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之琇

《續名醫類案》~ 卷二十七 (4)

回本書目錄

卷二十七 (4)

1. 靨期

一小兒大便不通,熱蒸於內而生濕,致潯淫不能成痂,用當歸梢、生地以涼血,麻仁以潤燥,酒大黃以瀉熱開結,生甘草以和中,得利而安。

一小兒泄瀉不止,食少,此裡虛不能成痂,用陳氏異功散合肉蔻丸而愈。

蔡氏子痘密膿成,過期不靨,面瘡潰腫,起止呻吟,嗆水吐食,語音不清。或謂不治。視其面瘡腫起,正在貫膿,遍身皆然,非倒靨也。嗆水嘔食者,口唇腫硬,吞嚥不便,非咽喉潰爛也。語音不清者,鼻中壅塞,氣不得通,非失音也。瘡毒盡表病,里和可治也。用苦參、酒芩、牛蒡、白蒺藜、何首烏、荊芥穗,等分為末,酒糊為丸,淡竹葉煎湯下,調理而安。時鄰居一兒症同,謂不可治。

或問故,曰:彼過期宜靨,此未成膿不宜靨,一也。彼腫脹,猶實膿血,此則面平目開,皮脫肉乾,二也。彼喉舌無瘡,此則咽舌潰爛,嗆水失音,三也。彼私與蔡氏求藥,服之無效,死。(雄按:吞嚥不便,何以用丸?)

胡氏女十三歲,痘甚密,或與參、耆大補之。二十日後,過期不靨,已潰爛,幸勿倒靨。乃溫補過多,里邪盡出,表毒不解,急宜解表,勿使皮肉腐爛。不信。又逾五日,不收,乃用荊、防、升麻以解表,白芷以蝕膿逐水,連翹、牛蒡、甘草解鬱蒸之毒。肺主皮毛,因黃耆之補,肺熱已甚,時值夏火正旺之時,用黃芩以瀉肺中之火,解時令之熱,調理一月而安。

盧文學妻李氏,痘甚密,未及成膿,面瘡自破,皮腫膿聚,氣多腥臭,過期不靨,飯食漸少,鎖喉嗆水。曰:形症俱惡,恐不得痊,二十餘日殞。

一小兒痘後又出一層小痘,其家驚憂。曰:佳兆也。痘科云,輕者作三四次出,大小不一等,重者一齊湧出。此痘最輕,且無餘毒,發已盡矣。果然。

吳氏子三歲出痘,毒氣有餘,穀氣不足,食少,故不靨也。問服何藥?曰:無藥可解,能食則生,不能食則死。次日思食,所食且多。曰:死急矣。問故。曰:謂能食矣,久不食而今思食,自少加多,胃氣復也。今忽多食,乃胃敗火盛,邪火殺穀,名曰除中,(出《傷寒論》。)猶膏之將滅,必大明而後熄,死在旦夕也。果然。

一小兒靨後,痂皮不脫,曰:此脾肺二經不足也。蓋肺主皮毛,脾主肌肉,其氣不足,故痂難脫。用錢氏異功散加黃耆、桂而愈。

一兒痘後,一身盡靨,痂皮盡脫,惟頭與足不靨,曰:此常候也,不必治。蓋諸陽皆聚於頭,乃陽中之陽,謂之孤陽。諸陰皆會於足,乃陰中之陰,謂之寡陰。孤陽不生,寡陰不育,所以頭瘡不收者,孤陽無陰也。足瘡不收者,寡陰無陽也,久當自痊,但遲遲也。(說欠明允。)

一小兒痂落後,瘢內凸起作癢,此風熱也,用人參敗毒散加荊、防,一服安。後有患此者,用荊防敗毒散加人參服之,外洗水楊湯,皆效。

白話文:

靨期

一個小孩便秘,體內熱盛導致濕邪產生,使得痘疹無法結痂,於是使用當歸梢、生地黃來涼血,麻仁潤燥,酒大黃瀉熱通便,生甘草調和脾胃,孩子因此痊癒。

一個小孩腹瀉不止,食慾不振,這是因為體內虛弱,痘疹無法結痂,於是使用陳氏異功散和肉蔻丸治療,最終痊癒。

蔡家的孩子痘疹膿液很多,過了出疹期卻不結痂,臉上痘瘡潰爛腫脹,孩子呻吟不止,嗆水嘔吐,說話不清,有人說治不好了。但觀察發現,他臉上痘瘡腫脹,正在化膿,全身都是這樣,並不是痘疹倒退的現象。嗆水嘔吐是因為口唇腫脹堅硬,吞嚥困難,並不是咽喉潰爛。說話不清是因為鼻子堵塞,氣息不通暢,並不是失音。痘瘡毒邪都浮於表面,內裡和調,是可以治療的。於是使用苦參、酒黃芩、牛蒡子、白蒺藜、何首烏、荊芥穗等量研末,用酒糊做成藥丸,用淡竹葉煎湯送服,調理後痊癒。當時鄰居的一個孩子症狀相同,卻被認為治不好。

有人問原因,回答說:那個孩子過了出疹期應該結痂,而這個孩子痘疹還沒化膿,不適合結痂,這是第一點不同。那個孩子腫脹,仍然是膿血充盈的狀態,而這個孩子面部平坦,眼睛明亮,皮膚乾燥,這是第二點不同。那個孩子的喉嚨舌頭沒有潰爛,而這個孩子咽喉舌頭潰爛,嗆水失音,這是第三點不同。那個孩子私下向蔡家求藥,服藥無效,死了。(雄按:吞嚥不便,為何用丸藥?)

胡家的女孩十三歲,痘疹非常密集,有人用人參、黃耆大量進補。二十天後,過了出疹期卻不結痂,已經潰爛,幸好沒有痘疹倒退。這是因為溫補過度,裡面的邪氣都排出來了,表面的毒邪卻沒有解掉,應該緊急解表,避免皮膚肌肉腐爛。家人不信,又過了五天,痘疹還是沒有好轉,於是使用荊芥、防風、升麻解表,白芷蝕膿利水,連翹、牛蒡子、甘草解鬱除毒。肺主皮毛,因為服用黃耆補益,肺熱已經很盛,又正值夏季炎熱,所以使用黃芩瀉去肺中的熱邪,解夏季的暑熱,調理一個月後痊癒。

盧文學的妻子李氏,痘疹非常密集,還沒化膿,痘瘡就自己破裂,皮膚腫脹,膿液聚集,氣味腥臭,過了出疹期卻不結痂,食慾逐漸減退,鎖喉嗆水。醫生說:症狀都很嚴重,恐怕無法痊癒。二十多天後去世。

一個小孩出痘後又長了一層小痘,家人很擔心。醫生說:這是好兆頭。痘疹科說,輕症會反覆出現三四次,大小不一,重症則一次全部湧出。這個孩子的痘疹是最輕的,而且沒有餘毒,痘疹已經全部發出來了。果然如此。

吳家的孩子三歲出痘,毒邪有餘,元氣不足,食慾不振,所以不結痂。問服用什麼藥,醫生說:沒有藥可以解毒,能吃東西就能活,不能吃東西就會死。第二天想吃東西了,而且吃得很多。醫生說:情況危急了。問原因,醫生說:本來不能吃東西,現在想吃東西了,而且從少到多,胃氣恢復了。現在突然吃很多,這是胃腑受損,火邪旺盛,邪火損傷胃氣,叫做除中(出自《傷寒論》),就像油燈快滅了,會突然亮一下然後熄滅一樣,很快就會死了。果然如此。

一個小孩結痂後,痂皮不脫落,醫生說:這是脾肺兩經虛弱。因為肺主皮毛,脾主肌肉,它們的氣不足,所以痂皮難以脫落。於是使用錢氏異功散加入黃耆、桂枝治療,最終痊癒。

一個孩子出痘後,全身都結痂,痂皮都脫落了,只有頭和腳沒有結痂,醫生說:這是正常現象,不用治療。因為諸陽都聚集在頭部,是陽中之陽,稱為孤陽。諸陰都聚集在足部,是陰中之陰,稱為寡陰。孤陽不生,寡陰不育,所以頭部的瘡不癒合,是因為孤陽無陰。足部的瘡不癒合,是因為寡陰無陽,時間久了自然會好,只是時間慢一些。(這段解釋不夠清楚)。

一個小孩痂皮脫落後,疤痕處凸起發癢,這是風熱,使用人參敗毒散加入荊芥、防風,一劑就痊癒了。後來有患這種病的,使用荊防敗毒散加入人參服用,外用清水楊湯清洗,都很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