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之琇

《續名醫類案》~ 卷二十五·產後 (2)

回本書目錄

卷二十五·產後 (2)

1. 孕產痘

朱曰:必三四劑,胎始無恙。主人懈,越三日血又來,腹又脹,而胎墮矣,母痘則安全無恙。可見藥力之多少,所繫不小也。

一少婦孕三月而痘,醫見面部稀少,而口許輕。朱視之,標雖少,而血氣尚混,頂不見起水珠,視舌則又紫赤色。曰:此痘必添,難保無虞。主人與醫皆不解。朱曰:舌乃心苗,胎絡上系手少陰,舌紫黑,則血分有毒,安得不墮?果三四日,痘添而布滿,六日血來而胎墮矣,急以黃芩、白芍、朮、阿膠等藥養血。

痘微長,稍有漿色,畢竟血氣受虧,雖服補血劑,四肢胸背尚起水泡,又急以補脾滲濕藥,山藥、榴皮、薏苡等進三五劑,至十四五日,方長膿水而收功。可見孕婦之痘,稍有疑難,極難保胎不墮,慎之。

白話文:

孕產痘

朱醫生說:必須服用三四劑藥,胎兒才能平安無事。但主人家疏忽了,三天後又來月經,肚子又脹,結果胎兒流掉了,產婦身上的痘疹卻安然無恙。由此可見藥物療效的多少,關係重大。

一位少婦懷孕三月長了痘疹,醫生看到她臉上的痘疹稀少,症狀也較輕微。朱醫生診斷後認為,雖然痘疹不多,但血氣混濁,額頭上看不到水泡,舌頭卻紫紅。他說:這痘疹必定會加重,很難保證母子平安。主人和醫生都不明白。朱醫生說:舌頭是心的苗頭,胎兒與手少陰經脈相連,舌頭紫黑,說明血分有毒,怎麼能保住胎兒呢?果然三四天後,痘疹增多並遍佈全身,六天後來月經,胎兒流產了,於是緊急用黃芩、白芍、蒼朮、阿膠等藥物來養血。

痘疹長得不多,略有漿液,畢竟血氣受損,雖然服用補血藥物,四肢、胸背仍然起水泡,又緊急用補脾滲濕的藥物,例如山藥、石榴皮、薏苡仁等,服用三五劑,到十四五天才長出膿水並痊癒。由此可見,孕婦長痘,稍有疑難,都很難保住胎兒,必須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