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名醫類案》~ 卷二十七 (6)
卷二十七 (6)
1. 伏陷
附倒靨。
徐仲光治一血熱痘,初失涼解,至五六日,方進芩、連、歸、地、翹、紅,才起脹。灌漿至半漿,又不服藥,九朝,變黑歸腎,面唇腰腳皮肉俱黑,仍用前藥加金汁及人牙散。勢少緩,又用黃連、生地、紅曲各一錢,木香三分,燈心一錢。次日加犀角、連翹,黑色俱散,唇眼俱清,前方連進四劑而愈。
萬密齋治吳氏子,磊落紅活,順痘也。其兒脾胃素弱,起發略遲,或謂其氣虛,妄投陳氏木香散一劑,痘轉平不起。又投陳氏異功散一劑,再延視,不可為矣。
李氏子四歲出痘,十日後,痘頂平陷,根窠紅紫,昏睡不食,不可救也,次日死。
吳氏女痘將膿,面上有干靨者,犯倒陷逆症,乃用參、耆、甘草節、歸、地、赤芍、銀花、牛蒡、連翹、麻黃酒蜜拌炒黑、紅花子、山甲末,水煎服。且告之曰:服後若先乾者,復起作膿。未乾者,壯紅飽滿,空處再出小痘,上也。不作膿,不補空,或癰腫,次也。否則不可為矣。
連進三服,已乾者不腫,未乾者飽膿,空中補出不多,手足發癰。後以十全大補湯加銀花、連翹,調理而安。
雷邑丞孫,五歲出痘,衣以厚錦,圍以厚被,日夜向火,任其飲酒,未七日而靨,面目至腰,潰爛平塌,無作痂者。曰:此非至是倒靨也。亟用疏理解毒之藥,減去衣被,勿近火飲酒,方保無事。以黃耆、白芷排膿托裡,防風、蟬蛻以疏表,青皮、桔梗以疏里,牛蒡、甘草以解毒、一服潰瘡復脹,大便膿涎,此毒氣中外無留矣。戒勿再藥,恐生他病也。
董氏女年十九,臘月半出痘,至歲中不能收靨,精神已昏,飲食俱廢。視之,僵臥如死人,其脈洪實調勻。此本倒靨逆症,幸脈洪實,不疾不徐,今舍症從脈治之。若得壞瘡復起,新瘡復出,人事清爽,飲食如常,則無事矣。乃用升陽降火湯加黃耆、當歸、木香、青皮,連進三劑。
初三日,復出一層新痘,舊者盡干。初五日出盡,周匝一身,乃漸甦醒,能言,求飯食。依期起發,至十三日靨後,以十全大補湯調理。謂痘倒靨必歸腎,今幸愈,尤當防目疾,宜預解之。不聽,半月後,左目痛不能開,果喪明。(此案不的,大抵前案中升發太多,故目受其病。
余見倒靨後起者甚多,不必皆傷目也。)
柴氏婦二十七歲,痘甚密,膿成時,鼻準先干。曰:此症凶也,不可治。問故,曰:起發未透,膿漿未熟,不當靨也。況收靨自有次第,形色亦殊,先自口唇兩旁收起,漏漿堆膿,面瘡皆然,自項以下,則成疕殼。今痘未熟而靨,乃倒陷也。自鼻先收,失其序也。不漏漿者,乾枯也。後竟死。
白話文:
伏陷
一位醫生治療血熱長痘的病人,初期沒有及時降溫,五六天才用黃芩、黃連、當歸、生地黃、翹搖、赤芍治療,痘痘才開始腫脹。灌漿到一半,病人就不服藥了,九天後,痘痘變黑,毒素侵入腎臟,臉、嘴唇、腰、腳的皮膚都變黑。醫生繼續使用之前的藥物,並加入金汁和人牙散。病情稍微緩解後,又用黃連、生地黃、紅曲各一錢,木香三分,燈芯草一錢。第二天加犀角、連翹,黑色都消散了,嘴唇和眼睛都清亮了,連續服用四劑藥後痊癒。
萬密齋治療吳氏之子,痘痘紅腫飽滿,長痘過程順利。但孩子脾胃虛弱,長痘較晚,有人認為他氣虛,便擅自用陳氏木香散一劑,結果痘痘變平不起來。又用陳氏異功散一劑,再次觀察,情況已不可挽救。
李氏之子四歲長痘,十天後,痘頂平陷,痘根紅紫,昏睡不食,無法救治,第二天就死了。
吳氏之女痘痘將要化膿,臉上有乾癟的痘印,屬於倒陷逆症,醫生便使用人參、黃耆、炙甘草、當歸、生地黃、赤芍藥、金銀花、牛蒡子、連翹、麻黃(用酒和蜂蜜拌炒至黑)、紅花子、穿山甲粉末水煎服用。並告知病人:服藥後,如果先乾的痘印再起膿,則為好;如果未乾的痘印紅腫飽滿,空處再長出小痘,也是好轉;如果痘印不化膿,空處也不長痘,反而長癰腫,則為次等;其他情況則不可救治。
連續服用三劑藥後,已乾的痘印不腫,未乾的痘印都化膿,空處也補出了不少痘痘,手腳長了癰腫。之後用十全大補湯加金銀花、連翹調理,病情才穩定下來。
雷邑丞的孫子,五歲長痘,穿著厚錦衣,蓋著厚被,日夜靠近火,還讓他喝酒,不到七天痘印就出現了,臉和腰部潰爛平塌,沒有結痂。醫生說,這不是一般的倒陷,必須用疏通解毒的藥物治療,去掉厚衣被,不要靠近火和喝酒,才能保住性命。醫生用黃耆、白芷排膿托毒,防風、蟬蛻疏散表邪,青皮、桔梗疏通裡氣,牛蒡子、甘草解毒。服用一劑藥後,潰瘍再次腫脹,大便排出膿血,說明毒氣已經排出體外。醫生告誡不要再用藥,以免產生其他疾病。
董氏之女十九歲,臘月長痘,到新年過後痘印仍未消退,精神昏迷,飲食廢絕,僵臥如死人,脈象洪實有力。這屬於倒陷逆症,幸好脈象洪實有力,病情不急不緩,因此醫生根據脈象治療。如果壞死的痘印能再次起膿,新的痘痘再生,神志清醒,飲食正常,則無大礙。於是醫生使用升陽降火湯加黃耆、當歸、木香、青皮,連續服用三劑。
三天後,又長出一層新的痘痘,舊的痘印都乾了。五天後,新的痘痘長滿全身,病人漸漸甦醒,能說話,要吃飯。痘痘按順序生長,十三天后痘印消退,用十全大補湯調理。醫生說痘痘倒陷必然傷腎,幸好治癒了,但必須預防眼疾,應該及時治療。病人不聽勸告,半個月後左眼疼痛,睜不開,最後失明。(這個病例不典型,很可能是因為前面升發的藥物太多,導致眼睛受損。我見過很多倒陷後痊癒的病例,並非都傷到眼睛。)
柴氏婦女二十七歲,痘痘很多,化膿後,鼻尖先乾癟。醫生說這是凶險的症狀,無法治療。問其原因,醫生說:痘痘起發不透徹,膿液未成熟,不應該結痂。而且結痂是有順序的,形色也有區別,應該從口唇兩旁開始結痂,膿液外漏,堆積成膿,面部的痘痘也如此,從頸部以下則形成痂殼。現在痘痘未成熟就結痂,屬於倒陷。從鼻尖開始乾癟,失去了順序,而且不漏膿液,是乾枯的徵兆。最後病人死了。
2. 痘毒
徐仲光治一兒,漿足,為穢氣所觸,倒靨焦黑,四肢腫痛。幸其能食便調,正不留邪,必發癰也,用內托解毒之劑而愈。
一兒七朝痘順,有行漿之勢,兩臂膊腫大如瓜,幸能食便調。此少陽經虛,毒滯不散也,補其陽而腫自愈。用參、耆、甘、桂、歸、芍、陳、芷、羌活、人中黃治之,漿足腫漸消而愈。
一兒痘症相同,不補,漿雖滿,痂腫處成膿,竟損一目。
一兒五朝,兩臂腫痛,用解散藥而漿不充,毒不退,反寒戰作癢,危甚。此急治其表,而失於補托也。保元湯加丁、桂、朮、橘治之,漿足而痂。後以托解藥,其毒成膿而愈。
一痘密而內強,過於補益而生癰腫,煩躁,口渴便秘,以三黃丸利之,再用清解之劑調理,腫消而愈。
一兒患痘癰於小腿,歲余,尚潰腐不能收口。此至陰之下,無陽氣充拓,膿血既久,氣寒虛弱,宜補助元氣。《千金》內托散加牛膝、檳榔、土茯苓、首烏,潰出一嫩骨,漸收而愈。蓋毒久不散,凝結似骨,與地四生金之義同。
一兒痘毒,流注四五個於肩臂,痂如麩薄,少神,黏著不脫,此氣血不足也。十宣托裡散,外用針刺破,又玉龍膏、鐵箍散,圍吸筒吸膿而愈。
一毒痘出清水,六脈微弱,元氣虛寒,保元湯加桂、附、白朮,調理而愈。
一痘大腿腫痛,此毒火鬱於肉分,丹腫也,用歸、芍、丹、地、翹、芷、木瓜、大黃。
一耳後赤腫見核,寒熱,頭腫體痛,此感冒不正之氣所結,乃時毒也,十神解毒湯治之而愈。
一痘漿雖滿,而四肢清薄如水,痂薄如麩。十二朝,兩肩臂腫痛,有謂餘毒,而用養血解毒,食少倦怠,毒亦不退。此陰虛而毒滯不化也,宜大補氣血而兼解毒,得氣血調暢,則毒歸一處,成膿而化矣。四君子湯加陳、芍、歸、芷、薑、翹、銀花,大劑加減,調理而愈。此症若專用解毒,致傷脾胃,而瀉嘔厥冷,耗散真元者,附子理中湯加肉果、木香。
得肢熱疼腫,又四君子湯加金銀花、黃耆、白芷而愈。若專解毒,而不固元氣,只以圍藥塗敷,腫雖退而毒內蘊,非損手足,必腹脹喘急而死矣。
萬密齋治周氏女,出痘發熱,五日余,未見痘出,但背上發一腫毒。曰:不可治也。非癰,乃痘母也。三日後果卒。(雄按:若種痘頰後腫,亦名痘母,卻最吉。)
張氏女痘起發,止空殼,此氣有餘而血不足,責在肝經。用四物湯、小柴胡湯,雖作膿亦未飽滿而收。曰:凡痘瘡不成膿,或膿少者,皆發癰毒,此足厥陰肝病,必發頂疽。果然。
施季泉口授一家傳秘方,治痘後毒如神。人參、茯苓、銀花、犀角各三錢,甘草一錢五分,羚羊角一錢,珍珠八分,蜜丸,每服一錢,日一服。(《廣筆記》。)
萬密齋治胡氏女,痘不甚密,亦不十分光壯飽滿。素畏藥,不肯服。收靨時,一片薄殼,逆症也。足膝發癰毒,與藥一飲而盡。曰:病不可為也。問故,曰:脾主味,開竅於口。經云口利則知五味,其平素不肯服藥,今日一飲而盡,是不知味而脾敗矣。況臏膝乃脾所主,脾敗則不能成膿。或針之,果然清水,次日死。
白話文:
痘毒
徐仲光治療一個孩子,長出水痘,因接觸污濁之氣,痘瘡焦黑,四肢腫痛。幸好孩子能吃能喝,正氣未衰,邪氣未深入,必將化膿,於是用內服解毒藥,病就好了。
一個孩子水痘七天,痘液將要長出,兩臂腫得像瓜一樣大,幸好能吃能喝,大便正常。這是少陽經虛弱,毒邪停滯不散,於是補益陽氣,腫脹自然消退。用人參、黃耆、甘草、桂枝、當歸、白芍、陳皮、白芷、羌活、人中黃治療,痘液長出,腫脹漸漸消退痊癒。
一個孩子水痘症狀相同,沒有補益,雖然痘液長滿,但結痂處化膿,最終損傷了一隻眼睛。
一個孩子水痘五天,兩臂腫痛,使用疏散藥物,痘液卻未能長滿,毒邪未退,反而寒戰瘙癢,病情危急。這是急於治療表證,而忽略了補益托毒。用保元湯加入丁香、桂枝、蒼朮、橘皮治療,痘液長滿結痂。之後再用托解藥物,毒邪化膿痊癒。
一個孩子水痘密佈,但體質強壯,過度補益導致癰腫,煩躁,口渴便秘,用三黃丸瀉下,再用清熱解毒藥調理,腫脹消退痊癒。
一個孩子患有小腿水痘癰,一年多,仍然潰爛不能癒合。這是位於最陰寒的部位,缺乏陽氣溫煦,膿血久留,氣血虛弱,應該補益元氣。《千金方》內托散加入牛膝、檳榔、土茯苓、何首烏,潰出小骨片,漸漸癒合。因為毒邪久留不散,凝結如同骨骼,與地下的金屬生成道理相同。
一個孩子水痘毒邪流注到肩臂四五個地方,結痂薄如麩皮,精神萎靡,黏著不脫落,這是氣血不足。用十宣穴透刺內服藥散,外用針刺破,再用玉龍膏、鐵箍散,用吸膿筒吸出膿液而痊癒。
一個孩子水痘出清水樣痘液,六脈微弱,元氣虛寒,用保元湯加入桂枝、附子、白朮調理而痊癒。
一個孩子大腿腫痛,這是毒邪鬱積於肌肉,形成丹毒,用當歸、白芍、赤小豆、生地黃、羌活、白芷、木瓜、大黃治療。
一個孩子耳後紅腫有硬結,寒熱交替,頭痛身痛,這是感冒不正之氣凝結,是時行毒邪,用十神解毒湯治療而痊癒。
一個孩子雖然痘液長滿,但四肢清冷無力,結痂薄如麩皮。十二天後,兩肩臂腫痛,有人說是餘毒未清,於是使用養血解毒藥,但孩子食慾不振,倦怠乏力,毒邪仍然未退。這是陰虛而毒邪停滯不化,應該大補氣血同時解毒,氣血調暢,則毒邪歸於一處,化膿而癒。用四君子湯加入陳皮、白芍、當歸、白芷、生薑、羌活、金銀花,大劑量加減,調理而痊癒。這種情況如果單純使用解毒藥,會傷及脾胃,導致嘔吐、厥冷,耗散真元,則用附子理中湯加入肉豆蔻、木香。
患肢熱痛腫脹,也用四君子湯加入金銀花、黃耆、白芷治療痊癒。如果單純解毒而不固護元氣,只用外敷藥物,腫脹雖然消退,但毒邪內蘊,如果不損傷手足,必定腹脹喘促而死。
萬密齋治療周氏女子,出水痘發熱,五天後,痘瘡未出,但背上長了一個腫毒。說:這個病治不好了。這不是癰腫,而是痘母。三天後果然死亡。(雄按:如果種痘後頰後腫脹,也稱為痘母,卻是最吉利的。)
張氏女子水痘發出,只有空殼,這是氣盛血虛,病在肝經。用四物湯、小柴胡湯,雖然化膿,但膿液未滿就收口了。說:凡是水痘不能化膿,或者膿液很少的,都會發癰疽,這是足厥陰肝經病變,必定會發展成頂疽。果然如此。
施季泉口授一家相傳的秘方,治療水痘後的毒邪如同神效。人參、茯苓、金銀花、犀角各三錢,甘草一錢五分,羚羊角一錢,珍珠八分,製成蜜丸,每次服用一錢,每天一服。(《廣筆記》)
萬密齋治療胡氏女子,水痘不太密佈,也不十分光亮飽滿。平素畏懼服藥,不肯服用。結痂時,只有一層薄殼,是逆症。足膝發癰疽,給予藥物,她一口氣喝了下去。說:這個病治不好了。問原因,說:脾主味,開竅於口。經書上說口能辨別五味,她平素不肯服藥,今天一口氣喝完,是不知藥味,脾胃已壞。況且膝蓋是脾所主,脾胃敗壞則不能化膿。用針刺,果然是清水樣膿液,第二天就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