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之琇

《續名醫類案》~ 卷二十五·產後 (6)

回本書目錄

卷二十五·產後 (6)

1. 血虛

馬元儀治陸氏婦,產未一月,因起居微觸,便血三日,遂徹夜不寐,此新產去血過多,虛而益虛也。凡有所觸,必傷其肝,肝傷而血溢,則氣亦不守矣。氣虛血弱,心神無養,故目為之不瞑。又與歸脾大劑,用參至一兩,加鹿茸三錢,兩月而愈。(論是,而方未盡協。)

魏玉橫曰:許竹溪室人,產後數日,發熱自汗,面赤頭痛,惡食不眠,惡露雖極少而淡,腹時脹痛,脈則洪大而數。曰:此血虛也,腹脹面赤,其勢欲崩,宜峻補。或問故,曰:面赤者,陽上越也;腹脹者,陰下陷也。陽上飛則陰下走,勢所必然。以熟地一兩,杞子、棗仁各五錢,一劑。

次日,小腹之右,忽有一塊,如槃且硬,按之痛甚,於是疑為瘀而誤補,欲更張。幸病人素服予藥,姑再延診。曰:其塊驟起,即大如槃,雖瘀滯亦無如是之甚也,此正肝脾失血,燥而怒張,得補猶然,否則厥而崩矣。今脈大漸斂,面赤漸退,非藥之誤,乃藥之輕也。令前方加倍,再入炒白芍五錢,炙甘草一錢,一服,塊漸平,再服,塊如失。

前方減半,數劑,諸症全安。此症若作瘀治,斷無幸矣。

白話文:

血虛

馬元儀治療一位姓陸的婦女,生產未滿一個月,因為稍微活動便出血三天,於是徹夜難眠。這是產後失血過多,本已虛弱,更加虛弱。凡事有所觸動,必定傷及肝臟,肝臟受損而血液外溢,則氣血也不能保持正常。氣虛血弱,心神得不到滋養,所以眼睛無法閉合。於是給她服用歸脾湯大劑量,人參用量到了一兩,再加鹿茸三錢,兩個月後痊癒。(論述正確,但處方並不完全符合。)

魏玉橫說:許竹溪的妻子,產後幾天,發熱盜汗,臉紅頭痛,食慾不振失眠,惡露雖然很少而且顏色淡,腹部時常脹痛,脈象洪大而數。他說:這是血虛,腹部脹痛、臉紅,情況危急,快要崩潰了,應該大力進補。有人問原因,他說:臉紅是陽氣上逆;腹部脹痛是陰氣下陷。陽氣上逆則陰氣下陷,這是必然的趨勢。於是用熟地一兩,枸杞子、棗仁各五錢,一劑。

第二天,右下腹突然出現一個硬塊,像盤子一樣大而且堅硬,按壓時非常疼痛,於是懷疑是瘀血而誤以為應該改用活血化瘀的藥方。幸好病人平時服用我的藥物,於是再延遲診治。他說:這個硬塊突然出現,而且像盤子一樣大,即使是瘀血也不至於如此嚴重,這是肝脾失血,導致乾燥而腫脹,即使進補也是正常的,否則就會厥倒而崩潰。現在脈象洪大漸漸收斂,臉色紅潤也漸漸消退,這不是藥物用錯了,而是藥力太輕。命令將之前的藥方加倍,再加入炒白芍五錢,炙甘草一錢,服用一劑,硬塊漸漸平復,再服用一劑,硬塊就消失了。

將之前的藥方減半,服用幾劑,所有症狀都痊癒了。這種病症如果當作瘀血治療,肯定沒有好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