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名醫類案》~ 卷二十四 (1)
卷二十四 (1)
1. 乳痛
孫文垣治程玉吾內人,妊已七月,乳忽紅腫而痛,灑淅惡寒發熱,將成內吹。以大栝蔞四錢為君,當歸尾二錢為臣,甘草節、蒲公英、貝母、連翹各一錢二分為佐,青皮、柴胡各八分,橘葉五片為使,二劑而瘳。此方治驗不可勝數。婦女怒郁,肝經為多,栝蔞、甘草為緩肝之劑,貝母開鬱,連翹、蒲公英解毒,柴胡、青皮調氣,橘葉引經,當歸活血,血活氣調,毒解熱散,而腫痛消釋也。若將成膿,可加白芷。
《醫學綱目》治婦人吹乳皂角散,歌曰:婦人吹乳治如何?皂角燒灰蛤粉和,熱酒一杯調一字,頃間揉散笑呵呵。
白話文:
乳痛
孫文垣醫生治療程玉吾夫人的乳房腫痛,當時她懷孕七個月,乳房突然紅腫疼痛,伴隨寒熱發冷,像是要化膿。他用大栝蔞為主藥,當歸尾為輔藥,甘草、蒲公英、貝母、連翹為佐藥,青皮、柴胡和橘葉為引經藥,用了兩劑藥就痊癒了。這個方子治療效果非常好,不勝枚舉。婦女乳房腫痛多因肝氣鬱結,所以用栝蔞、甘草來疏肝理氣,貝母可以開鬱,連翹、蒲公英清熱解毒,柴胡、青皮理氣調和,橘葉引藥入經,當歸活血化瘀,使氣血調和,毒邪消除,腫痛自然也就消退了。如果快要化膿了,可以加白芷。
《醫學綱目》中記載治療婦女乳腺炎的皂角散,歌訣是:婦女乳房發炎怎麼治?用皂角燒成灰和蛤粉混合,用一杯熱酒調和成糊狀,很快就能揉散,讓人高興笑呵呵。
2. 惡阻
龔子才治劉尚書妾,有孕患惡阻,嘔吐不止,飲食不下,心中煩躁,頭目眩暈。咸以二陳湯、藿香正氣散、保生湯之類,遍投不效。診之,左脈微數,氣口數,此血虛氣盛有火也。若不養血,則火不降,火不降則嘔不止。以茯苓補心湯加薑汁炒黃連、竹茹,二服全愈。
盧不遠治史氏婦,嘔吐之聲,遠聞百步。脈之,左關鼓指,不連於寸,兩尺滑搏,於左獨加,水飲不入唇七日矣。與透肝之劑,斷其必男。藥進而嘔定,月足果產男。是證初寒熱大作,嘔吐不食,人皆以為傷寒。盧以尺中脈搏,知其為妊;其關不連寸者,蓋肝鬱善怒而不能發也。順其性而伸之調之,肝舒氣平,惡自無阻,而嘔自定耳。
馮楚瞻治一婦,妊娠三月而大吐,兩月有餘,藥食俱不能受,六脈沉微已極,竟依脈立方,以人參五錢,炙甘草一錢,炮薑、制附各一錢五分,數劑而愈,胎亦安然。經曰:有故無殞,亦無殞也。
柴嶼青治翁氏家人沈泰女,懷娠三月,患惡阻。醫以感冒治之,方中用半夏二錢,連投二劑,腹痛異常,身熱盜汗,歷有二旬。求診,柴謂半夏乃孕婦所禁,如何可用二錢?無怪乎腹痛之甚也,其胎不墮幸矣。遂與養陰之劑,半月而瘥。並令其八月後服達生散十餘劑,至臨產生理甚順而速,得舉一子。
張路玉治錢氏婦,去秋瘧久大虛,飲食大減,經水不調,季冬略行一度,今春時發寒熱,腹滿不食,服寬腸利水藥不應,擬進破血通經之劑。張診之,其脈左手厥厥動搖,右關與兩尺雖微弦,而重按久按卻滑實流利,惟右寸左關虛濡而數,尋之澀澀少力,此陰中伏陽之象,洵為胎脈無疑。良由中氣虛乏,不能轉運其胎,故作脹耳。
前醫曰:自結縭至今,距十二載,從未受孕,病後元氣大虛,安有懷子之理?張曰:向之不孕,必有其故。今病後餘熱留於血室,因而得孕,亦恆有之理。細推病機,每粥食到口,輒欲作嘔,惟向晚寒熱之際,得熱飲入胃,其寒熱頓減,豈非胃氣虛寒,水精不能四布,留為涎液,汪洋心下乎?俗名惡阻是也。其腹滿便難之虛實,尤當明辨。
《金匱》云:跗陽脈微弦,法當腹滿,不滿必便難,乃虛寒從下上也,當以溫柔藥服之。況大便之後,每加脹急,以裡氣下通,濁陰乘之上擾,與得下暫時寬快回殊。其治雖當以安胎為主,但濁陰之氣,非藉辛溫,不能開導其結。遂疏六君子湯,益入歸、芍以收榮血之散,稍借肉桂為濁陰之嚮導,使母氣得溫中健運之力,胎息無濁陰侵犯之虞。桂不傷胎,龐安常先有明試,余嘗屢驗之矣。
服後寒熱漸止,腹脹漸寬,飲食漸進,胎息亦漸形著。至仲夏,因起居不慎,而胎漏下血,前醫猶認石瘕,欲進破積。喻以左寸動滑,斷屬乾象,與扶脾藥得安,後產一子。
白話文:
惡阻
龔子才治療一位劉尚書的妾室,懷孕後患有惡阻,嘔吐不止,無法進食,心煩意亂,頭暈目眩。試用二陳湯、藿香正氣散、保生湯等藥物,均無效。診脈發現,左脈微弱而數,呼吸急促,這是血虛氣盛夾有火邪的表現。如果不滋養血液,則火邪不能下降,火邪不降則嘔吐不止。於是用茯苓補心湯,加入薑汁炒黃連和竹茹,服用兩劑後痊癒。
盧不遠治療一位史姓婦女,嘔吐聲遠至百步外可聞。診脈發現,左關脈有力,但與寸脈不相連,兩尺脈滑數有力,左脈獨強。患者七天不進水。盧不遠給予疏通肝氣的藥物,斷定必生男孩。藥物服用後嘔吐停止,足月後果然生下男孩。此症狀初期寒熱交作,嘔吐不食,眾人皆以為是傷寒。盧不遠憑藉尺脈有力判斷其懷孕;關脈不連寸脈,是因為肝鬱氣滯,怒氣難發。順應其肝氣,疏通調和,肝氣舒暢,氣機平和,惡阻自然消失,嘔吐也自行停止了。
馮楚瞻治療一位婦女,妊娠三月後劇烈嘔吐,持續兩個多月,藥物食物皆無法入口,六脈沉微極弱。馮楚瞻根據脈象處方,使用人參、炙甘草、炮薑、制附子等藥物,數劑後痊癒,胎兒也安然無恙。正如經書所說:「有因無損,亦無損也」。
柴嶼青治療翁氏家人的沈泰女,懷孕三月,患有惡阻。其他醫生誤以為是感冒,處方中使用了二錢半夏,連續服用兩劑後,患者腹痛劇烈,發熱盜汗,持續二十天。柴嶼青診治後指出,半夏是孕婦禁用的藥物,怎能用二錢?怪不得腹痛如此劇烈,胎兒沒有流產真是幸運。於是給予滋陰的藥物,半個月後痊癒。並囑咐她在懷孕八個月後服用達生散十幾劑,到臨產時,生產過程非常順利迅速,順利生下一子。
張路玉治療錢氏婦女,秋季患瘧疾日久,身體極度虛弱,飲食減少,月經不調,冬季略微來潮一次,春季又發寒熱,腹部脹滿不食,服用瀉下利水的藥物無效,擬使用破血通經的藥物。張路玉診脈發現,左手脈微弱而動搖,右關脈和兩尺脈雖略微弦細,但久按則滑利,唯獨右寸和左關脈虛弱而數,按之澀滯無力,這是陰虛伏陽的象徵,毫無疑問是胎脈。這是因為中氣虛弱,不能運化胎氣,所以腹部脹滿。
前醫認為,病人從婚後至今十二年從未懷孕,病後元氣大虛,怎麼可能懷孕?張路玉說:以前不孕,必然有其原因。現在病後餘熱留在血室,因而懷孕,也是常有的事。仔細分析病情,每次粥食入口,就想嘔吐,只有傍晚寒熱發作時,喝熱飲入胃,寒熱症狀才減輕,這不是胃氣虛寒,水液不能布散,停滯於心下,形成痰涎嗎?俗稱惡阻。腹脹便秘的虛實,尤需明辨。
《金匱要略》說:跗陽脈微弦,一般會腹脹,不脹則必便秘,這是虛寒從下往上走的表現,應該服用溫和的藥物。況且大便後,腹部脹滿加重,這是因為裡氣下通,濁陰之氣乘虛上擾,雖然一時大便通暢感覺舒適,但治療應以安胎為主,濁陰之氣,非藉辛溫之品,不能開導其結。於是處方六君子湯,加入歸脾湯以收斂榮血,略加肉桂引導濁陰之氣,使母氣溫暖,運化正常,胎兒不受濁陰侵犯。肉桂不傷胎,龐安常先生早有明證,我也多次驗證過。
服藥後,寒熱漸止,腹脹減輕,飲食漸進,胎息也漸漸明顯。到仲夏,因起居不慎,出現胎漏下血,前醫仍認為是石瘕,想要服用破積藥物。張路玉根據左寸脈動滑,判斷是乾象,給予健脾藥物,之後順利生下一子。
陳三農治療惡阻,各種藥物都無法服用,於是使用蘇梗、砂仁煎服。或用烏藥為主藥,沉香次之,人參、甘草再次之,研成細末,用薑片粘藥末,含在口中,咽下津液送至丹田,過一會兒再如此嚼服,即痊癒。
一位孕婦嘔吐酸水,胸悶不食,這是脾土虛弱,被肝木所克。使用六君子湯加白芍藥痊癒,又用四君子湯加枳實、桔梗而安胎。
萬密齋治療徽商吳儼的妻子,三十多歲,小兒子兩歲還在吃奶,月經未行,因為爭吵而導致嘔逆,食物入口即吐。所有食物,鼻子都會聞到臭味,其他醫生都當作反胃治療,無效。診脈發現,左三部脈沉實有力,右三部脈平和,說:這是懷孕了,將生雙胞胎男孩。汪某說:以前生了三個孩子,都是三歲後才懷孕,現在孩子才兩歲,月經未行,不像是懷孕。
萬密齋說:懷孕了,自己都不知道,更何況醫生呢?所以治療無效。這是因為怒氣傷肝,肝氣犯心,所有臭味都屬於心。心氣犯脾,所以所有食物入口,都會產生臭氣而排出。嘔逆和食物臭味,都是肝、心兩臟的火邪上炎。於是使用黃芩、黃連、白朮、陳皮、香附、茯苓等藥物,再加炒砂仁,製成綠豆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五十丸,用白湯送服,五天後痊癒,之後生下雙胞胎男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