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之琇

《續名醫類案》~ 卷二十五·產後 (6)

回本書目錄

卷二十五·產後 (6)

1. 胞衣不下

與焦朮、炮薑、歸、芍、茯神、棗仁等一劑,熱益甚,再劑,遂譫語。更一專科,其說同,其藥仿,又二劑,日夜不眠,昏狂不省人事,時忽高聲歌唱,與傷寒陽明失下無異。再延診,曰:產數日,惡露即停,雖執途人而語之,亦必知為瘀滯。若欲其生,亟進前方可耳。不得已,乃服。

黃昏進藥,至夜分,惡露行。黎明,復下一物,已焦黑,乃胞衣也。蓋產時穩婆只收其一,謂二人同胞,不知其一猶在腹也,遂貽患乃爾。胞衣去,惡血行,其病如失。然予初亦不知其為胞未下也,醫誠難哉。(雄按:攣生之胞,有分有合,穩婆須有識見,庶不貽誤。)

白話文:

產婦胞衣不下,醫生用焦朮、炮薑、歸、芍、茯苓、棗仁等藥材煎成一劑藥給她服用,病情加重,服用第二劑後,產婦開始胡言亂語。換了一位專科醫生,診斷和藥方都差不多,服用兩劑後,產婦日夜不眠,神志不清,甚至時不時大聲唱歌,症狀與傷寒陽明病的脫肛症狀相似。

後來又找了醫生診治,這位醫生說:產後幾天惡露就停止了,即使跟路人講述病情,也能判斷是血瘀所致。如果想要保住產婦性命,必須立即服用之前的藥方。無奈之下,產婦服藥。

傍晚服藥,到半夜,惡露排出。第二天清晨,又排出一個焦黑的物質,正是另一片胞衣。原來生產時,穩婆只取出一片胞衣,以為是雙胞胎,卻不知道還有一片留在子宮裡,因此導致後續的嚴重後果。胞衣排出,惡血流出,產婦的病就好了。其實,一開始我也不知道是胞衣沒有排出,行醫確實不容易啊!(作者註:雙胞胎的胎盤,有的分開,有的連在一起,穩婆必須要有專業知識,才能避免醫療事故。)

2. 隱疾

薛立齋治一產婦,陰脫,便閉下墜,形氣倦甚,用十全大補湯而上。因怒仍脫,重墜,寒熱,小便淋瀝,用補中益氣湯加山梔、龍膽草,一劑,重墜減,而小便利。仍用前湯,去二味,倍加升麻、參、耆而愈。

一產婦陰脫重痛,小便淋漓,此因元氣甚虛,而肝火旺也。用補中益氣湯加山梔、車前子,四劑而肝症悉退。仍用前藥,去二味,加茯苓,小便利。又用十全大補湯,而腫痛墜漸消。

一產婦元氣充實,初產,玉門不閉,腫焮作痛,小便不利。薛謂肝經濕熱壅滯,欲以加味逍遙散加車前子、牛膝治之。不信,乃服十全大補湯,腫痛益甚。仍用前藥,更加澤瀉,一劑而安。

一產婦陰脫腫痛,脈又滑數,欲作膿也。薛用十全大補湯,四劑膿成,又數劑而膿潰。但小便頻數,而患處重墜痛盛,此因元氣虛弱而下陷也,又用補中益氣湯,數劑而安。

一產婦素有肝火,患陰蝕疳瘡內潰,癢痛如蟲行狀,食少熱渴,小水淋瀝,用加味逍遙散、加味歸脾湯兼服,間以蘆薈丸,外以鶴蝨草煎洗而愈。

龔子材治一產婦,陰門痛極不可忍,教用桃仁去皮尖,研如泥,塗之即已。(散其瘀也。)一婦產後,陰戶極癢,令以食鹽一兩塗之即瘳。(去風熱也。)一婦產後,陰腫大,用吳茱萸煎湯洗立愈。(辛以散之也。)

薛立齋治一婦,胞衣不下,努力太過,致子宮脫出如豬肚狀,令用溫湯治之,即以手捺子宮,去其惡露,仰臥徐徐推入而安。

一婦脫肛,用補中益氣加歸脾各百餘劑而愈。後因分娩後復脫,仍以前藥各二百餘劑始愈。(拙哉!)

李時珍治一婦,產後子腸不收,用蓖麻仁搗膏貼其丹田,一夜而上。但用此膏,病愈即宜揭去,其提拔之力最猛也。又用催生下胎,用塗腳底,亦宜即時洗去。

孫文垣治一僕婦,因產難,子宮墜出戶外,半月不收,艱於坐臥。有醫令服補中益氣百帖,需參二斤可愈,乃聽之。孫謂此必產時受寒,血凝滯不能收斂,雖名陰脫,未必盡由氣虛下陷也。觀其善飯、大小便如常,可知矣。授以一法,價廉功省,三五日可愈。用未經水石灰幹一塊,重二三斤者,又以韭菜二三斤煎湯,置盆中,將干灰投入,灰開湯沸,俟沸聲盡,乃濾去灰,乘熱坐盆上,先熏後洗,即以熱韭於患處揉挪。蓋石灰能散寒消瘀,韭菜亦行氣消瘀。

一日洗一次,三日果消軟收入。

按:子宮、子腸有墜下損傷者,有終身不能上如帶綬者,要皆初時治之不得其法耳。

白話文:

隱疾

薛立齋治療一位產婦陰道脫垂,伴隨便秘、下墜感和嚴重疲倦,便使用十全大補湯治療。但因再次發怒,脫垂加重,並伴隨寒熱、小便淋漓,於是改用補中益氣湯加山梔子、龍膽草,一劑藥後,下墜感減輕,小便也順暢了。繼續服用之前的藥方,去除山梔子、龍膽草,加倍劑量的升麻、人參、黃耆,最終痊癒。

另一位產婦陰道脫垂伴隨劇痛和小便淋漓,這是因為元氣虛弱,肝火旺盛所致。薛立齋使用補中益氣湯加山梔子、車前子,四劑藥後肝火症狀全部消退。繼續服用之前的藥方,去除山梔子、車前子,加入茯苓,小便順利。之後再服用十全大補湯,腫痛下墜感逐漸消失。

一位初產婦,元氣充足,但陰道口閉合不全,腫脹疼痛,小便不利。薛立齋認為是肝經濕熱壅滯,想用加味逍遙散加車前子、牛膝治療,但產婦不信,服用了十全大補湯,結果腫痛加劇。於是改用之前的藥方,再加澤瀉,一劑藥就痊癒了。

一位產婦陰道脫垂腫痛,脈象滑數,有化膿的跡象。薛立齋使用十全大補湯,四劑藥後膿液形成,再服用幾劑藥膿液排出。但小便頻數,患處下墜疼痛加劇,這是因為元氣虛弱下陷所致,於是改用補中益氣湯,幾劑藥後痊癒。

一位產婦素有肝火,患有陰道潰瘍,奇癢難忍,痛如蟲行,食慾不振,口渴,小便淋漓,薛立齋使用加味逍遙散、加味歸脾湯同時服用,間隔服用蘆薈丸,並用鶴蝨草煎水清洗患處,最終痊癒。

龔子材治療一位產婦,陰部疼痛難忍,便教她用桃仁去皮尖,研磨成泥狀塗抹患處,疼痛即刻消失(以此散瘀)。一位產後婦女陰部奇癢,龔子材讓她用一兩食鹽塗抹,即刻痊癒(以此去風熱)。另一位產後婦女陰部腫大,龔子材用吳茱萸煎水清洗,立刻痊癒(以此辛散)。

薛立齋治療一位產婦,胎盤不下,用力過猛導致子宮脫出,形狀像豬肚一樣,他讓產婦用溫水清洗,然後用手托起子宮,清除惡露,讓產婦仰臥,慢慢將子宮推回原位。

一位婦女患有脫肛,服用補中益氣湯和歸脾湯各一百多劑痊癒。後來因分娩後再次脫肛,又服用相同藥物各二百多劑才痊癒(真是笨拙!)。

李時珍治療一位產後子宮下垂的婦女,用蓖麻仁搗成膏狀貼在丹田處,一夜後就恢復原位。但使用此膏藥後,病情痊癒應立即揭除,因為它的提拉作用非常強。此膏藥也可催生,塗抹在腳底,也應立即洗掉。

孫文垣治療一位僕婦,因難產導致子宮脫出體外,半個月未能恢復,坐臥都很困難。有醫生建議服用補中益氣湯一百帖,需用二斤人參才能痊癒,僕婦也聽信了。孫文垣認為這是產時受寒,血液凝滯不能收縮,雖然稱為陰脫,未必完全是因為氣虛下陷。觀察到她食慾良好,大小便正常,就可知曉。孫文垣傳授了一個方法,價廉物美,三五天即可痊癒。方法是用未經水浸過的石灰塊,重二三斤,再用二三斤韭菜煎湯,放在盆中,將石灰塊投入,待石灰塊溶解湯沸騰後,將石灰塊濾去,趁熱坐在盆上,先熏後洗,再用熱韭菜在患處揉搓。因為石灰能散寒消瘀,韭菜也能行氣消瘀。每天洗一次,三天後果然消腫軟化,子宮恢復原位。

總結:子宮、子腸下垂損傷,有的終身無法恢復,都是因為初期治療方法不得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