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名醫類案》~ 卷二十一 (21)
卷二十一 (21)
1. 鯁刺
使悉能如此用法周到,夫何間然。)
按:《物理小識》亦載小兒誤吞鐵針,以乳香、荔枝、朴硝為末,以犬豕脂入鹽和之,吞下自愈。若碎鐵,則用皂莢、硇砂。雷學曰:鐵遇神砂,和泥似粉。神砂應即硇砂也。(硇砂大毒,何可輕用?)
一吏部無子,妻極妒,妾方坐蓐,乃盤腸生。妻暗用細針刺於腸上,妾覺後腸時有刺痛難忍。穩婆私告於妾,妾與吏部言之。諸醫束手。一全真曰:我能治之。用磁石一大塊,從痛處引之至於臍,針從臍出,妾竟無恙。黃蟄南公談。(《續金陵瑣事》。)
劉浴德號壺隱,知醫,洞庭葉雅南之細君,五七日前因事不順意,意欲自斃,遂吞布針十餘根。因請乩仙降筆云:吾碧雲仙使也。始問曾吞針否?又曰:果則果矣,事則無事。仙方又書凡方可治,復問明書凡方。良久乃書問壺隱子。因造劉問方,劉教以櫟炭末三錢,用井水調服可下。
如未下,可再服之。乃曰:愚意欲餌瓷石,未審何如?劉曰:叵叵。(叵叵,猶言不可、不可也。)宜取磁石兩大塊,置肛門外,或庶幾焉。如法治,針果出。(《續金陵瑣事》。)
《百一選方》以淨水盛新汲水一盞,捧之面東默唸云:謹請太上東流順水,急急如南方大帝律令勅。一氣念七遍,即吹一口氣入水中,如此七吹,以水飲患人,立下。或用此咒水,可以食針並竹刺。(較子和案中咒頗簡易。)
諸骨鯁喉,用清水一碗,以手指向水面虛寫天上金雞叫,地下草雞啼,兩雞並一雞,九龍下海,喉嚨化如滄海二十五字,口誦七七遍,飲之立愈。向又一法,以清水一碗,用手指向水虛寫鳥飛龍下,魚化丹邱八字,飲之立效。(並《酉陽雜俎》。雄按:此皆祝由遺意。或於水面虛寫水活魚龍順五字,飲之亦妙。)
劉浣鄰人馬湘生兒數月,偶遺金網中圈子於案上,兒誤吞之,哀泣不已。湘求救於醫,醫適出,湘司於門,坐立不定。或詢其子何疾,驚惶如是。湘以前事告,或教以急買韭數莖,熟而不斷,與蠶豆同咽之,不過二次,從大便出矣。此法方書所不載,故表之。(《北壕紀言》。)
李奎治一人誤吞指爪,喉哽幾殆,奎令剪人指爪,煅服之,立愈。疑其古方,奎曰:不然。此《內經》所謂衰之以其屬者也。聞者歎服。(《寧波府志》。)
張子和治當塗郭祥正子,患咳嗽,肌骨如削。醫多以為勞。張曰:是不足憂。就坐飲以藥,忽大吐,使視涎沫中,當有物也。視之得魚骨,宿疾皆愈。(《新安志》。)
一富家子,被雞骨鯁,百方莫治,家人驚惶。忽一叟至,自云:我有巧術,但行手法取之,不勞藥餌也。許以千緡厚謝。叟乃以絲棉裹白糖如梅大,令其嚥下入喉間,留一半於外,時時以手牽掣。俾喉中作癢,忽然痰涎湧出,其骨黏於棉上,遂如約酬之。(《續醫說》。)
白話文:
古代醫案記載各種異物卡喉的治療方法,內容涵蓋了不同方法,例如:
一些方法使用藥物,像是用乳香、荔枝、朴硝等配製藥物治療誤吞鐵針;用皂莢、硇砂處理碎鐵;或用櫟炭末加井水治療吞入布針。但其中也提到硇砂劇毒,不可輕用。
另一些方法運用特殊技巧,例如用磁石引出卡在腸道的細針;用清水配合咒語,或在水面上虛寫字句,治療骨頭卡喉或吞入針、竹刺等異物。
還有一些方法則基於民間經驗,例如用熟韭與蠶豆一起吞服來排出誤吞的金屬圈;用煅燒過的指爪治療誤吞指爪;甚至用棉花裹白糖誘出卡在喉嚨的雞骨。
也記載了醫生憑藉經驗和醫術,例如醫生透過催吐的方式讓病人吐出魚骨,治癒其咳嗽。這些案例展現了古代醫家在處理異物卡喉等特殊情況時的智慧和技巧,以及當時醫療方法的多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