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之琇

《續名醫類案》~ 卷二十三 (6)

回本書目錄

卷二十三 (6)

1. 經水

砂仁、甘草、川芎、黃芩各三分,滑石一錢五分,牛膝二錢,桃仁七粒,水酒煎服。

黃師文治子才婢子,得面熱病,每一面熱至赤且癢,悶絕。曰:此經候來時,嘗為火所逼也。問之,曰:無之。已而思曰:昨者經候來,適為孺人黏衣服,傴僂曝日中,其昏如烈火炙,以孺人趣其物,不敢已,由是面遂熱。黃曰:是也。以四物湯加防風獲瘥。

孫文垣治一婦,經不行者三月,大便瀉,腹脹嘈雜,吐酸水,時下白帶,常噁心,自謂有孕。脈之曰:此脾經有濕熱,心經有瘀血也。與二陳湯加白朮、澤瀉、豬苓、酒連、茱萸、滑石、麥芽、山楂,瀉止脹寬,經行腰腹作痛。以川芎三錢,當歸五錢,香附、丹參、桃仁各一錢服之,口中吐黑血甚多,且有如膿者。

改用四物湯加丹皮、丹參、桃仁、紅花、滑石調理而痊。

從孫婦程氏,年甫三旬,產五次,今則經閉不行者八年,肌肉則豐肥於昔,飲食又倍於昔,精采則豔美於昔,腹柔不堅,略無所謂病者。或用四物湯、元胡、丹皮之劑,千餘服矣。至三稜、莪朮、乾漆、桃仁、蘇木之類,遍嘗不應。診之,六脈緩大有力,曰:此脾濕生痰,脂滿子宮,徒行血、活血、破血無益也。

以平胃散加滑石、桃仁、黃連、薑黃、丹參、南星、半夏,作丸服之,半年而經行,次年生子,後又連生一子一女。(雄按:此等證,如脈平和者,不必服藥。)

薛立齋治一婦人,性善怒,發熱,經水非過期則不及,肢體倦怠,飲食少思,而顫振,此脾氣不足,肝經血少而火盛也。午前以調中益氣湯加茯苓、貝母送六味丸,午後以逍遙散送六味丸,兩月餘而愈。

一婦人年五十,內熱晡熱,經水兩三月一至。此血虛有熱,用逍遙散加山茱萸治之而愈。後有痰作渴,或小便不調,或頭暈白帶,用六味而安。

琇按:五十之年,經宜止矣。此不當在經水血虛之門,或五字乃四字之訛耳。

一婦人月經不調,晡熱內熱,飲食少思,肌體消瘦,小便頻數。或用清熱生血之劑,月經不行,四肢浮腫,小便淋瀝,朝用《金匱》加減腎氣丸,夕用歸脾湯,漸愈。又用八珍湯,兩月全愈。

陸養愚治董龍山夫人,胸膈不舒,大便不實,或時去血,或時去積,經期或先或後,或多或少,參差作痛,養血健脾俱不效。飲食既少,肌肉亦瘦,晚不能食,食則飽脹,不能安臥。脈之,沉弦而滑,右關尤甚,曰:沉為氣滯,弦為留飲,滑為痰凝。經之不調,便之不實,腹之脹痛,皆痰積為之也。

乃合清氣化痰丸,二陳湯送下,數劑,大便去痰積若干,遂不脹不疼。改用六君子湯數劑,而大便堅。後以調氣養榮湯間服,經調而孕。

施鳳崗室人,素嗜五辛,三孕皆不育,年三十,即月事不行將及二載,胸腹作痛,行走無定,或數日一發,或一日二三發。服養血行血之藥,身體時熱,肌膚漸瘦。或謂補血不補氣,無陽則獨陰不生,用參、耆、白朮、肉桂、芎、歸數劑,痰中見血,便燥兼血。脈之,兩手舉按皆數,左關散而弦,右關數而實,兩尺數而沉澀,曰:此血虛不待言,然脈症皆火象也。惟清其熱,則血得所養,而經自行矣。

白話文:

經水

砂仁、甘草、川芎、黃芩各三分,滑石一錢五分,牛膝二錢,桃仁七粒,用水煎服,加酒服用。

黃師文治療一個婢女,患有面部發熱的病症,每次臉都紅腫發癢,甚至昏厥。黃師文說:「這是月經來潮時,受到熱邪侵犯。」詢問婢女,婢女否認。之後,婢女想起:上次月經來潮時,她正在幫婦人黏衣服,彎腰在太陽下曝曬,感覺像被烈火炙烤一樣,由於婦人催促她做事,她不敢停下來,因此臉就熱起來了。黃師文說:「就是這樣。」於是用四物湯加防風,婢女就痊癒了。

孫文垣治療一位婦女,月經停閉三月,大便稀溏,腹部脹滿嘈雜,嘔吐酸水,時常有白帶,經常噁心,自認為懷孕了。孫文垣診脈後說:「這是脾經濕熱,心經瘀血。」於是用二陳湯加白朮、澤瀉、豬苓、酒連、茱萸、滑石、麥芽、山楂,治療腹脹,月經來潮時腰腹疼痛。又用川芎三錢,當歸五錢,香附、丹參、桃仁各一錢,讓她服用,結果她吐出很多黑血,其中還夾雜著像膿一樣的東西。

於是改用四物湯加丹皮、丹參、桃仁、紅花、滑石調理,最終痊癒。

孫文垣的媳婦程氏,年僅三十歲,生過五個孩子,如今月經閉止八年,但肌肉比以前豐滿,食慾比以前好,氣色比以前紅潤,腹部柔軟不堅硬,看起來並沒有什麼病。曾用四物湯、元胡、丹皮等藥方,服用了一千多劑,又試過三稜、莪朮、乾漆、桃仁、蘇木等藥,均無效。診脈後,發現六脈緩大有力,說:「這是脾濕生痰,脂肪堆積在子宮,單純活血化瘀無效。」

於是用平胃散加滑石、桃仁、黃連、薑黃、丹參、南星、半夏,製成丸藥服用,半年後月經來潮,第二年生了一個兒子,之後又連生一子一女。(雄按:如果脈象平和,則不必服用藥物。)

薛立齋治療一位婦女,性情急躁易怒,發熱,月經不是提前就是延後,肢體倦怠,食慾不振,身體顫抖,這是脾氣不足,肝經血少而火盛。上午用調中益氣湯加茯苓、貝母,服用六味地黃丸;下午用逍遙散,服用六味地黃丸,兩個多月後痊癒。

一位五十歲的婦女,午後感覺內熱,月經兩個到三個月才來一次。這是血虛有熱,用逍遙散加山茱萸治療而痊癒。後來出現痰多口渴,小便不利,或頭暈白帶等症狀,用六味地黃丸治療就安穩了。

(琇按:五十歲了,月經應該停止了。這不應該屬於血虛的範疇,可能是「五字」寫錯了,應為「四字」。)

一位婦女月經不調,午後和內部都感覺發熱,食慾不振,身體消瘦,小便頻數。曾服用清熱生血的藥物,但月經依然不通,四肢浮腫,小便淋漓,早晨服用《金匱要略》加減腎氣丸,晚上服用歸脾湯,症狀逐漸好轉。又服用八珍湯,兩個月後完全痊癒。

陸養愚治療董龍山夫人,胸膈不舒,大便不實,有時出血,有時排出積塊,月經周期或提前或延後,量多量少不定,經期疼痛,服用養血健脾的藥物無效。食慾差,肌肉消瘦,晚上吃不下東西,吃了就腹脹,不能安睡。診脈後,發現脈象沉弦而滑,右關脈尤甚,說:「沉脈代表氣滯,弦脈代表留飲,滑脈代表痰凝。月經不調,大便不實,腹部脹痛,都是痰積引起的。」

於是合用清氣化痰丸,用二陳湯送服,服藥幾劑後,大便排出很多痰積,腹部就不脹不痛了。改用六君子湯幾劑,大便就成形了。後來間斷服用調氣養榮湯,月經調理好後就懷孕了。

施鳳崗的妻子,平時喜歡吃辛辣食物,懷孕三次都沒能保住孩子,三十歲時,月經停止將近兩年,胸腹疼痛,行走不定,有時一天發作幾次。服用養血行血的藥物後,身體時常發熱,皮膚漸漸消瘦。有人說補血而不補氣,沒有陽氣,陰氣獨盛,則不能生育,於是服用人參、黃耆、白朮、肉桂、川芎、當歸等藥物幾劑,痰中帶血,大便乾燥並帶血。診脈後,發現兩手寸口脈都數,左關脈散而弦,右關脈數而實,兩尺脈數而沉澀,說:「血虛不用說,但脈象症狀都是火象。只要清熱,血就能得到滋養,月經就能自行恢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