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之琇
《續名醫類案》~ 卷三 (2)
卷三 (2)
1. 痙
又曰:震澤一婦,產後十餘日,延我師金大文診視,余從焉。接述新產時,症似虛脫,服溫補藥數劑,近日變一怪證,左邊冷,右邊熱,一身四肢盡然,前後中分,冷則如水,熱則如炭,鼻亦如之,舌色左白右黑。師問曰:此是何症?用何方治?余曰,書未曾載,不知應用何方。
師曰:奇證當於無方之書求之。經云:左右者,陰陽之道路也;陰陽者,水火之徵兆也。敗血阻住陰陽升降道路,不能旋轉,陽盛處自熱,陰盛處自冷,所以偏熱偏寒。用澤蘭、山楂肉、劉寄奴、蘇木、桃仁、琥珀等藥,兩劑病減半。繼服不應,遂更醫雜,以致不起。由今思之,此證不但血阻,必兼痰滯。
我師見及阻住陰陽升降道路,已經識出病源,但跳不出消瘀圈子耳。倘通瘀不應,即兼化痰,或者如前案金婦得起,未可知也。
白話文:
一位婦女生產後十多天,出現怪病。一開始症狀像虛脫,吃了溫補藥後,病情卻變了,身體左側冰冷,右側發熱,左右分明,冷處像冰水,熱處像炭火,鼻子也是如此,舌頭左側發白,右側發黑。一位資深醫生診斷說這是陰陽失調,血瘀導致氣血運行受阻,造成一邊冷一邊熱的現象。於是用澤蘭、山楂肉、劉寄奴、蘇木、桃仁、琥珀等藥物治療,兩劑藥後病情減輕一半。但後續治療效果不佳,換了其他醫生治療,最終還是去世了。事後反思,認為當時不只是血瘀,很可能還伴有痰阻。資深醫生雖然診斷出是氣血運行受阻,但只著重於活血化瘀,沒有考慮到痰阻的因素,如果當時能同時化痰,或許能治癒。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