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名醫類案》~ 卷十五 (1)
卷十五 (1)
1. 咳嗽
薛立齋治一妊婦,嗽則小便自出。此肺氣不足,腎氣虧損,不能司攝。用補中益氣湯以培土生金,六味丸加五味以生腎氣而愈。
一妊婦咳嗽,其痰上湧,日五六碗許,諸藥不應。此水泛為痰,用六味丸料及四君子湯,各一劑稍愈,數劑而安。
一妊婦因怒,咳嗽吐痰,兩脅作痛,此肝火傷肺金。以小柴胡湯加山梔、枳殼、白朮、茯苓治之而愈。但欲作嘔,此肝侮脾也。用六君子湯加柴胡、升麻而愈。
沈堯封曰:錢彬安室人,內熱,咳嗆涎痰,夜不能臥,脈細且數,呼吸七至。邀余診視,問及經事,答言向來不準,今過期不至。余因鄰近,素知伊稟怯弱,不敢用藥。就診於吳門葉氏,云:此百日勞,不治。婦延本邑浦書亭療之,投逍遙散不應,更葳蕤湯亦不應。曰:病本無藥可治,但不藥必駭病者,可與六味湯。
因取六味丸料二十分之一煎服,一劑咳減,二劑熱退,四劑霍然。惟覺腹中有塊,日大一日,彌月生一女,母女俱安。越二十餘年,女嫁母故。後以此法,治懷妊咳嗆涎痰,或內熱或不內熱,或脈數或脈不數,五月以內者俱效。五月以外者,有效有不效。
沈堯封治一婦,妊七八月,痰嗽不止,有時嘔厚痰數碗。投二陳、旋覆不應,用清肺滋陰愈甚。遂不服藥,彌月而產,痰嗽如故,日夜不寐。三朝後,用二陳加膽星、竹茹,吐出厚痰數碗,嗽仍不止。更用二陳加旋覆、當歸少減,稍可吃飯。因嗽不減,痰漸變薄,加入生地四錢。
食頓減,嗽轉甚,通身汗出,脈象微弦,用歸身三錢,茯苓二錢,炒甘草一錢,紫石英三錢。因汗欲用黃耆,因嗽又止。推敲半晌,仍用炒黃耆三錢,一服汗止,嗽亦大減,十劑而安。
白話文:
[咳嗽]
一位孕婦咳嗽,每次咳嗽都會尿失禁。這是因為肺氣不足,腎氣虧損,無法控制尿液。醫師使用補中益氣湯來滋補脾土以生金,並在六味地黃丸中加五味子來滋補腎氣,最終治癒。
另一位孕婦咳嗽,痰液湧出很多,每天吐五六碗,服用很多藥物都沒效。這是因為水液停滯化為痰,醫師用六味地黃丸藥材和四君子湯各一劑,病情稍有好轉,幾劑藥後就痊癒了。
一位孕婦因為生氣,導致咳嗽吐痰,兩側肋骨疼痛,這是肝火傷及肺金。醫師用小柴胡湯加山梔子、枳殼、白朮、茯苓治療,病情痊癒。但孕婦之後想嘔吐,這是肝氣犯脾,醫師用六君子湯加柴胡、升麻治療,最終痊癒。
沈堯封記載:錢彬的妻子內熱,咳嗽並咳出黏稠痰液,晚上睡不好,脈搏細而數,呼吸急促。沈堯封診治後,詢問其月經情況,得知月經不規律,且已逾期未至。沈堯封知道她體質虛弱,不敢隨意用藥。於是轉診給吳門葉氏,葉氏診斷為百日勞,認為難以治療。婦人又尋求本邑浦書亭醫生治療,服用逍遙散和葳蕤湯均無效。浦醫生說此病本無藥可治,但如果不治療病情會加重,可以給予六味地黃丸。
於是取六味地黃丸藥材的二十分之一煎服,一劑藥後咳嗽減輕,二劑藥後發熱退去,四劑藥後病癒。只感覺腹部有一個硬塊,一天天變大,一個月後生下一名女嬰,母女平安。二十多年後,女兒出嫁,母親去世。此後,沈堯封用此法治療懷孕期間咳嗽咳出黏稠痰液的患者,無論是內熱或非內熱,脈搏數或不數,懷孕五月以內的患者都奏效。懷孕五月以外的患者,則有效或無效。
沈堯封治療一位懷孕七八個月的婦女,痰嗽不止,有時嘔吐出厚厚的痰液數碗。服用二陳湯、旋覆花湯無效,服用清肺滋陰的藥物病情反而加重。於是停止服藥,滿月後生產,咳嗽仍然不止,日夜難眠。產後三天,服用二陳湯加膽星、竹茹,吐出厚厚的痰液數碗,但咳嗽仍未停止。再服用二陳湯加旋覆花、當歸(劑量減少),病情稍有好轉,可以進食。由於咳嗽未減輕,痰液逐漸變稀,又加入生地黃。
結果食慾下降,咳嗽加重,全身出汗,脈象微弦,於是改用當歸尾、茯苓、炙甘草、紫石英。因出汗考慮使用黃耆,但咳嗽又停止了。沈堯封思考片刻,還是使用了炒黃耆,一劑藥後汗止,咳嗽也大大減輕,十劑藥後痊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