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名醫類案》~ 卷八 (1)
卷八 (1)
1. 瘧痢
趙養葵治一孕婦,瘧痢齊發,他醫治兩月餘,瘧止而痢愈甚,又加腹痛,飲食少進。趙診之曰:虛寒也。以補中益氣加薑、桂,一服痢止大半,再一服而反加瘧疾大作。主人驚恐,趙曰:此吉兆也。曏者瘧之止,乃陰甚之極,陽不敢與之爭。今服補陽之劑,陽氣有權,敢與陰戰,再能助陽之力,陰自退聽。
方中加附子五分,瘧痢齊愈。大進補劑,越三月產一子,產後甚健。
張路玉治太學夫人,懷孕七月,先瘧後痢,而多鮮血,與補中益氣湯加吳茱萸、制川連而愈。每見孕婦病瘧胎隕而致不救者多矣。
郝氏婦懷孕九月患瘧,三四發即嘔惡畏食。診其脈,氣口澀數不調,右關尺弦數微滑,此中脘有冷物阻滯之候。以小柴胡去黃芩,加炮薑、山楂,四服稍安,思食。但性不嗜粥,連食肺、鴨之類,遂瘧痢兼併,胎氣下墜不安,以補中益氣去黃耆,加木香、烏梅,五服而產,產後瘧痢俱不復作矣。
其僕婦產後數日,亦忽下痢膿血,至夜微發寒熱,小腹脹痛,與《千金》三物膠艾湯去榴皮,加炮薑、山楂,六服而瘳。
萬密齋治典史熊鏡妻,有孕,先於五月病熱。或治之變瘧,更醫加痢。至八月,瘧痢並行,脈左沉實有力,右浮大而虛,此男娠內傷病也。用補中益氣湯加條芩,倍白朮,十餘劑瘧痢俱止。後以胡連丸調理而安,後生一男。
沈堯封曰:夏墓蕩一婦,豐前橋章氏女也。己卯夏,章氏來請云:懷孕七月,患三瘧痢疾。及診,病者止云:小便不通,腹痛欲死,小腹時有物壟起,至若痢疾,晝夜數十起,所下無多,仍是糞水,瘧亦寒熱甚微。予思俱是肝病,蓋肝脈環陰器,抵小腹,肝氣作脹,故小腹痛,溺不利,脹甚則數欲大便。
肝病似瘧,故寒熱。予議泄肝法,許其先止腹痛,後利小便。彼云但得如此即活,不必顧胎。用川楝子、橘核、白通草、白芍、茯苓、甘草,煎服一劑,腹痛止,小便利。四劑瘧痢盡除,胎亦不墜。以後竟不服藥,彌月而產。
雄按:徐悔堂云,秣陵馮學團之內,久患痞痛,每發自臍間策策動,未幾遍行腹中,疼不可忍。頻年醫治,不一其人,而持論各異。外貼膏藥,內服湯丸,攻補溫涼,備嘗不效,病已頻危,論絕醫藥。迨半月後,病勢稍減,兩月後飲食如常,而向之策策動者,日覺其長,馴至滿腹,又疑其鼓也。復為醫治,亦不能愈,如是者又三年。
忽一日腹痛幾死,旋產一男,母子無恙,而腹痞消。計自初病至產,蓋已九年餘矣。此等異證,雖不恆見,然為醫考不可不知也。
白話文:
瘧痢
趙養葵治療一位懷孕的婦女,患有瘧疾和痢疾同時發作,其他醫生治療兩個多月,瘧疾好了,但痢疾卻更加嚴重,還伴隨腹痛,食慾不振。趙醫生診斷為虛寒,於是使用補中益氣湯加生薑、桂枝,一劑藥後痢疾減輕大半,再服用一劑,瘧疾卻加重了。病人驚恐,趙醫生說這是好兆頭。之前瘧疾停止,是因為陰寒之氣極盛,陽氣不敢與之抗衡。現在服用補陽的藥物,陽氣開始發揮作用,敢與陰寒之氣對抗,繼續增強陽氣,陰寒之氣自然會退去。方劑中再加入附子,瘧疾和痢疾都痊癒了。產婦大量進補後,三月後生下一名嬰兒,產後身體非常健康。
張路玉治療太學一位夫人的疾病,懷孕七個月,先患瘧疾後患痢疾,並伴隨大量鮮血,他用補中益氣湯加吳茱萸、制川連治癒。他見過很多孕婦因瘧疾而流產,最終無法挽回。
郝氏的妻子懷孕九個月患瘧疾,發病三四次就嘔吐噁心,不想吃東西。診脈發現氣口澀數不調,右關尺脈弦數微滑,這是中脘部位有寒邪阻滯的表現。於是使用小柴胡湯去黃芩,加炮薑、山楂,服用四劑後症狀稍有好轉,想吃東西了。但她不愛吃粥,連吃肺、鴨等食物,結果瘧疾和痢疾同時發作,胎氣下墜不安,於是使用補中益氣湯去黃耆,加木香、烏梅,服用五劑後分娩,產後瘧疾和痢疾都沒有復發。
她的僕婦產後幾天,也突然患痢疾,排出膿血,晚上輕微發寒發熱,小腹脹痛,於是使用《千金方》三物膠艾湯去石榴皮,加炮薑、山楂,服用六劑痊癒。
萬密齋治療典史熊鏡的妻子,懷孕期間,五月患病發熱。有人治療後變成瘧疾,換醫生後又變成痢疾。到了八月,瘧疾和痢疾同時發作,左脈沉實有力,右脈浮大而虛弱,這是男性胎兒在孕期內受損的表現。使用補中益氣湯加川黃連,白朮加倍,十幾劑藥後瘧疾和痢疾都停止了。後來用胡連丸調理,身體康復,後來生下一個男孩。
沈堯封說:夏墓蕩一位婦女,豐前橋章氏的女兒。己卯年夏天,章氏來求診,說懷孕七個月,患有瘧疾和痢疾。診脈時,病人只說小便不通,腹痛欲死,小腹時常有腫塊隆起,痢疾晝夜發作幾十次,排泄物不多,只是糞水,瘧疾的寒熱症狀也比較輕微。我認為都是肝臟疾病,因為肝經循行於陰器,到達小腹,肝氣脹滿,所以小腹疼痛,小便不利,脹滿嚴重就會經常想大便。肝病表現類似瘧疾,所以會有寒熱。我決定採用瀉肝的方法,先止住腹痛,然後通利小便。病人說只要能這樣做就能活命,不必考慮胎兒。於是使用川楝子、橘核、白通草、白芍、茯苓、甘草煎服一劑,腹痛停止,小便通暢。四劑藥後瘧疾和痢疾全部消除,胎兒也沒有墜落。後來不再服藥,滿月後分娩。
雄按:徐悔堂說,秣陵馮學團的內人,長期患有痞塊疼痛,每次發病都從臍間開始,像蟲子一樣蠕動,不久就遍布腹部,痛不可忍。多年來治療,醫生很多,但意見不一。外敷膏藥,內服湯藥丸劑,攻補溫涼各種方法都試過,但都沒有效果,病情危急,醫生都束手無策。過了半個月,病情略微減輕,兩個月後飲食正常,但之前的蠕動感越來越長,最終充滿整個腹部,懷疑是腫塊。再次治療,也沒有治癒,這樣又過了三年。突然有一天腹痛劇烈,幾乎要死,結果生下一個男孩,母子平安,腹部的痞塊也消失了。從初次發病到分娩,總共九年多。這種奇怪的病例雖然罕見,但作為醫生必須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