝兩匙,略微有點吞咽的動作。喻嘉言說:「外在的病症嚴重不足為懼,但是脈象已經無根,無法救治了。」另一位醫生說:「孩子的鼻子像煤煙一樣黑,肺氣已經絕了,即使有神仙的藥丹,也沒有辦法了。」
喻嘉言心想:這孩子得的病,怎麼會嚴重到這種地步?於是請家裡人和客人稍微遠離一些,自己獨自坐下來靜靜思考原因。(危重病人的家裡,親朋好友坐滿一屋子,議論紛紛,只會擾亂人心,這是必須要注意的。)過了好一會兒,他說:「我明白了!所謂驚風之症,都是前人憑空臆斷的說法,後來多少小孩子因此受害,不可勝數。我以前跟專治小兒科的醫生爭論過,當時我並沒有證據。後來看到方中行《傷寒條辨》後面附錄的《痙書》一冊,詳細闡述了這個道理,才明白前輩們早就領悟到了這個道理。
這種病症,是因為受驚嚇而引起的,實際上是孩子跌倒在水中,受了冷濕之氣的侵襲,導致外感發熱的疾病,他胃裡的食物因此不能消化,應該比照夾食傷寒的例子,用五積散來治療。醫生不明白病情,用金石類寒涼的藥物鎮壓,結果外邪深入臟腑,神識因此不清醒。他胃裡停滯的食物,遇到寒涼之藥更難以運化。所服的藥物,都停留在胃口之上,不能滲透進去(難怪之前說寒涼藥物鎮墜深入臟腑是錯誤的!),積滯越來越多,以致胸部隆起。應該用理中湯,來運化之前的藥物,如果症狀減輕,脈象出現,再從傷寒的治療方法用藥,還有救活的希望。
有人說鼻子像煤煙一樣黑,肺氣已經絕了,還用理中湯,是不是會加重病情,導致死亡呢?喻嘉言說:「我獨自坐下來沉思,正是為了考慮這個問題。其實鼻子黑只是大腸燥結的徵兆,如果真的是肺氣絕了,應該出汗,呼吸困難,怎麼會身體發熱不出汗?又怎麼會胸部隆起,呼吸並不憋悶,而且鼻尖還略微濕潤呢?這正是他還有救的跡象。」於是用理中湯一碗,灌進孩子的口中,孩子打了一個大嗝,之前的藥物全部吐出來了,胸部隆起也馬上平復了,脖子也稍微硬朗了一些。
但是脈象仍然摸不到,人也沒有清醒過來,這是因為食物還沒有消化,經絡阻塞的緣故。再次灌服少量理中湯,熱度漸漸退去,症狀漸漸減輕,於是按照傷寒的治療方法,用元明粉一味,化水連灌三次。當天晚上,排出很多黑色大便。第二天早上,孩子突然說:「我要喝酒。」此後雖然還不太清醒,但一直用生津的藥物灌服,一天後就醒過來了。(雄按:用理中湯,必須加入枳實,那些所謂鎮墜的藥物,藥性都比較重降,藥物雖然停留在胃口,邪氣卻不能從體表排出而深入臟腑了。)
龔子才醫治一個八歲的小孩,患傷寒,頭痛、身痛、發熱、口渴、面紅無汗。用傷寒的治療方法無效。已經十天了,給他服用龍腦安神丸,服用一次後汗出如雨,病情就痊癒了。
一個小孩沉默昏睡,四肢冰冷,驚悸,皮膚紋理像弓一樣向內凹陷,這是胃氣虛弱,又外感寒邪。先用惺惺散來解表邪,諸症都好了。但是手腳冰冷,又用六君子湯來補益元氣,病情痊癒。
一個小孩傷寒,嘔吐發熱,服用消導清熱的藥物,飲食已經消化。熱度沒有退,用六君子湯、升麻、柴胡,四劑就痊癒了。
高鼓峰醫治吳維師的兒子,才十歲,發熱口渴,胸腹悶痛。高鼓峰說:「這是少陽陽明症,用加味小柴胡湯。」當天晚上,發暈一兩個小時,吳維師很驚慌。高鼓峰說:「沒關係。但是這種病如果不轉為瘧疾,就會轉為痢疾。」三天後熱度退了,果然少腹疼痛,先排出很多黑色大便,接著又排出膿血而患痢疾。連用當歸解毒丸五六劑,痢疾痊癒了。然後用六君子湯調理身體,痊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