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之琇

《續名醫類案》~ 卷二十三 (17)

回本書目錄

卷二十三 (17)

1. 崩漏

一婦患崩,年五旬,投人參、阿膠不效。一二日用黃連五分,甚不相安。一醫云:是氣病,用酒炒香附、歸、芍、丹皮、黃芩、牡蠣、棗仁、黑荊芥各二錢,鬱金一錢五分,橘皮一錢,上沉香磨沖三分,柴胡五分,棕櫚炭八分,煎服一劑崩止。去柴胡、棕櫚、荊芥,數劑食進。後加白朮為散,服之作脹,減去即安。

一崩症少腹惡寒,用桂附八味丸收全效。

毛達可婦人,邁年驟然血海大崩不止,名曰倒經。用膠紅飲神效。其方:陳阿膠,米粉拌炒成珠一兩,全當歸一兩,紅花八錢,冬瓜子五錢,以天泉水煎服,一劑即止。如猶發熱,再以六安茶葉三錢,煎服一次,身熱即退。後用六君子湯加歸、芍調理而安。昔當中丞幕友王遇伯之母,年逾七旬,偶患此症,諸藥不應。

李廉訪治運轉,此方投之即愈。葉天士云:初崩宜通,久崩宜塞,即此義也。予每治老嫗倒經,極多神應。後見少婦大崩不止,屢服大料補劑不效,血流反多,昏暈幾危,予取此方,減去紅花一半,投之立效。如法調理,康復如常。

白話文:

一位婦女患有崩漏,年約五十歲,服用人參、阿膠都沒有效果。服用黃連五分(約1.5克)一兩天後,感到非常不舒服。一位醫生說這是氣虛引起的疾病,於是開了方子:酒炒香附、當歸、白芍、丹皮、黃芩、牡蠣、酸棗仁、黑荊芥各二錢(約6克),鬱金一錢五分(約4.5克),橘皮一錢(約3克),沉香磨成粉末三分(約1克),柴胡五分(約1.5克),棕櫚炭八分(約2.4克),煎服一劑後崩漏就停止了。之後去除柴胡、棕櫚炭、黑荊芥,再服用幾劑,飲食調理。後來又加了白朮,服用後感到腹部脹滿,減少藥量後就舒服了。

有一種崩漏症,患者下腹部惡寒,使用桂枝附子八味丸治療效果很好。

毛達可為一位婦人治療,這位婦人年事已高,突然出現大量出血不止的情況,稱為倒經。使用膠紅飲效果非常好。藥方是:炮製過的阿膠與米粉拌炒成珠一兩(約15克),全當歸一兩(約15克),紅花八錢(約12克),冬瓜子五錢(約7.5克),用天泉水煎服,一劑就止血了。如果還有發熱,再用六安茶葉三錢(約9克)煎服一次,發熱就會退下去。之後再用六君子湯加當歸、白芍來調理身體,直到恢復健康。以前有一位中丞幕僚王遇伯的母親,七十多歲時患上此症,很多藥物都不見效。

李廉訪用此方治療,藥效很快顯現,疾病痊癒。葉天士說:初期崩漏應該疏通,久治不愈的崩漏應該收澀,這就是這個道理。我經常以此方治療老年婦女的倒經,效果非常好。後來遇到一位年輕婦女,大量出血不止,服用很多補藥都不見效,出血反而更多,還昏迷不醒,情況危急,我用這個方子,減少一半紅花,馬上見效。按照這個方法調理,最後恢復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