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名醫類案》~ 卷二十六·痘證 (10)
卷二十六·痘證 (10)
1. 小兒痘
先以紫河車一錢,用酒調服,服後即睡。繼以人參一兩,黃耆、菟絲各三錢,作大劑服之,一日夜,服人參一兩八錢。再視之,其結靨之下,復灌一線黃漿,蓋贈痘也,遂調理而愈。(此症如不收功,則向之指斥寒涼及戒用竹茹者,皆可藉口矣。此氣虛血熱而胃氣不暢也。
於涼血劑中少用葛根以暢胃氣,則焦頂立化,更參用參、耆以補氣,則其痘立長,此予友趙功甫法也。目睹其用藥,輒應手見效。孫君尚未達此旨,故不免多費周折耳。)
喻嘉言診顧諟明子,種痘即請視,其痘苗淡紅磊落,中含水色,明潤可愛,且顆粒稀疏。他醫已先誇為狀元痘,昌未知也。躊躇良久,明告曰:此痘熱尚未遏,頭重頸軟,神躁心煩,便泄青白,全是一團時氣外感,兼帶內虛,若用痘門通套藥,必危之道也,必得一二劑先退其外感,則痘不治自痊,若遲二三日,緩無及矣。彼不聽,而以蝦魚、雞、筍發痘之物雜投,誤上加誤,適所以速其亡耳。
才至六日而壞,正應感症壞期。若痘既美,即有意外變症,亦在一月半月矣。越二日,次男即發熱布痘,仍挾時氣外感,仍用前醫,仍六日而壞。
馮楚瞻治蔣總憲之孫,痘不甚密,但先天甚弱,壯熱潰汗不止,四五日來,痘反退縮平陷,昏睡驚惕。馮曰:壯熱者,陽在外也,潰汗者,陰外泄,陽不斂也,宜滋陰養陽補中,則痘不發而自起矣。以熟地八錢,乳炒白朮三錢,牛膝八錢,麥冬二錢,五味四分,上肉桂六分煎服,不逾時,熟睡身涼汗收,神爽痘起,思食而愈。
胡氏子患痘,初起甚危,一老醫斷其必死,延馮同治,見其方寒涼大甚,所以伏而不出,有喘急腹脹諸症也。先以酒釀雞冠血,調下獨勝散一服,解其冰伏之勢,喘熱俱減,痘有出勢。其醫以必不救為爭,馮曰:毋若是,以重主人之憂,望為同事。吉則君之功,凶則某之事,彼猶不然。
其父惟日夜痛哭,勉留調治,十愈八九,主人仍不樂。蓋渠每日診視,諄諄斷以不起時日,直至結痂全愈,主人乃喜迎於色,悔聽蠱惑,幾至敗事。
馮楚瞻五兒,稟賦素弱,年四歲出痘,發熱一二日便神氣困倦,汗出如雨。已見痘,因汗多陽虛,一切疏解屏不用。三日外,汗出不止,清利甚頻,所見之痘,反隱隱退縮,未出者則窅如也。以人參、炒白朮各三錢,炙甘草八分,固中為君;天蠶三錢,角刺一錢,炒甲片六分,攻托為臣;以川芎八分,升提而兼辛發,肉桂六分,溫經而兼外達為佐。四日,汗瀉小減,出見少長,未出者見形,仍用前方加當歸、大棗煎服。
五日,起脹者,少有膿色,後出者,亦有起脹之勢。但面上之痘,淡紅無光彩,身背之痘,紫陷不潤澤,知由氣血兩虛兼血滯而然,只以溫補氣血為主,前方加黃耆、山藥、黏米、圓肉煎服。六日,痘色紅活,但皮薄而亮,膿色清稀,四肢水泡,知氣血弱而脾土更虛也,乃用保元湯加桂。
白話文:
小兒痘
先用少量紫河車(胎盤)用酒送服,服後讓孩子睡覺。接著用較大劑量的人參、黃耆、菟絲子一起服用,一天一夜服用約一兩八錢的人參。再次觀察,如果痘疹下出現一線黃色膿液,這是痘疹將要痊癒的徵兆,於是調理便可痊癒。(如果治療無效,那些先前反對使用寒涼藥物和禁止使用竹茹的人,就可以以此為藉口了。這是因為氣虛血熱,且胃氣不暢所致。)
在涼血的藥方中,少量使用葛根可以暢通胃氣,使痘疹迅速成熟;再配合人參、黃耆補氣,則痘疹會迅速長大,這是朋友趙功甫的方法,我親眼見證其藥效顯著。孫君尚未領會此意,所以免不了多走彎路。
喻嘉言診治顧諟明之子,種痘後請他診治,痘疹顏色淡紅,顆粒分明,含水飽滿,明潤可愛,而且痘疹稀疏。其他醫生已經先誇讚是「狀元痘」(痘疹長得好),喻嘉言卻不知道。他猶豫很久,明確地說:這個痘疹的熱毒尚未完全控制,孩子頭重頸軟、精神煩躁、心神不安,大便稀薄呈青白色,這都是外感時疫的表現,同時還伴有內虛,如果使用痘疹通用的藥方,一定很危險,必須先用一兩劑藥退去外感,痘疹自然會痊癒,如果延誤二三日,就來不及了。對方不聽勸告,反而給孩子吃蝦、魚、雞肉、筍等發痘的食物,錯誤疊加,正好加速孩子的死亡。
才到第六天痘疹就潰爛了,正好是感染症惡化的時期。如果痘疹一開始很好,即使出現意外的併發症,也至少在一到一個半月後才會發生。過了兩天,顧諟明的次子也發熱出痘,同樣伴有外感時疫,仍然使用之前的藥方,結果同樣在第六天痘疹潰爛。
馮楚瞻治療蔣總憲的孫子,痘疹不算密集,但先天體質很弱,高熱、出汗不止,四五天後,痘疹反而萎縮、凹陷,昏睡、驚嚇。馮楚瞻說:高熱是陽氣在外,出汗是陰氣外泄,陽氣不能收斂,應該滋陰養陽、補益中氣,這樣痘疹就會自然長出來。他使用熟地黃、炒白朮、牛膝、麥冬、五味子、肉桂等藥物煎服,不久孩子就熟睡,身體變涼,汗止,精神爽朗,痘疹也長出來了,想吃東西,然後痊癒。
胡某的兒子患痘,初期病情危急,一位老醫生斷定他必死無疑,於是請馮楚瞻治療。馮楚瞻見到老醫生的處方寒涼藥物過多,所以痘疹隱伏不發,出現呼吸急促、腹脹等症狀。馮楚瞻先用酒調和雞冠血,服用獨聖散一劑,解除痘疹隱伏的狀態,呼吸急促和高熱都減輕了,痘疹開始長出來。那位老醫生爭辯說一定治不好,馮楚瞻說:不要這樣說,這樣會加重主人的憂慮,希望我們能同心協力。如果治好了是你的功勞,如果治不好是我的責任,但那位老醫生還是不相信。
孩子的父親整日痛哭,勉強留下來繼續治療,十個病人中能治好八九個,但是孩子的父親還是不高興。因為馮楚瞻每天都來診治,而且不斷地預言孩子活不了幾天,直到痘疹結痂痊癒,孩子的父親才欣喜若狂,後悔聽信了那些蠱惑之言,差點釀成大禍。
馮楚瞻的五個兒子,體質先天不足,四歲時出痘,發熱一兩天就精神萎靡,汗出如雨。已經出現痘疹,因為出汗多導致陽虛,所以一切疏通解毒的藥物都不用。三天后,出汗不止,小便頻繁,已經出現的痘疹反而隱隱退縮,還沒長出來的痘疹更是隱約不明。他用人參、炒白朮、炙甘草固護中氣為主藥;用天蠶、角刺、炒牡蠣殼攻托為輔藥;用川芎、肉桂辛溫發散為佐藥。四天后,出汗和腹瀉減少,痘疹開始增多,還沒長出來的也開始出現,繼續服用之前的藥方,並加入當歸、大棗。
五天后,已經長出來的痘疹有些膿液,還沒長出來的也開始出現了。但是臉上的痘疹顏色淡紅,沒有光澤,背上的痘疹紫暗凹陷,沒有光澤,知道是氣血兩虛,兼有血瘀,於是以溫補氣血為主,在之前的藥方中加入黃耆、山藥、糯米、龍眼肉。六天后,痘疹顏色紅潤有光澤,但是皮膚薄而亮,膿液清稀,四肢出現水泡,知道是氣血虛弱,脾胃更虛,於是使用保元湯加桂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