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名醫類案》~ 卷二十六·痘證 (22)
卷二十六·痘證 (22)
1. 嬌紅痘
徐仲光治一兒患痘,五朝,勻朗綻突,但嬌紅嫩豔,乃脾胃氣弱也。至漿滿而不蒼老,猶防泄瀉癢塌之患。治以黃土水煎保元湯,下參苓白朮散扶脾,土固可免下陷。奈俗醫因期在發漿之始,恐參苓滲濕,但以保元調理。至八朝,溏瀉四五次,繼而倒靨煩躁,二六而逝。常驗此痘,多至十二日而卒,亦有於十四日而卒者。
一兒痘症類前,按法治之,九朝漿清而靨,結如麩。幸能食便調,發癰毒而愈。
一兒患痘五朝,嬌紅嫩豔。或謂晃痘,不能蒼老結痂。視之,見其肌色白嫩,則皮薄嬌紅,可謂無虞。以保元湯加官桂、白朮調理而愈。
一女周歲患痘,嬌紅,初時嘔吐溏瀉,身體諸處勻朗夭豔,惟繞口四角,稠密一片。初朝用前胡、桔梗、殭蠶、陳皮、甘草、川芎、木通、山楂、羌活。二朝,用前方去羌活、陳皮,加防風、紅花、連翹、乾葛。三朝,用桔梗、川芎、殭蠶、當歸、陳皮、甘草、山楂、前胡、紅花、丹皮、連翹、生地。
四朝,用山藥、茯苓、歸身、川芎、甘草、白芷、蜂房、殭蠶、桔梗、陳皮、人參四分。五朝,如前方,只加參六分。六朝,黃耆、當歸、茯苓、白朮、白芷、川芎、蜂房、桔梗、甘草、人參六分,夜服桑蟲酒漿。七朝,人參九分,黃耆、白芷、當歸、川芎、甘草、山甲、官桂二分。
至夜作瀉,眼開嗆嘔,先吐白沫,喘脹交作,隨用前方加人參一錢,肉果五分,砂仁三粒,附子三分,白朮、黃耆各一錢,煎服。昏沉痰鋸,顛作良久,約二三個時辰,大汗周身,聲音始出,即與乳吃,痘轉明亮,平塌頓起行漿。八朝,用參、耆、芷、朮、紅花、殭蠶、歸、芎、陳皮、甘草、官桂、肉果二分,漿足瀉止。
九朝,用人參錢二分,芷、朮、山藥、桂、殭蠶、甘草、肉果、白附子二分,頭面胸腹脹滿,惟兩小腿半漿血靨。十朝,參、芷、當歸、白芍、陳皮、甘草、五味、薏仁、山藥、茯苓,以後用平補之劑,調理而愈。
萬密齋治胡氏子,未痘先兩頰赤燥。曰:《傷寒論》云,面色緣緣赤者,陽明熱也。若不預解,至出痘時,此處必甚稠密而赤貫串難靨。以升麻葛根湯加防風、牛蒡、連翹,三服而紅色盡去,痘出亦疏。
汪氏子五歲,痘盛密,且紅豔。此險症,氣實血熱可治也。用當歸梢、赤芍、生地、荊、防、甘、桔、連翹、牛蒡、青皮、桔梗、楂肉,調理十五日而靨。
費建中治臧氏子,痘甚密而充肥,色不幹滯,但紅豔,身太熱,以清熱解毒湯二劑,五日便行一次,未思飲食,次日漿即老,紅暈焮赤。又三日,便不行,慮成火褐症,急宜潤之,使毒鬆利,前方加生地、滑石兩許,更加黃芩。藥未成而燥癢,急進之,去宿垢極臭硬,即清爽熟睡,紅盤漸淡漸收,飲食大進。以忍冬解毒湯而愈。
白話文:
嬌紅痘
徐仲光治療一個患痘的孩子,第五天痘疹勻稱、隆起,但顏色嬌紅鮮豔,這是脾胃氣虛的表現。痘漿飽滿但不結痂,仍需預防腹瀉、瘙癢、痘疹塌陷等問題。治療用黃土水煎保元湯,再服用參苓白朮散健脾,以固護脾土,防止痘疹下陷。然而,民間醫生認為應該在痘漿初起時治療,擔心參苓白朮散會導致濕邪滲入,只用保元湯調理。到第八天,孩子腹瀉四五次,接著出現煩躁不安、倒靨(痘疹凹陷),最終在第十六天夭折。臨床觀察發現,這種痘症很多在十二天或十四天內死亡。
另一個孩子痘症與前例相似,按照正確方法治療,第九天痘漿清澈,痘疹結痂如麩皮狀。因為飲食和排便正常,痘瘡化膿後痊癒。
有一個孩子患痘第五天,痘疹嬌紅鮮豔。有人說是「晃痘」,指痘疹難以結痂。觀察發現孩子肌膚白嫩,皮薄嬌紅,預後應該良好。用保元湯加官桂、白朮調理後痊癒。
一個周歲的女童患痘,痘疹嬌紅,初期嘔吐腹瀉,全身痘疹勻稱、鮮豔,只有口腔四周痘疹密集。第一天用前胡、桔梗、僵蠶、陳皮、甘草、川芎、木通、山楂、羌活。第二天,去方中羌活、陳皮,加防風、紅花、連翹、乾葛。第三天,用桔梗、川芎、僵蠶、當歸、陳皮、甘草、山楂、前胡、紅花、丹皮、連翹、生地。
第四天,用山藥、茯苓、當歸尾、川芎、甘草、白芷、蜂房、僵蠶、桔梗、陳皮、人參四分。第五天,同前一方,只加人參六分。第六天,用黃耆、當歸、茯苓、白朮、白芷、川芎、蜂房、桔梗、甘草、人參六分,晚上服用桑蟲酒漿。第七天,人參九分,黃耆、白芷、當歸、川芎、甘草、山甲、官桂各二分。
當晚腹瀉,眼睛睜開,嗆咳嘔吐,先吐出白色泡沫,喘息和脹滿交替出現,於是加服前一方,並加入人參一錢,肉桂五分,砂仁三粒,附子三分,白朮、黃耆各一錢。昏沉、痰多,抽搐很久,大約二三個時辰後,全身大汗,聲音才出來,之後喝奶,痘疹轉為明亮,痘疹塌陷後重新隆起並開始出漿。第八天,用人參、黃耆、白芷、白朮、紅花、僵蠶、當歸、川芎、陳皮、甘草、官桂、肉桂各二分,痘漿飽滿,腹瀉停止。
第九天,用人參二分,白芷、白朮、山藥、官桂、僵蠶、甘草、肉桂、白附子各二分,頭面胸腹脹滿,只有小腿部分痘疹出現血痂。第十天,用人參、白芷、當歸、白芍、陳皮、甘草、五味子、薏仁、山藥、茯苓,之後用平補的藥劑調理,最終痊癒。
萬密齋治療胡氏的孩子,在出痘前兩頰就已經乾燥發紅。他說:《傷寒論》記載,面色赤紅者,是陽明熱盛。如果不預先治療,等出痘時,此處痘疹一定非常密集,而且紅腫難以結痂。於是使用升麻葛根湯加防風、牛蒡、連翹,服藥三次後紅腫消失,痘疹也變得稀疏。
汪氏五歲的孩子,痘疹密集而且紅豔。這是一種危險的症狀,屬於氣實血熱,可以用藥物治療。用當歸梢、赤芍、生地、荊芥、防風、甘草、桔梗、連翹、牛蒡、青皮、桔梗、山楂肉調理,十五天後痘疹結痂。
費建中治療臧氏的孩子,痘疹非常密集而且腫脹,顏色不黯淡,只是紅豔,身體發熱,於是使用清熱解毒湯兩劑,五天後大便一次,沒有食慾,第二天痘漿就結痂,紅腫熱痛。又過了三天,大便仍不通,擔心會形成火褐症,需要急於滋潤,使毒邪鬆解,於是加服生地、滑石,並加入黃芩。藥還沒煎好就開始乾燥瘙癢,馬上服用,去除宿垢,臭而硬的痂脫落,孩子清爽地睡著了,紅腫逐漸減退,食慾大增。用忍冬解毒湯治療後痊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