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名醫類案》~ 卷十一 (1)
卷十一 (1)
1. 虛損
雄按:此證最多,何以僅採溫補數案?
薛立齋治大尹俞君之內,產後發熱晡熱,吐血便血,兼盜汗小便頻,胸脅脹痛,肚腹痞悶,此諸臟虛損也,症當固本為善。自恃知醫,用降火之劑,更加瀉利腸鳴,嘔吐不食,腹痛足冷,始信薛言。診其脈,或浮洪,或沉細,或如無。(大虛之脈類多如此。)其面或青黃,或赤白,此虛寒假熱之狀。
時雖仲夏,當舍時從症,先用六君子加炮薑、肉桂,數劑胃氣漸復,諸症漸退。更佐以十全大補湯,半載全愈。
儒者楊敬之內人,患症同前,但唾痰涎,或用溫補化痰之劑不應,面色黧黑,兩尺浮大,按之微細。此因命門火衰,不能生脾土,脾土不能生諸臟而為患也,用八味丸補土之母而痊。
一婦人產後血竭,朝寒暮熱,肚腹作脹而痛,按之不痛。以為血氣俱虛,用八珍之類治,更加發熱煩躁。仍用當歸補血湯,熱躁漸止。用八珍、麥冬、五味子,氣血漸復。
一產婦朝寒多熱,或不時寒熱,久不愈,用六君、補中益氣兼服,百餘帖而安。
沈堯封治鄒氏婦,產後便泄,用參附溫補未效。新城吳敬一診云:虛寒而兼下陷,用補中益氣加熟地、茯苓、桂、附,應手取效。以是觀之,方論內言下虛而不可升提,不盡然也。
陸氏婦產後發疹,細而成粒,不稀不密,用荊芥、蟬蛻、鼠黏等藥,一劑頭面俱透。越一日,漸有回意,忽大便溏泄數次,覺神氣不寧。問其所苦,曰熱曰渴,語言皆如抖出,脈虛細數,有七至。沈師金大文診之曰:此陽脫症也,屬少陰。用生附子三錢,水洗略浸,切片焙,水炒米色,炮乾薑八分,炒甘草一錢,炒白芍一錢五分,水煎沖童便一調羹,青魚膽汁四小茶匙,(因無豬膽,故以此代之。)服畢即睡,覺來熱渴俱除。
續用黃耆建中湯加丹參、蘇木,二劑而安。
產後惡血不行,余血滲入大腸,洞泄不禁,或下青黑物,的奇散極驗。荊芥大者四五穗,於盞內燃火,燒成灰,不得犯油火,入麝香少許,研勻,沸湯一兩,呷調下。此藥雖微,能愈大病,慎勿忽視。又《千金》膠蠟湯,治產後利,黃蠟二棋子大,阿膠二錢,當歸二錢半,黃連三錢,黃柏一錢,陳米半升煎湯,煎藥服。
裴兆期治一婦,產後發熱不止,汗多語錯,六脈洪大而虛,六晝夜不合眼,一閤眼則飄飄如入雲中,投以參、耆、歸、朮、丹皮、童便及炒黑乾薑之類不驗,反增頭眩耳鳴,噁心嘈雜,欲嘔不嘔。裴翻然曰:此非氣血大虧,乃痰涎壅盛也。更方用半夏三錢,天麻二錢,茯苓、橘紅、白蔻仁、厚朴、黃連、枳實各一錢,竹茹三錢,鐵鏽水煎服,二劑氣爽神清,身涼脈靜。繼以人參大補丸,日進二服,以培胃中元氣,月餘全愈。
白話文:
虛損
這類症狀最常見,為什麼只採用溫補的案例呢?
薛立齋治療大尹俞君的妻子,產後發熱,尤以午後更甚,吐血、便血,還伴有盜汗、頻尿、胸脅脹痛、腹脹不適等症狀,這些都是臟腑虛損造成的。治療應該以補益根本為佳。俞君自恃醫術,用了瀉火的藥物,又加用瀉下的藥物,結果導致腸鳴、嘔吐、腹痛、腳冷,才相信薛立齋的診斷。診其脈象,時而浮大有力,時而沉細無力,時而幾乎摸不到脈搏(大虛的脈象往往如此)。面色時而青黃,時而赤白,這是虛寒假熱的表現。
雖然時值仲夏,但應該根據症狀用藥,先用六君子湯加炮薑、肉桂,服用幾劑後,胃氣漸漸恢復,諸症也漸漸減輕。之後再用十全大補湯,半年後痊癒。
儒者楊敬的妻子,患病症狀與前例相似,但會吐出唾液和痰涎,用溫補化痰的藥物無效,面色黧黑,兩尺脈浮大,按之則細弱。這是因為命門火衰,不能溫煦脾土,脾土不能滋養其他臟腑而導致疾病,於是用八味丸補益脾土,病就好了。
一位婦女產後血瘀,早上畏寒,晚上發熱,腹部脹痛,但按壓不痛。診斷為氣血俱虛,用八珍湯治療,結果反而發熱煩躁。於是改用當歸補血湯,熱躁漸漸減輕。之後再用八珍湯合麥冬、五味子,氣血逐漸恢復。
一位產婦,早上畏寒,多數時間發熱,或者時冷時熱,久治不愈,用六君子湯和補中益氣湯合用,服用百餘劑後痊癒。
沈堯封治療鄒氏婦女,產後便泄,用參附湯溫補無效。新城吳敬一診斷為虛寒兼下陷,於是用補中益氣湯加熟地黃、茯苓、桂枝、附子,藥到病除。由此可見,方書上說下虛不能升提,並非絕對。
陸氏婦女產後發疹,疹子細小成粒狀,疏密適中,用荊芥、蟬蛻、白蘞等藥,一劑藥後頭面都出汗了。一天後,病情有所好轉,但突然腹瀉數次,感覺精神不安。詢問其感受,說感覺發熱口渴,說話像抖出來一樣,脈象虛細數,每分鐘七次。沈師金大文診斷為陽氣脫陷,屬於少陰症。於是用生附子三錢,水洗略浸,切片焙乾,水炒至米色,炮乾薑八分,炒甘草一錢,炒白芍一錢五分,水煎後沖入童尿一匙羹,再加青魚膽汁四小茶匙(因無豬膽,故以此代替),服藥後即睡,醒來後熱渴都消失了。
之後繼續服用黃耆建中湯加丹參、蘇木,兩劑後痊癒。
產後惡露不行,餘血滲入大腸,導致便泄不止,甚至排出青黑色物質,的奇散效用很好。將荊芥粗大的莖稈四五穗放在碗中用火燒成灰(不可沾染油煙),加入少許麝香,研磨均勻,用沸水一兩沖服。此藥雖然簡單,卻能治癒大病,不可輕忽。此外,《千金方》中的膠蠟湯,治療產後泄瀉也很好,用黃蠟兩個棋子大小,阿膠二錢,當歸二錢半,黃連三錢,黃柏一錢,陳米半升煎湯服用。
裴兆期治療一位婦女,產後發熱不止,汗多神志錯亂,六脈洪大而虛弱,六天六夜都不能閉眼,一閉眼就感覺飄飄忽忽像在雲端,用人參、黃耆、當歸、白朮、丹皮、童尿和炒黑乾薑等藥物治療無效,反而頭暈耳鳴、噁心嘈雜,想吐卻吐不出來。裴兆期轉念一想,這不是氣血大虧,而是痰涎壅盛。於是改用半夏三錢,天麻二錢,茯苓、橘紅、白蔻仁、厚朴、黃連、枳實各一錢,竹茹三錢,用鐵鏽水煎服,兩劑後氣順神清,身體涼爽,脈象平和。之後再服用人參大補丸,每日服用兩次,以補益胃中元氣,一個多月後痊癒。
產後虛弱,可用豆腐漿一碗,打入一個雞蛋,再加豆腐皮一張,龍眼肉十四枚,白砂糖一兩,一起煮沸,五更空腹服用。產後身體調養不好,往往會導致勞損,貧困人家沒有錢買藥,富貴人家又常常因藥物錯誤而加重病情,此方平和緩和,補血滋陰,貧富皆宜,確實是妙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