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名醫類案》~ 卷二十二 (3)
卷二十二 (3)
1. 諸蟲
《賈誼新書》云:楚惠王食寒葅得蛭,恐監食當死,遂吞之,腹有疾而不能食。令尹曰:天道無親,惟德是輔。王有仁德,病不為傷,王病果愈。王充《論衡》云:蛭乃食血之蟲,楚王殆有積血之病,故食蛭而病愈也。陶弘景曰:楚王食寒葅見蛭,食之果能去結積,雖曰陰祐,亦是物性兼然。(《本草綱目》。)
唐時京盛醫人吳元禎治一婦人,從夫南京還,曾誤食一蟲,常疑之,由是致疾,頻治不減。請吳醫之,吳揣知所患,乃擇主人姨奶中謹密一人,預戒之曰,今以藥探吐,以盆盂盛之,當吐時但言有一小蝦蟆走去,然切不可令病人知之,是誑紿也。奶僕如約,此疾頃除。(《北夢瑣言》。)
元載不飲酒,人強之,辭以鼻聞酒氣即醉,人謂可治。取針挑載鼻尖,出一小青蟲。曰:此猶魔也,聞酒即畏之,去此無患。是日載酒一斗,五日倍之。(《清賞錄》。)
孫兆治向大王宮中有一宮人,七太尉所寵也,忽患一疾,凡噁心則吐蟲數條,後仍頻作。七太尉甚愍之,累治不瘥,每用殺蟲藥,則吐蟲愈多。諸醫殆遍召。孫診之,孫曰:六脈皆細,非蟲脈也。今雖吐出,乃臟寒而蟲不安,移居上膈,因而吐出。復用殺蟲之藥,為藥所苦,不能自安,所以吐出愈多也。
孫遂用藥,不三五錢,皆一色丸子,蟲遂不吐。明日再召孫至,六脈漸大,進前藥其病不作。後求方,乃硫黃、附子各一兩,並末,糯米糊為丸。每三十丸,米飲下。(《綱目》。此張景岳治蟲用溫臟丸之藍本也。但大寒大熱,蟲俱不安,亦未可執一。)
竇材治一婦人,病腹脹,諸藥不效。令解腹視之,其皮黃色,光如鏡面,乃蟯瘕也。先炙牛肉一片,令食,後用生麻油調輕粉五分服之取下,下蟯蟲一合,如線如須狀,後服安蟲散而愈。
張子和曰:汴梁諸匠氏,有木匠趙作頭、鐵匠杜作頭,行次失路,迷至大宅乞宿,主人不納,曰家中有人重病,不敢納君。杜作頭紿:曰:此趙公乃汴梁太醫之家,今蒙上司見召,迷路至此,蓋病者當愈,而遇此公也。主人然而入,良久復出,將邀二人入室,與之食已,主人起請曰:煩太醫看病何如?趙見而笑曰:一藥可愈。二人竊議曰:來時所攜熟藥,寄他車上,此中實無奈何?杜曰:此甚易耳。
潛出門得牛糞一塊,作三十粒,下以溫水。少頃病人覺胸中如蟲行,一湧而出,狀若小蜣蜋一二升。以手探之,又約一升,頓覺病去。明日主人出謝曰:百歲老人,未嘗見此神效之藥也。禮餞二人遂歸。此二子小人也。(欲苟一時之宿,遂以穢物治人,亦偶得吐法耳。)
周漢卿治武城人,病胃痛,奮擲乞死。漢卿納藥於鼻,俄噴赤蟲寸許,口眼悉具,痛旋止。(《明史》。)
白話文:
諸蟲
賈誼的《新書》記載:楚惠王吃冷醃菜時吃到水蛭,害怕中毒而死,便把它吞了下去,結果腹部疼痛不能進食。令尹說:「天道沒有偏愛,只有德行才能輔佐。大王您有仁德,疾病不會造成傷害。」結果惠王果然病癒。王充在《論衡》中說:水蛭是吸食血液的蟲子,楚王大概是有積血的毛病,所以吃水蛭後病就好了。陶弘景說:楚王吃冷醃菜見到水蛭,吃下去確實能去除積聚,雖然說是陰德庇佑,但也是物性使然。(出自《本草綱目》)
唐朝時,京城有名的醫生吳元禎治療一位婦人,婦人從夫君在南京回來後,曾經誤食一種蟲子,一直擔心,因此生病,多次治療都不見好轉。婦人求醫於吳元禎,吳元禎揣測出她的病因,便選擇主人家奶媽中謹慎可靠的一個人,提前告誡她說:「我待會兒用藥讓她嘔吐,用盆子接住,嘔吐時你就說有一隻小青蛙跑掉了,但絕對不能讓病人知道,這是欺騙她的。」奶媽照做了,病很快就好了。(出自《北夢瑣言》)
元載不喝酒,別人強迫他,他推辭說只要聞到酒味就會醉,別人說可以治療。於是取針挑刺元載的鼻尖,挑出一條小青蟲。說:「這就像個小妖精,聞到酒味就害怕,去除它就沒事了。」當天元載喝了一斗酒,五天後喝的酒量加倍了。(出自《清賞錄》)
孫兆治療向大王宮中的一位宮人,是七太尉所寵愛的,突然患了一種病,每次噁心想吐就會吐出幾條蟲子,之後還會反覆發作。七太尉非常憐憫她,多次治療都不見效,每次用殺蟲藥,吐出的蟲子反而更多。各路醫生幾乎都看過了。孫兆診斷後說:「六脈都細弱,不是蟲症的脈象。現在雖然吐出蟲子,是因為臟腑寒冷,蟲子不安寧,跑到上膈,所以才吐出來。如果再用殺蟲藥,反而會加重病情,讓蟲子更難受,所以吐出的蟲子就更多了。」
孫兆於是用藥,藥量不多,都是一種顏色的丸藥,蟲子就不再吐出來了。第二天再次召孫兆來,六脈漸漸有力,繼續服用之前的藥,病就不再發作了。後來詢問藥方,原來是硫黃、附子各一兩,研磨成粉末,用糯米糊做成丸藥。每次服用三十丸,用米湯送服。(出自《綱目》,這是張景岳治療蟲症用溫臟丸的藍本。但是過寒過熱,蟲子都會不安寧,也不能一概而論。)
竇材治療一位婦人,腹部脹痛,各種藥物都不見效。於是決定剖腹查看,發現她的腹皮黃色,光滑如鏡面,是蟯蟲病。先烤炙牛肉一片讓她吃,然後用生麻油調和輕粉五分讓她服用,服藥後排出蟯蟲一合,像線一樣,細如髮絲,之後服用安蟲散而痊癒。
張子和說:汴梁的工匠,有木匠趙作頭、鐵匠杜作頭,趕路時迷路了,走到一戶人家大宅求宿,主人不允,說家裡有人重病,不敢讓他們進去。杜作頭騙他說:「這位趙先生是汴梁太醫家的人,現在被上司召見,迷路到這裡,大概是病人能治好,遇到了這位先生。」主人於是讓他們進來,過了好久又出來,邀請兩人進屋,給他們吃東西,主人起身請求說:「請太醫看看病如何?」趙作頭笑着說:「一劑藥就能治好。」兩人暗中商量:「來時帶的熟藥,寄放在別的車上了,這裡確實沒辦法了?」杜作頭說:「這很容易。」
偷偷出門找到一塊牛糞,做成三十粒藥丸,用溫水送服。一會兒病人感覺胸中像蟲子在爬行,一下子湧出來,狀似小蜣螂,約有一二升。用手摸出來,又約有一升,頓時感覺病好了。第二天主人出來道謝說:「活了這麼大歲數,從沒見過這麼神奇有效的藥。」盛情款待兩人後,他們才離開。這兩個人是小人。(為了臨時住宿,竟然用糞便治病,也是偶然得到了這種吐蟲的方法。)
周漢卿治療武城的一個人,胃痛難忍,在地上打滾求死。漢卿把藥塞進他的鼻孔,很快噴出一條寸許長的紅色蟲子,有口有眼,疼痛馬上就停止了。(出自《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