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之琇

《續名醫類案》~ 卷二十六·痘證 (21)

回本書目錄

卷二十六·痘證 (21)

1. 黑痘

房玄齡,痘懼黑色,如龍眼大。一老僧見之,驚歎曰:萬龍含珠,今得見矣。

邱瓊山七歲,痘亦遍身俱黑,父憂哭。一漁父燭之,躍然曰:紫垣中輔弼宿,落於此田舍翁家。取筆書輔弼二字於子背上而去。

昔有一兒,痘形俱黑色,在日中視之則黑,以燈照之真紅映內。偶遇一僧,不服藥,以保元湯浴之,即轉紅活,後至臺輔。

一黑痘,圓明光澤,至漿時,色如紫葡萄,根圍血暈微黃色,名為紫袍金帶。

萬密齋治王氏子出痘,起發時漸變黑,已蔓延一身矣。或謂痘變黑,歸腎不治。曰:黑痘有二症,一則乾枯變黑者,此名倒陷,乃邪火大熾,真水已竭,故曰歸腎不治。一則痘色變黑,不至干塌,此疫毒之氣,所謂火發而熏昧者也。

今此正類,乃用當歸梢、生地、赤芍、紅花以涼血,黃耆、人參、甘草以瀉火補元氣,酒炒芩、連、牛蒡、連翹、升麻以解毒,荊、防以疏表,每劑入燒人糞一錢,連進十三劑,色轉紅,膿成而靨。

李氏子痘起發時,變黑而干,自發熱至今未大便。曰:此熱甚於內,宜急解之。制一方:麻黃酒蜜拌炒黑、紅花子、紫草、人中黃、連翹、酒蒸大黃、燒人糞,煎服。外用膽導法,取下燥矢,痘轉紅活。後以四物湯去川芎,加紫草、木通、枳殼、生甘草,調理而愈。

黑痘多由疔毒,今入此門者,恐人誤認也。

徐氏子十三歲,痘成膿漿,將靨。或謂變黑歸腎不可治。視其痘磊落,膿漿飽滿,神識清爽,言語清亮,惟大便五日未通。此裡實熱蒸,故潰爛,其色蒼黑,亦正色也,但解里即靨矣。與四順清涼飲一帖,下燥矢二十餘枚,隨靨而安。

白話文:

黑痘

房玄齡得痘,痘疹顏色發黑,如同龍眼般大小。一位老僧見到後,驚嘆說:「萬龍含珠,今日終於見到了!」

邱瓊山七歲時,全身長滿黑痘,父親憂心忡忡,痛哭不已。一位漁夫見到後,欣喜地說:「紫垣中的輔弼星宿,竟然降臨到這個農家孩子身上。」於是拿起筆,在孩子的背上寫下「輔弼」二字後離去。

以前有一個孩子,痘疹都是黑色的,在陽光下看是黑色,用燈光照則內部呈現紅色。偶然遇到一位僧人,沒有服藥,只用保元湯沐浴,痘疹便轉為紅色,後來官至輔佐大臣。

有一種黑痘,圓潤光亮,長出膿液時,顏色像紫葡萄,痘疹周圍有略帶黃色的血暈,稱為「紫袍金帶」。

萬密齋醫治王家孩子出痘,痘疹初發時逐漸變黑,已經蔓延全身。有人說痘疹變黑,屬腎臟病變,無法治癒。萬密齋說:黑痘分兩種情況,一種是痘疹乾枯變黑,稱為「倒陷」,是邪火過盛,體內津液耗竭造成的,所以說屬於腎臟病變,無法治癒。另一種是痘疹顏色變黑,但沒有乾枯塌陷,這是疫毒之氣導致的,屬於火毒熏蒸所致。

這種情況屬於後者,應當使用當歸梢、生地黃、赤芍藥、紅花來涼血,黃耆、人參、甘草來瀉火補元氣,酒炒黃芩、黃連、牛蒡子、連翹、升麻來解毒,荊芥、防風來疏通表邪,每劑藥方中加入燒人糞一錢,連續服用十三劑,痘疹顏色就會轉紅,膿液成熟,痘疤脫落。

李家孩子的痘疹初發時變黑且乾燥,從發熱至今未排便。醫生說:這是體內熱邪過盛,應該儘快解毒。於是開了一個方子:麻黃用酒和蜂蜜拌炒後服用,再加入紅花子、紫草、人中黃、連翹、酒蒸大黃、燒人糞煎服。外用導瀉之法,排出乾燥的糞便,痘疹便轉為紅潤。之後再用四物湯(去川芎)加紫草、木通、枳殼、生甘草調理,最終痊癒。

黑痘多由疔毒引起,今記載此類案例,是為了避免他人誤診。

徐家孩子十三歲,痘疹已長出膿液,將要結痂。有人說變黑屬腎臟病變,不可治癒。但觀察到他的痘疹隆起,膿液飽滿,精神清爽,說話清晰,只是大便五天未通。這是體內實熱蒸騰,導致痘疹潰爛,顏色發黑,但也是正常現象,只要通便就能結痂。給他服用四順清涼飲一帖,排出了二十多枚乾燥的糞便,痘疹隨後結痂痊癒。

2. 白痘

徐仲光治一小兒,初標於右太陽,乍涼乍熱,色白腳塌,瑣碎細密,初時發表,即用桂枝、白芍以斂之。其根腳平塌不起,用震蟄丹、酒漿、桑蟲以發之。五朝吐尚不止,用藿香、姜炒黃連以安之。六朝吐嘔雖止,猶然乾枯少潤,白芷、黃耆、山甲以酵之。七朝痘漿不行,仍用前藥加人參八分,別飲荸薺汁、酒漿,連用二日,痘漿始灌正面,而胸、四肢猶是生痘,咳嗽聲啞。

時值八朝,勢急矣,幸飲食肯進,大便不瀉,用人參、黃耆、麥冬、陳皮、甘草、川芎、當歸、紅花、白芍、前胡、桔梗,兼調燒人屎,催蟄丹三四分,顛作良久,而漿行遍身矣。彼時頭面俱已平干,至此復根生紅暈,旁發贈痘,塌者疏而枯者潤矣。

後因痰嗽特甚,聲啞未開,改用山豆根、知母、貝母、麥冬、黃耆、牛蒡、連翹、陳皮、歸、芍、甘草,日用柳條,纏綿攪口,去盡喉中白糝,別用燒人屎、山豆根、硼砂、牙硝、硃砂、冰片、膽星、青黛,為末與服,三四日咳止,聲出而愈。

萬密齋治汪氏子,痘將靨,灰白潰爛,神昏不醒。曰:無傷,但守三日收靨矣。問不藥何以能痊?曰:瘡白者,乃熱太過而白,如果熟潰爛之狀,非虛也。神昏者,乃邪盡正回,否極泰來之兆,非昏瞀也。再俟三日,則正氣復而痊矣。果然。

白話文:

白痘

一位小兒患上白痘,起初只在右側太陽穴部位出現,時冷時熱,痘疹顏色發白,痘疹扁平塌陷,細小密集。起初,醫生用桂枝、白芍收斂痘疹。但痘疹仍然扁平塌陷,於是使用震蟄丹、酒漿、桑蟲等藥物使其發散。五天後,嘔吐仍然不止,便改用藿香、薑炒黃連來安撫腸胃。六天後,嘔吐停止,但痘疹仍乾燥缺水,於是使用白芷、黃耆、山甲等藥物來滋潤。七天後,痘漿仍然沒有順利排出,醫生繼續使用之前的藥物,並加入人參,另外服用荸薺汁、酒漿。連續服用兩天後,痘漿終於從臉部排出,但胸部和四肢仍然長有痘疹,並且咳嗽聲音嘶啞。

第八天,病情危急,所幸患兒願意進食,大便也沒有問題。於是醫生使用人參、黃耆、麥冬、陳皮、甘草、川芎、當歸、紅花、白芍、前胡、桔梗,並加入燒人屎、催蟄丹來促進痘疹發育。經過長時間的治療,痘漿終於遍佈全身。此時,患兒的面部痘疹已乾燥結痂,但又重新出現紅暈,並長出新的痘疹,先前扁平的痘疹變飽滿,乾燥的痘疹變得濕潤。

後來,患兒痰咳加重,聲音嘶啞,醫生改用山豆根、知母、貝母、麥冬、黃耆、牛蒡、連翹、陳皮、當歸、白芍、甘草治療,並用柳條清理口腔,去除喉嚨中的白色粘稠物。另外,還使用燒人屎、山豆根、硼砂、牙硝、硃砂、冰片、膽星、青黛研磨成粉末內服。三四天後,咳嗽停止,聲音恢復正常,病情痊癒。

另一位醫生萬密齋治療汪姓孩子白痘,痘疹將要結痂,呈現灰白色潰爛,孩子神志昏迷。醫生說:沒有大礙,只要等三天痘疹就會結痂。有人問不用藥如何能痊癒?醫生回答:痘疹發白是因為熱邪過盛導致,如果像熟透潰爛的樣子,表示身體並不虛弱。神志昏迷是邪氣盡去,正氣恢復的徵兆,並不是真正的昏迷。再等三天,正氣就會恢復,病就會痊癒。結果正如醫生所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