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名醫類案》~ 卷二十五·產後 (1)
卷二十五·產後 (1)
1. 孕產痘
徐仲光曰:一孕婦,正痘養漿時墜胎,血去多,昏憒,乃伏陷而死。
一孕婦,症同前,以黃耆二兩五錢,人參、當歸各一兩,阿膠五錢,甘草、艾、黑姜各三錢,附子一錢,治之而愈。
一孕婦,漿期正產,痘順,以保元湯加川芎、當歸、荊芥、山楂、益母草而愈。
一孕婦,痘漿足,不易痂,面赤晡熱,此脾虛血少也,以安胎飲加參而愈。
一孕婦,痘勻朗灰白,熱甚墜胎,昏憒冷嘔,此胃氣虛寒也,以保元湯加炮薑、白朮、肉桂而愈。
一產婦,痘不易透,疲倦,血去不止,此氣血兩虧也,治以芎、歸、參、薑、益母、升麻,血止痘起。又以補中益氣而愈。
一孕婦出痘,以安胎飲調理而愈。又有胎痛甚者,以砂仁炒黑,研末酒下一錢即愈。
一產婦出痘,漿不足,灰白,身熱肢冷,寒戰咬牙,煩躁溏泄,此脾胃虛也,以異功散治之而愈。亦有去血不止,藥不效者,倒靨而死。
一婦產後,痘順痰盛,清解之益甚,此陰虛不能制陽也,以六味地黃丸料加當歸、麥冬而愈。
一婦痘甫愈,而強以房事,疤變色,成勞而死。
一產婦痘不易發,煩躁譫狂,此毒重壅遏,以芎、歸、連、紫、升、蒡、甘、芍、蟬蛻,治之而愈。
萬密齋治程氏女,年二十,出痘,時娠五月矣。診其脈,男胎也,惟以清熱解毒,和中安胎為主。用黃芩、白朮為君,人參、生甘草、當歸、生地、白芍、紫蘇為佐,自初出至成漿,無他苦。乃聞家中被盜,遄歸,醫與藥一服,胎墮,果男也。再延診,痘變灰白平塌,成倒陷矣,乃里虛故也。
詢所用方,乃獨聖散。曰:山甲、麝香皆墮胎藥,胎虛,氣血益虛,瘡毒內陷,不可為矣。三日卒。
朱應我治一趙姓宦家孕婦,二十五歲,胎已五月。忽痘,朱視之,點尚未盛。至四五日,背上痘如蛇皮,略無空地,乳以下至小腹,亦如蛇皮,其翁與夫,皆決不治。朱細察之,正額面部並頸至胸堂,皆粒粒圓綻,紅白分明,啟手臂腳腿視之,喜其如面與身,許以可治。至七八日,忽牙憂不已,神昏不知人事,但被其羞,余皆赤露,每日任其飲水一小桶,如黃連解毒湯,浩飲亦不計其數。
時屆五月天氣,譫妄不安,朱令以土填地板上,鋪席在土上置之臥,而兩邊仍以桶盛水,逼之以涼氣,夜則舁之於床。如此調理,至十八日而愈。此症治至九日,覺漿滯不行,知用涼劑多,更以獨味麻黃一兩加入,其漿倏至。妙哉此法,屢用而屢奏神功者也。十八日別,囑其夫曰:欲保胎,當服養氣血藥數劑。
不信,後四十餘日,胎墮,婦亦無恙。遇此等症,後補斷不可少也。
一汪姓孕婦,方三月而痘。朱至,已四日,不知他醫所用何藥。主人問曰:婦人何為來桃紅血水?朱以主人堅信他醫,默言不對。越一日,血餅大至,主人始忙,急叩朱,朱以痘點細而朗,可以收功,與以安胎散,用阿膠珠三錢,黃芩三錢,砂仁、白朮、歸身、芍藥等藥,又因腹脹,加木香三分,以行滯氣,一服而血止胎安。主人嘆以為神。
白話文:
孕產痘
徐仲光記載:一位孕婦在痘疹養漿期流產,出血量多,昏迷不醒,最終因氣血衰竭而死。
另一位孕婦,症狀相同,用黃耆、人參、當歸、阿膠、甘草、艾葉、黑薑、附子等藥物治療後痊癒。
一位孕婦在痘疹成熟期順利生產,痘疹也順利發展,服用保元湯並加入川芎、當歸、荊芥、山楂、益母草後痊癒。
一位孕婦痘疹漿液充足,但結痂困難,面部發紅,午後發熱,這是脾虛血少所致,服用安胎飲並加人參後痊癒。
一位孕婦痘疹顏色勻稱,呈灰白色,但發熱嚴重導致流產,昏迷、嘔吐、畏寒,這是胃氣虛寒所致,服用保元湯並加入炮薑、白朮、肉桂後痊癒。
一位產婦痘疹不易透發,疲倦乏力,出血不止,這是氣血兩虛所致,用川芎、當歸、人參、生薑、益母草、升麻治療,出血停止,痘疹也開始發出。之後服用補中益氣湯痊癒。
一位孕婦長痘,服用安胎飲調理後痊癒。另有一位孕婦胎痛嚴重,用砂仁炒黑研末,酒送服一錢後痊癒。
一位產婦長痘,漿液不足,顏色灰白,身熱肢冷,寒戰、磨牙、煩躁、腹瀉,這是脾胃虛弱所致,服用異功散治療後痊癒。也有產婦出血不止,藥物無效,最終死亡。
一位婦女產後,痘疹順利,但痰液較多,清熱化痰後症狀明顯改善,這是陰虛不能制約陽氣所致,服用六味地黃丸加當歸、麥冬後痊癒。
一位婦女痘疹剛痊癒,就過早同房,痘疤變色,最終勞累致死。
一位產婦痘疹不易發出,煩躁、神志不清,這是毒邪壅盛所致,服用川芎、當歸、連翹、紫草、升麻、蒼耳子、甘草、白芍、蟬蛻等藥物治療後痊癒。
萬密齋治療程氏女子,二十歲,懷孕五月長痘。診斷為男胎,治療以清熱解毒,和中安胎為主,用黃芩、白朮為主藥,人參、生甘草、當歸、生地黃、白芍藥、紫蘇為輔藥,從痘疹初發到成熟,病情一直平穩。但因家中被盜,她急匆匆回家,服藥一劑後流產,胎兒確為男胎。再次求診時,痘疹顏色變灰白,凹陷,這是臟腑虛弱所致。她服用獨聖散,其中山甲、麝香都是墮胎藥,因胎氣虛弱,氣血更加虧損,瘡毒內陷,最終三日內死亡。
朱應我治療一位趙姓官員的孕婦,二十五歲,懷孕五月長痘。朱應我觀察到痘疹尚未完全成熟。四五天后,背部痘疹密佈如蛇皮,幾乎沒有空隙,乳房以下到小腹也是如此,其公公和丈夫都決定不治療。朱應我仔細觀察後發現,額頭、臉部、頸部到胸部痘疹顆粒飽滿,紅白分明,查看四肢後,發現痘疹情況與面部和軀幹相似,認為可以治療。七八天后,孕婦牙痛不止,神志昏迷,只知道害羞,其他部位都赤裸裸地暴露在外,每天喝一大桶黃連解毒湯等涼性的水藥,大量的飲水也不計其數。
五月天氣炎熱,孕婦神志不清,朱應我命人在地板上填土,鋪上席子讓她臥床,兩邊放桶盛水,用涼氣逼迫她。晚上再移到床上。如此調理,十八天后痊癒。治療到第九天,發現痘疹漿液滯留,知道是涼劑用得太多,又加入單味麻黃一兩,痘疹漿液很快便順利排出。這種方法十分有效,屢試不爽。十八天後,朱應我告別患者,囑咐其丈夫服用一些補氣血的藥物以保胎。
但其丈夫不信,四十多天後,孕婦流產,但孕婦本人安然無恙。遇到這種情況,產後補養非常重要。
一位汪姓孕婦懷孕三月長痘。朱應我到達時,已經過了四天,不知道其他醫生用了什麼藥。主人問:為什麼婦女會排出桃紅色血水?朱應我因為主人堅信其他醫生,沒有回答。一天後,血塊越來越大,主人才開始著急,急忙求助朱應我。朱應我看到痘疹細小而明亮,認為可以控制病情,給予安胎散,藥物包括阿膠珠、黃芩、砂仁、白朮、當歸尾、白芍藥等,因為腹脹,又加入木香,以行氣消脹。一劑藥後,出血停止,胎兒安穩。主人稱奇。
朱應我說:必須服用三四劑,胎兒才能安穩。但主人懈怠,三天後又出血,腹脹,最終流產,但產婦痘疹卻安全痊癒。這說明藥力的多少,關係重大。
一位年輕婦女懷孕三月長痘,醫生看到面部痘疹稀少,就輕率地許諾能治好。朱應我觀察到,雖然痘疹稀少,但氣血尚混濁,頭頂沒有出現水泡,舌頭紫赤。朱應我說:這痘疹一定會加重,很難保住胎兒。主人和醫生都不理解。朱應我說:舌頭是心臟的苗頭,胎兒與手少陰經脈相連,舌頭紫黑,說明血分有毒邪,怎麼可能不流產?果然三四天後,痘疹增多並遍佈全身,六天後流產。急忙用黃芩、白芍、白朮、阿膠等藥物養血。
痘疹稍微長大,出現漿液,畢竟氣血虧損,即使服用補血藥物,四肢、胸背仍起水泡,又急忙服用補脾滲濕藥物,山藥、石榴皮、薏苡仁等,服用三五劑,十四五天后,膿液排出,痘疹痊癒。可見孕婦長痘,稍有疑難,極難保住胎兒不流產,應當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