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之琇

《續名醫類案》~ 卷三 (1)

回本書目錄

卷三 (1)

1.

薛立齋治一產婦,勤於女工,忽仆地牙關緊急,痰喘氣粗,四肢不遂。此氣血弱虛而發痙,朝用補中益氣湯加茯苓、半夏,夕用八珍湯加半夏,各二十餘劑不應。此氣血之未復,藥之未及也,仍用前二湯,又二十五劑尋愈。(雄按:藥不精切,故不能收捷效。)

一婦產後,惡寒發熱,他醫治以小柴胡,致汗出譫語,煩熱作渴,四肢抽搐。用十全大補湯益甚。其脈洪大,重按則無,此藥力未及也,遂加附子,服四劑愈。

一產婦筋攣臂軟,肌肉掣動,此氣血俱虛而自熱也,用十全大補湯而安。

一產婦因勞,兩臂不能屈,服蘇合香丸,肢體軟痿,汗出如水。薛謂前藥辛香,耗散真氣,腠理虛而津液妄泄也。先用十全大補湯加五味子,補實腠理,收斂真氣,汗頓止。又佐以四君子調補元氣,漸愈。用逍遙散、大補湯,調理而痊。

一產婦先胸脅乳內脹痛,後因怒,口噤吐痰,臂不能伸,小便自遺,左三部脈弦,此肝經血虛,而風火所致,不能養肝。先用加味逍遙散治之,臂能屈伸。又以補肝散、六味丸,而諸症悉愈。

一產婦患兒枕腹痛,或用驅逐之劑,昏憒口噤,手足發搐,此血氣虛極之變症也。用八珍湯加炮姜二錢,四劑未應。又以十全大補湯加炮姜一錢,二劑而蘇。

沈堯封云:丁丑三月,練塘金虞第四媳,產後變症。先是於上年十月生產甚健,至十二月初旬,面上浮腫,驅風不應。加麻黃三帖,通身脹腫,小便不利。更用五皮雜治,反加臍凸。更用玉桂、五苓,小便略通,脹亦稍減。續用桂附八味,其腫漸消,惟右手足不減。忽一日,口眼歪斜,右手足不舉,舌不能言,因作血虛治,變為俯不得仰。

數日後,吐黑血盈盂,吐後俯仰自如。旬余,復不得仰,又吐黑血而定,投以消瘀,忽然口閉目開如脫狀。其母一夜煎人參三錢灌之得醒,醒來索飯,吃一小碗。近日又厥,灌人參不醒,已三晝夜矣。余遂往診,右手無脈,因腫極不以為怪,左脈浮取亦無,重按則如循刀刃。

余曰:此是實症,停參可治。遂用膽星、半夏、石菖蒲、橘紅、天蠶、地龍、紫草,水煎,入竹瀝、薑汁,一劑知,再劑手足能舉,十三劑能出外房診脈,諸病悉退。惟舌音未清,仍用前方而愈。金問奇病之源,余曰:人身臟腑接壤,懷胎後,腹中遂增一物,臟腑之機括,為之不靈,五液聚為痰飲,故胎前病痰滯居半,《千金》半夏茯苓湯,所以神也。至產時,痰涎與惡血齊出,方得無病。

若血下而痰飲不下,則諸病叢生,故產後理血不應,六神湯為要藥。此證初起,不過痰飲阻滯氣道作腫,血本無病,用五苓、腎氣腫減者,痰滯氣道,得熱暫開故也。久投不已,血分過熱,致吐血兩次。至若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舌絡不靈,俱是痰滯經絡之證,即厥亦是痰迷所致,並非虛脫,故消痰通絡,病自漸愈,何奇之有?

白話文:

薛立齋治療一位產後婦女,因操勞過度,突然倒地,牙關緊閉,痰多喘息,四肢麻痺。這是氣血虛弱導致的痙攣,先用補中益氣湯加茯苓、半夏,晚上用八珍湯加半夏,服用二十多劑沒有效果。這是因為氣血尚未恢復,藥力還未到達病灶,於是繼續服用這兩種湯劑,又服用了二十五劑才痊癒。(註:藥物配伍不精確,所以見效慢。)

一位產婦產後惡寒發熱,其他醫生用小柴胡湯治療,導致她出汗、神志不清、煩躁口渴、四肢抽搐。用十全大補湯反而加重病情。她的脈象洪大,重按則無,說明藥力不足,於是加用附子,服四劑痊癒。

一位產婦筋攣、手臂無力、肌肉抽動,這是氣血俱虛又兼有內熱,用十全大補湯後就好了。

一位產婦因勞累,兩臂不能彎曲,服用蘇合香丸後,肢體軟弱無力,汗出如水。薛氏認為之前的藥物辛香耗散了真氣,導致肌膚腠理虛弱,津液外泄。於是先用十全大補湯加五味子,以補益腠理,收斂真氣,汗立止。又輔以四君子湯調補元氣,逐漸痊癒。最後用逍遙散、大補湯調理而痊癒。

一位產婦先有胸脅乳房脹痛,之後因發怒,口噤、吐痰、手臂不能伸直、小便失禁,左三部脈弦,這是肝經血虛,風火所致,不能滋養肝臟。先用加味逍遙散治療,手臂可以彎曲伸直了。又用補肝散、六味丸,諸症全部痊癒。

一位產婦患兒枕和腹部疼痛,服用驅逐藥物後,神志不清、口噤、手足抽搐,這是氣血虛極的變證。用八珍湯加炮姜二錢,服四劑沒有效果。又用十全大補湯加炮姜一錢,服兩劑後病情好轉。

沈堯封說:丁丑年三月,練塘金虞家的第四媳婦,產後出現變症。之前在十月生產時很健康,到十二月上旬,面部浮腫,驅風藥無效。加用麻黃三帖,全身浮腫,小便不利。又用五皮藥物治療,反而臍部更加突出。又用玉桂、五苓散,小便略通,浮腫略減。繼續用桂附八味丸,浮腫漸消,唯右手足腫脹未消。有一天,突然口眼歪斜,右手足抬不起來,舌頭不能說話,因為是血虛,用血虛的治療方法,反而導致她不能仰臥。

幾天後,吐出滿盂的黑血,吐血後就能仰臥了。十多天後,又不能仰臥,再次吐黑血才停止,用消瘀藥物治療,突然口閉眼睜,像要死一樣。她母親一夜煎了三錢人參灌給她喝,她才醒過來,醒來後要吃飯,吃了一小碗。最近又昏厥,灌人參也不醒,已經三天三夜了。我去診治,右手摸不到脈,因為腫脹厲害,所以不以為怪,左脈浮取也摸不到,重按則像摸到刀刃一樣。

我說:這是實證,停用人參可以治療。於是用膽星、半夏、石菖蒲、橘紅、天蠶、地龍、紫草水煎,加入竹瀝、薑汁,一劑見效,兩劑手足能抬起來,十三劑就能出門診脈,諸病都退了。只有舌音不清,繼續服用之前的藥方而痊癒。金氏問病因,我說:人體臟腑相連,懷孕後,腹中增加一個東西,臟腑的機括功能失常,五液聚積成痰飲,所以孕期就已有痰飲停滯,《千金要方》中的半夏茯苓湯,所以很靈驗。等到生產時,痰涎和惡血一起排出,才能沒有疾病。

如果惡血排出而痰飲未出,就會百病叢生,所以產後理血很重要,六神湯是很重要的藥物。這個病例初期,不過是痰飲阻滯氣道導致腫脹,血液沒有疾病,用五苓散、腎氣丸腫脹減輕,是因為痰飲阻滯氣道,遇熱暫時暢通而已。長期服用,血分過熱,導致吐血兩次。至於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舌絡不靈,都是痰飲阻滯經絡的表現,即使昏厥也是痰迷心竅造成的,並不是虛脫,所以消痰通絡,疾病自然會逐漸痊癒,有什麼奇怪的呢?

又說:震澤有一位產婦,產後十多天,請我老師金大文診治,我陪同前往。產後不久,症狀像虛脫,服用溫補藥幾劑,最近出現奇怪的症狀,左邊冷,右邊熱,全身四肢都是這樣,前後中都分開,冷的地方像水一樣,熱的地方像炭火一樣,鼻子也是這樣,舌頭顏色左白右黑。老師問:這是什麼病?用什麼藥方治療?我說:書上沒有記載,不知道用什麼藥方。

老師說:奇症應該從沒有記載的書中尋找。經書上說:左右是陰陽的通道;陰陽是水火的徵兆。敗血阻礙陰陽升降的通道,不能循環,陽盛的地方自熱,陰盛的地方自冷,所以一邊熱一邊冷。用澤蘭、山楂肉、劉寄奴、蘇木、桃仁、琥珀等藥,兩劑藥病情減輕一半。繼續服用無效,於是又請其他醫生治療,最終沒有治好。現在想想,這個病例不僅血瘀,肯定也兼有痰飲阻滯。

我老師已經認識到陰陽升降通道被阻礙,已經識別出病因,但是跳不出消瘀的圈子。如果通瘀無效,應該再加化痰藥物,或許像前面金氏婦女一樣能治癒,也不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