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名醫類案》~ 卷二十六·痘證 (8)
卷二十六·痘證 (8)
1. 小兒痘
痘之為症,嬰兒之大劫也。自漢以前無有,元朔中,武帝使使至回鶻,因傳染入中國。其氣腥穢難近,惟大貴而賢者,則間出墨痘,此絕無而僅有者也。崑山朱䭭靖公名希周,幼時出痘,顆顆皆黑,若束一帶於腰間者,諸醫皆謂不治。有一醫能識之,謂朱翁曰:令嗣之症無妨也,然願與公約,我有弱女,痘痊後,欲得令嗣入贅。翁許之,後遂贅焉。
醫固富,凡膏火之費,悉以資之。後公中弘治丙辰狀元,官至禮部尚書,為禮樂名臣,卒年九十四,諡䭭靖。
張達泉治顏銓部為兒時,中痘已死。達泉視之曰:未死也,急掘地作坑,置兒其中,取新水數桶,用紙蘸之,重貼其身上。少頃,有細煙起,兒手微動。達泉喜曰:生矣。復以水沃之,氣蓬蓬上蒸,大啼數聲,取起再進以藥,不數日愈。
王敏治千戶申志,年二十,忽瞑眩譫語,體熱而咳,眾醫以傷寒治。敏曰:痘也。與升均湯而瘡出。
葛茂林診汪比部子,年二十五矣。忽患痘,汪故知醫,以為無恙也,葛視怫然。迨五日而足,七日而靨,亦怫然。至十四日而痂落,汪信其無虞。葛曰:災其在彌月乎,至期而其子晏然,汪置酒高會,若以誚葛者。葛視其子之足底有泡,結瘢膚內,曰:籲!其殆哉。迨是日而暴歿。
汪以為神,問其故。葛曰:夫痘構形之餘穢也。苟有纖芒未盡,亦無生理。是疾初發自腎,而我知其不能暢,是以必死。既而流注於足底焉,以故發之緩,而必至是日也。汪歎服。
沈好問治沈勤云義女,年十歲。幼子痘,女抱兒出診。沈曰:兒無傷,女即出惡痘矣。若呼頭及骨痛,宜服糞清。如其言而愈。
唐守元治園花祝氏兒,患痘症,遍身血迸無罅,唐搗藥塗其身,糝藥茵蓐上,捲起倒豎床前,閤家啼駭。唐叱曰:若輩勿驚,此名蛇殼痘,必用逆,乃得脫。已而皮膚解裂,如蛇蛻然,遂愈。
關家女阿觀,年八歲,出痘甚多惡。沈曰:諸醫云何?對曰:死症,不必藥矣。沈曰:兒一身死痘,然有一生痘,尚可生。令取五年抱雛母雞,用藥入雞腹,外以糯蒸雞令食盡。視之,右手關脈痘二粒,明豔如珠,女果生。
江魯陶子一歲,痘止三顆,見額上耳後唇旁。沈曰:兒痘部位,心腎脾三經逆傳,土剋水,水剋火,宜攻不宜補,攻則毒散,補則臟腑相戕。治至十四日,痘明潤將成矣。沈曰:以石膏治之,恐胃土傷腎水也。俗醫憐兒小,謬投以參。沈見之驚曰:服參耶,不過二十一矣。兒卒死。
許季明幼子痘,沈曰:順症也,不必補。小兒純陽,陽盛必克陰。許不從,痘愈,譏沈為妄。沈曰:兒且死。許益不悅。至十二日,兒熟睡,視之,絕矣。
潘氏云:一女病,發熱腰痛,手足厥逆,目如昏悶,形症極惡,疑是痘候。時暑月,急取屠家豬血,倍用龍腦(冰片也。)和服,得睡。須臾,一身瘡出而安。若非此方,則橫夭矣。(《本草綱目》。)
白話文:
小兒痘
天花是一種可怕的疾病,尤其對嬰兒來說更是如此。在漢朝以前從未出現過,直到元朔年間,武帝派使者前往回鶻,才將天花傳入中國。天花的氣息污穢難聞,只有地位顯赫且德行高尚的人,偶爾才會長出黑色痘疹,這極為罕見。崑山朱希周(䭭靖公)幼時出痘,痘疹顆顆皆黑,如同腰間繫著一條帶子,眾多醫生都認為他治不好。只有一位醫生識得此症,對朱翁說:令郎的病沒關係,但是我想與您約定,我有一個女兒,等令郎痘疹痊癒後,希望他入贅我家。朱翁答應了,後來朱希周果然入贅了那位醫生家。
那位醫生家境殷實,所有的醫藥費用都由他承擔。後來朱希周在弘治丙辰年考中狀元,官至禮部尚書,成為著名的禮樂大臣,享年九十四歲,諡號䭭靖。
張達泉治療顏銓部的兒子,當時孩子出痘後,大家都認為已經死了。張達泉察看後說:還沒死!趕緊挖個坑,把孩子放進去,取幾桶乾淨的水,用紙蘸水,反覆貼在孩子身上。一會兒,看到有細微的煙氣冒出,孩子的手指微微動了動。張達泉高興地說:活了!又用水澆灌孩子,孩子身上冒出熱氣,大哭幾聲,然後抱起來再餵藥,幾天後就痊癒了。
王敏治療千戶申志,申志二十歲,突然昏迷說胡話,身體發熱咳嗽,眾多醫生都當作傷寒治療。王敏說:這是天花!於是給他服用升均湯,很快痘疹就長出來了。
葛茂林診治汪比部的兒子,二十五歲。突然患上天花,汪比部自己懂醫術,認為沒什麼大礙,葛茂林卻表情凝重。等到第五天痘疹佈滿全身,第七天結痂,葛茂林還是表情凝重。到了第十四天痂脫落,汪比部相信兒子已經沒事了。葛茂林說:危險可能在滿月那天,等到那一天,汪比部的兒子果然安然無恙,汪比部設宴慶祝,好像在嘲笑葛茂林似的。葛茂林察看汪比部兒子的腳底發現有水泡,結痂隱藏在皮膚內,說:唉!恐怕要出事了!到了那天,汪比部的兒子果然暴亡。
汪比部認為葛茂林醫術高明,詢問原因。葛茂林說:天花是由於身體殘留的穢氣所致。如果有一點點穢氣沒有清除乾淨,就不會有正常的生理機能。這種病一開始從腎臟發作,而我知道他的腎氣不能暢通,所以他一定會死。後來穢氣流注到腳底,所以發病較慢,但一定會在滿月那天發作。汪比部非常佩服。
沈好問治療沈勤云的義女,十歲。她的孩子長了天花,義女抱著孩子來求診。沈好問說:孩子沒事,你卻會長出嚴重的痘疹。如果頭疼和骨頭疼,就要服用糞清。按照他的話去做,果然痊癒了。
唐守元治療園花祝氏的孩子,患了天花,全身都是血泡,沒有完好之處。唐守元搗碎藥物塗抹在孩子身上,撒藥在褥子上,把孩子捲起來倒豎在床前,全家人都哭喊著害怕。唐守元呵斥道:你們不要驚慌,這是蛇殼痘,必須用反常的方法治療,才能痊癒。不久,孩子的皮膚裂開,像蛇蛻皮一樣,於是痊癒了。
關家女兒阿觀,八歲,長了很多惡性的痘疹。沈好問問:其他醫生怎麼說?回答說:是死症,不必治療了。沈好問說:孩子全身都是惡性痘疹,但是還有一顆良性痘疹,還有救。讓她取一隻五年生的抱雛母雞,把藥物放進雞腹,外面用糯米蒸熟,讓她吃下去。觀察後,發現孩子右手關脈處長出兩個痘疹,明亮豔麗像珍珠一樣,孩子果然活了。
江魯陶的兒子一歲,只長了三個痘疹,出現在額頭、耳後和嘴唇旁邊。沈好問說:孩子痘疹的部位,是心、腎、脾三經逆傳,土克水,水克火,應該攻而不是補,攻則毒氣散去,補則臟腑互相損害。治療到十四天,痘疹明亮潤澤將要痊癒了。沈好問說:用石膏治療,恐怕會損傷胃土而傷及腎水。普通醫生憐憫孩子年幼,錯誤地給他服用人參。沈好問看到後驚呼:服用人參了!活不過二十一天了。孩子果然死了。
許季明的幼子患了天花,沈好問說:這是正常的病程,不必補。小兒純陽,陽盛必然克陰。許季明不聽,痘疹痊癒了,嘲笑沈好問是胡說八道。沈好問說:孩子很快就會死。許季明更加不悅。到了第十二天,孩子熟睡,一看,已經死了。
潘氏說:我的女兒生病了,發熱腰痛,手腳厥冷,眼睛昏沉,症狀非常嚴重,懷疑是天花。當時是夏天,趕緊取屠戶的豬血,加倍用龍腦(冰片)混合服用,讓她睡著了。一會兒,全身長出痘疹然後就好了。如果不是這個方法,她就會夭折了。(《本草綱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