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之琇

《續名醫類案》~ 卷二十五·產後 (1)

回本書目錄

卷二十五·產後 (1)

1. 浮腫

薛立齋治一產婦,飲食少思,服消導之劑,四肢浮腫。薛謂中氣不足,朝用補中益氣湯,夕用六君子湯而愈。後因怒腹脹,誤服沉香化氣丸,吐瀉不止,飲食不進,小便不利,肚腹四肢浮腫,用《金匱》加減腎氣丸而愈。

一產婦泄瀉,四肢面目浮腫,喘促惡寒,此脾氣虛寒,用六君子加姜而泄瀉愈。又用補中益氣而脾胃健。

杜壬治一婦,產後,忽患浮腫,眾作水氣治不效。曰:水氣必咳嗽,小便不利,今便利而不作嗽,獨手足寒,乃血臟虛寒,氣塞不通,故生浮腫也。治宜益和血氣,後服丹皮散愈。

張子和治曹典史妻,產後,憂恚抱氣,渾身腫,繞陰器皆腫,(肝經所絡。)大小便如常,其脈浮而大,此風水腫也。先以齏水潦其痰,以火助之發汗。次以舟車丸、浚川散瀉數行。後四五日,方用苦劑湧訖,用舟車丸、通經散行十餘行。又六日,舟車、浚川復下之。末後用水煮桃紅丸四十餘丸,不一月如故。

前後湧者二,瀉凡四,約百餘行。當時議者以為倒布袋法耳,病再來則必死,不知此乃《內經》治郁之玄旨,但愈後慎房室等事。況風水不同水,無復來之理。

白話文:

浮腫

薛立齋治療一位產婦,飲食減少、思慮不多,服用瀉下藥物後,四肢浮腫。薛立齋認為是中氣不足,早上服用補中益氣湯,晚上服用六君子湯,於是痊癒。後來因為生氣導致腹脹,錯誤服用沉香化氣丸,結果嘔吐腹瀉不止,飲食不進,小便不利,腹部和四肢浮腫,服用《金匱要略》中加減腎氣丸後痊癒。

一位產婦出現腹瀉,四肢和臉部浮腫,呼吸急促、畏寒,這是脾氣虛寒,服用加入生薑的六君子湯,腹瀉痊癒。之後再服用補中益氣湯,脾胃就恢復健康了。

杜壬治療一位產後婦女,突然患上浮腫,其他人用治療水腫的方法治療無效。杜壬說:水腫通常會伴隨咳嗽和小便不利,而這位婦女小便通暢且沒有咳嗽,只是手腳冰冷,這是由於血虛寒凝,氣血運行不通暢,所以才會浮腫。治療應該以滋補和調和氣血為主,後來服用丹皮散痊癒。

張子和治療曹典史的妻子,產後憂鬱憤怒,導致全身腫脹,連陰部都腫了(肝經循行部位)。大小便正常,脈象浮大,這是風水腫。先用鹽水引導痰液排出,用火幫助發汗。然後用舟車丸、浚川散瀉下幾次。四五天后,再用苦寒藥物攻下,之後再用舟車丸、通經散瀉下十幾次。又過了六天,再次服用舟車丸、浚川散瀉下。最後用水煮桃紅丸四十多丸服用。不到一個月就恢復如初。

前後攻下兩次,瀉下共四次,大約一百多次。當時有人認為這是像倒布袋一樣的治療方法,認為病再來就會死,卻不知道這是《內經》治療鬱證的精妙之處,只是痊癒後要謹慎房事等。況且風水腫和水腫不同,不會再次復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