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之琇

《續名醫類案》~ 卷二十五·產後 (4)

回本書目錄

卷二十五·產後 (4)

1. 血迷

張子和治一婦,產後第六日,血迷,用涼膈散二兩,四物湯三兩,朴硝一兩,都作一服,大下紫黑水,其人至今肥健。(即末句推之,則其人素常肥健可知,故可用如此藥。)

柴嶼青治侍御李符千大令媳,半產,大汗發暈,昏不知人。(即血迷也。)他醫立方,俱不敢服,符千乃徒步邀視,先令其以韭葉斤許搗爛,用好醋炒之,乘熱熏鼻。少蘇,用清魂散,加童便黃酒服之,調理旬日而安。

薛立齋治一婦,因產後飲酒,惡露甚多,患血暈,口出酒氣,此血得酒熱而妄行,虛而作暈也。以佛手散加煨乾葛二錢,二劑而痊。酒性慓悍,入月及產後不宜飲,恐致前症。產室人眾,氣熱喧嚷,亦致此症。(雄按:此證宜清血導下,芎、歸宜慎,葛根雖解酒,亦嫌升散,一劑而痊,殊難盡信。)

梅師治產後余血不盡,上衝,心胸悶,腹痛,以藕汁二升飲之,愈。

薛立齋治一產婦,患惡露上攻,昏憒口噤,冷汗不止,手足厥逆,用六君子加附子一錢,以回其陽,二劑頓蘇。又以十全大補湯,養其氣血而安。

一產婦患前症,手不敢近腹,用失笑散一服,下瘀血而愈。次日,腹痛下利,用十全大補而安。

一產婦患前症,用大黃等藥,其血雖下,復患頭痛,發熱惡寒。次日昏憒,自以兩手堅護其腹,不得診脈。視其面色青白,此脾虛寒而痛也。用六君子加薑、桂而痛止,又用八珍加薑、桂,調理而安。

王執中曰:產後血暈,寒熱往來,或血搶心,惡疾也。予閱《食物本草》,見有用鹿角燒為末,酒調服,日夜數服驗者。偶家有婦人患此,令服此,神效。因教他人婦服,皆驗。但以產後未可飲酒,以童子小便調服耳。忌服利藥。(《資生經》。)

沈堯封曰:產後去血過多,眩暈昏冒者,宜重用阿膠,水化略加童便服之。血去不多者,宜奪命散,沒藥去油二錢,血竭一錢,共研末,分兩服,糖酒調下一錢。某姓婦,產後發暈,兩日不醒,產後惡露甚少,暈時惡露已斷,其夫向鄰家討琥珀散一服,約重二錢許,酒調灌下即醒。其藥之色與香,俱似沒藥,大約即是此方也。

呂姓婦分娩次日,患血暈,略醒一刻,又目閉頭傾,一日數十發,其惡露產時不少,今亦不斷。脈大,左關弦硬,用酒化阿膠一兩,沖童便服。是夜暈少減,而頭汗少出,腹痛有形,寒戰如瘧,戰已發熱更甚,投沒藥血竭奪命散二錢,酒調服,寒熱腹痛發暈頓除。惟通身汗出,此氣血已通,而現虛象也。

用黃耆五錢,炒歸身二錢,甘草一錢,炒棗仁三錢,炒小麥五錢,大棗三個,煎服,汗止而安。

雄按:惡露雖少,而胸腹無苦者,不可亂投破瘀之藥。今秋,周鶴亭室,新產眩暈,自汗懶言,目不能開,脈虛弦浮大,詢其惡露雖無,而脘腹無患,投以牡蠣、石英、鱉甲、琥珀、丹參、甘草、紅棗、小麥之劑,覆杯即減,數日霍然。此蓋血虛有素,即娩則榮陰下奪,陽氣不潛。設泥新產瘀沖之常例,而不細參脈證,則殺人之事矣。

白話文:

血迷

張子和治療一位產後六天的婦女,患有血迷症,便用涼膈散二兩、四物湯三兩、朴硝一兩,一起服用。服藥後排出大量紫黑色的污血,病人從此身體健康肥胖。(由此可推測,這位婦女原本就體格健壯,所以才能使用如此峻猛的藥物。)

柴嶼青治療侍御李符千大令的媳婦,生產過程中出現大量汗水、頭暈、昏迷不醒的症狀。(這也是血迷症。)其他醫生開的藥方,她都不敢服用,李符千便親自步行去請柴嶼青診治。柴嶼青先讓她用約一斤的韭菜搗爛,用好醋炒熱後,趁熱熏鼻子。稍稍清醒後,再用清魂散,加入童子尿和黃酒服用,調理十天左右便痊癒了。

薛立齋治療一位產後飲酒的婦女,惡露過多,出現血暈,口中還聞得到酒味。這是因為酒性溫熱,導致血液妄行,體虛而引起暈厥。薛立齋用佛手散加入煨乾葛根二錢,服用兩劑就痊癒了。酒性辛辣,月經期和產後都不宜飲酒,以免造成上述症狀。產房人多氣熱喧鬧,也會導致這種症狀。(雄按:這種症狀應該清血導下,川芎、當歸宜慎用,葛根雖然能解酒,但也略嫌升散,一劑就痊癒,實在難以盡信。)

梅師治療一位產後餘血未盡,血液上衝,導致心胸悶痛、腹痛的婦女,讓她喝下兩升藕汁,就痊癒了。

薛立齋治療一位產後惡露上衝,昏迷不醒、口不能言、冷汗不止、手腳厥逆的婦女,用六君子湯加附子一錢,回陽救逆,服用兩劑就清醒過來。之後再用十全大補湯,調養氣血,使其恢復健康。

一位產婦患有上述症狀,不敢用手觸摸腹部,服用失笑散一劑,排出瘀血而痊癒。第二天,腹部疼痛腹瀉,服用十全大補湯後恢復正常。

一位產婦患有上述症狀,服用大黃等瀉下藥物後,雖然排出了污血,但又出現頭痛、發熱惡寒。第二天昏迷不醒,自己用手緊護腹部,無法診脈。觀察其面色青白,這是脾虛寒痛的表現。於是服用六君子湯加薑、桂,疼痛得以緩解;之後又服用八珍湯加薑、桂,調理後痊癒。

王執中說:產後血暈,寒熱往來,或者血液衝擊心臟,都是嚴重的疾病。我閱讀《食物本草》,看到有人用鹿角燒成灰末,用酒調服,一日數次,效果很好。曾經家裡有位婦女患此病,我讓她服用此藥,效果神奇。後來我又教其他人服用,都見效。但是產後不宜飲酒,可用童子尿調服。忌服瀉下藥。(《資生經》)

沈堯封說:產後失血過多,出現眩暈昏迷的,宜大量服用阿膠,用水化開,略加童子尿服用。失血不多者,宜用奪命散,沒藥(去油)二錢,血竭一錢,研磨成粉,分兩次服用,用糖酒調服每次一錢。曾經有一位姓氏不詳的婦女,產後暈厥,兩天不醒,產後惡露很少,暈厥時惡露已經停止,她丈夫向鄰居討來琥珀散一劑,約重二錢,用酒調服後立即清醒。此藥的顏色和氣味都像沒藥,大概就是這個方子。

呂姓婦女生產後第二天,患血暈,稍微清醒一會兒,又閉目頭傾,一天發作數十次,惡露產時不少,現在也沒有停止。脈象洪大,左關脈弦急有力,便用酒化阿膠一兩,用童子尿沖服。當晚暈厥減少,頭部微汗,腹痛明顯,寒戰像瘧疾一樣,寒戰後發熱更甚,便服用沒藥、血竭組成的奪命散二錢,用酒調服,寒熱、腹痛、暈厥頓時消除。只是全身大汗淋漓,這是氣血通暢後的虛象。

於是服用黃耆五錢,炒當歸二錢,甘草一錢,炒棗仁三錢,炒小麥五錢,大棗三個,煎服,汗止而安。

雄按:惡露雖然少,但胸腹沒有疼痛者,不可隨便服用破瘀的藥物。去年秋天,周鶴亭的妻子新產後眩暈,自汗懶言,眼睛睜不開,脈象虛弱弦細浮大,詢問得知雖然沒有惡露,但脘腹也沒有疼痛,於是給她服用牡蠣、石英、鱉甲、琥珀、丹參、甘草、紅棗、小麥的藥劑,服用後立即好轉,幾天後就痊癒了。這大概是血虛素體,生產後血榮陰液下奪,陽氣不能潛藏。如果按照新產瘀血衝擊的常規治療,而不仔細辨別脈證,就會造成殺人的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