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之琇

《續名醫類案》~ 卷二十一 (20)

回本書目錄

卷二十一 (20)

1. 鯁刺

張子和治一小兒,約五六歲,同隊小兒以蜀黍楷相擊,逆芒倒刺於咽中,數日不下粥藥,腫大發。其家告張,張命取水,依道經咒法,以左手屈中指及無名指,作三山印,坐水盞於其上,右手掐印文,是金槍印,腳踏丁字,立望太陽或燈火,取氣一口。次在淨水盞中,咒曰:吾取老君東流順,老君奉勅,攝去毒水。

五託大帝尊,所到稱吾者,各各現帝身,急急如律令。攝念七遍,吹在盞中,虛攪卓三次為定。其兒咽水下咽,曰:我可也。三五日腫散,乃知法亦有不可侮者。

《夷堅志》云:小兒誤吞稻芒著咽喉中,不能出者,名曰谷賊,惟以鵝涎灌之即愈。蓋鵝涎化谷相制耳。

一兒誤吞一錢在咽中不下,諸醫不能取,亦不能下。戴人熟思之,忽得一策,以淨白表紙,令卷實如著,以刀縱橫亂割其端,作鬅鬙之狀。又別取一箸,縛針鉤於其端,令不可脫,先下咽中輕提輕抑探之。覺鉤入錢竅,然後以紅卷納之咽中,與鉤尖相抵,覺鉤尖入紙卷之端,不礙肌肉提之而出。(此法奇而穩,然非子和靈心妙手,亦未必有濟也。)

方雪瓢偶在鮑淥飲處,談及《名醫類案》中以南硼砂治誤吞金,及羊脛骨灰治法,皆神驗。座客有言麵筋灰治誤吞銅錢甚異者,方默識之。歸適鄰家誤吞銅錢,哽咽間不能上下,危急之際,方即以法教之。才下咽,錢自口中出,其巧值如斯,殆有鬼神使之耶?因附記之。其法以麵筋置新瓦上燒作炭,研末,用滾湯調溫服。

錢未下咽者,即從口中出,已下咽者,必從便出。近又傳方,以生大蒜塞鼻中,其錢立出,尤為簡便,但未之試耳。

張子和曰:昔過株林,見一童子誤吞銅鐵之物,成疾而羸,足不勝身。會六七月,淫雨不止,無薪作食,過飢數日。一旦鄰牛死,聞作葵羹粳飯,病人乘飢頓食之。良久注瀉如傾,覺腸中痛,遂下所吞之物。余因悟《內經》中,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牛肉、粳米、葵菜皆甘物也,故能寬緩腸胃。

且腸中久空,又遇甘滑之物,此銅鐵所以下也。(如此時刻留心,觸處靈通,技安得不精?此古人之所以不可及也。)

近有稚子,戲以線錘置口中,誤吞之,有胡僧啖以餳糖,啖之半斤,即於穀道中隨穢而下。僧云:凡誤吞五金者,皆可啖也。近峰聞略及《續醫說》舊案,有僧用餳糖,出眼中箭頭甚捷。

張景岳治王氏子,甫周歲,其母與一鐵釘與之玩弄,吞入喉間。往視之,見其母倒提兒足,以冀其出,口鼻皆血。因曉之曰:此豈倒懸可出者乎?速令抱正,遂聞啼聲。蓋釘已下咽,不在喉矣。因閱本草鐵畏朴硝,遂得一法。用磁石一錢,朴硝二錢,並研為末,令以熬熟豬油加蜜,和調藥末與服。

下午吞之,至三鼓時,解下一物,瑩如蓴菜,潤滑無稜,藥護其外。撥視之,則釘在其中矣,乃京中釘鞋所用磨菇釘也。立方之意,以硝非磁石,則不能使藥附釘,磁石非硝,則不能逐釘速出,非油則無以潤,非蜜則未必滑,則著者著,逐者逐,潤者潤,同功合力,裹護而出矣。(此景岳傑出之案也。

白話文:

鯁刺

張子和治療一個五六歲的小孩,他和同伴玩耍時被蜀黍(玉米)的硬芯擊中,逆向的芒刺卡在咽喉裡,好幾天都吃不下粥藥,咽喉腫大發炎。孩子的家人向張子和求助,張子和讓他們取來水,按照道經咒法,用左手彎曲中指和無名指,做出三山印,把盛水的杯子放在上面,右手掐著金槍印,腳踩丁字步,面向太陽或燈火,吸一口氣。然後在乾淨的水杯裡,念咒語:「我借用老君東流順暢之力,老君奉命,吸走毒物。五方大帝尊貴,凡是聽從我號令的,都顯現帝身,急急如律令。」這樣默念七遍,吹入杯中,虛晃三次作結。孩子喝下水後說:「好了。」三五天後腫痛消散,這也說明法術也不是可以輕侮的。

《夷堅志》記載:小孩誤吞稻芒卡在咽喉裡,吐不出來,叫做「谷賊」,只要用鵝涎灌下去就能治癒。因為鵝涎能化解稻芒。

有個孩子誤吞了一枚銅錢卡在咽喉裡,吐不出來也咽不下去,許多醫生都束手無策。戴某人經過仔細思考,突然想到一個辦法,用乾淨的白色紙卷成如銅錢大小的樣子,用刀子縱橫交錯地割破紙的邊緣,弄得蓬鬆像頭髮一樣。再取一根筷子,綁上帶鉤的針,確保不會脫落,先放入咽喉輕輕探測。感覺鉤子鉤到銅錢後,再把卷好的紙塞進咽喉,讓鉤尖抵住紙卷,感覺鉤尖進入紙卷後,不傷害肌肉地將其慢慢拉出來。(這個方法奇特而穩妥,但是如果不是像張子和那樣靈巧的妙手,也未必能成功。)

方雪瓢一次在鮑淥家飲酒,談到《名醫類案》中用南硼砂治療誤吞金屬,以及用羊脛骨灰治療的方法,都非常靈驗。有人提到麵筋灰治療誤吞銅錢也很神奇,方雪瓢記下了這個方法。回家後,鄰居家孩子誤吞銅錢,卡在喉嚨裡,上吐下瀉,情況危急,方雪瓢立刻教他們這個方法。銅錢剛咽下去,就從口中吐出來了,其巧妙程度令人驚嘆,簡直像是鬼神在作祟一樣。因此附記下來。其方法是把麵筋放在新的瓦片上燒成炭,研磨成粉末,用滾燙的開水調成溫熱的糊狀服用。

如果銅錢還沒咽下去,就會從口中吐出來;如果已經咽下去了,就會從大便中排出。最近又流傳一個方法,用生的蒜頭塞進鼻孔裡,銅錢就會立刻吐出來,更加簡便,但還沒試過。

張子和說:以前我經過株林,看到一個小孩誤吞了銅鐵之物,生病消瘦,腳都站不穩。那時是六七月份,連日陰雨不斷,沒柴燒飯,好幾天都餓著肚子。有一天鄰居家牛死了,他們用牛做葵菜粥和米飯,病人趁著肚子餓,一下子吃得很飽。過了一會兒,像倒水一樣拉肚子,感覺腸子痛,然後就拉出了吞下去的東西。我因此明白了《內經》中說的「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的道理。牛肉、大米、葵菜都是甘甜的食物,所以能緩解腸胃。

而且腸子長期空虛,又遇到甘甜潤滑的食物,所以銅鐵才能排出。(如果能抓住這樣的時機,處處靈活應變,醫術怎麼能不精湛?這就是古代醫生難以企及的地方。)

最近有個小孩,玩線錘時不小心吞了下去,有個和尚讓他吃麥芽糖,吃了半斤後,線錘就隨著大便排出來了。和尚說:凡是誤吞金屬的,都可以用這個方法。我聽說《續醫說》裡也記載過類似病例,和尚用麥芽糖把射進眼睛裡的箭頭取出來,非常迅速。

張景岳治療王氏的孩子,才一歲,孩子的母親給他玩一枚鐵釘,結果孩子吞了下去。張景岳去看時,發現孩子的母親把孩子倒提起來,想讓鐵釘掉出來,孩子的口鼻都流血了。張景岳告訴她:這樣怎麼能把鐵釘弄出來呢?趕快把孩子抱正。這時聽到孩子哭聲,鐵釘已經咽下去了,不在喉嚨裡了。於是張景岳查閱本草書,知道鐵釘怕朴硝,於是想出了一個方法。用磁石一錢,朴硝二錢,研磨成粉,用熬熟的豬油和蜂蜜調和藥粉給孩子服用。

下午服用後,到三更時,排出一團東西,光滑像蓴菜,潤滑無棱角,外面包著藥。撥開一看,鐵釘就在裡面,是京城釘鞋用的磨菇釘。這個方法的用意是,用朴硝才能使藥物附著在釘子上,磁石才能快速地把釘子排出,豬油才能潤滑,蜂蜜才能使其更滑,這樣才能讓藥物包裹鐵釘,順利排出。(這是景岳傑出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