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之琇

《續名醫類案》~ 卷二十一 (5)

回本書目錄

卷二十一 (5)

1. 顛狂

孫兆治相國寺僧充患顛疾,經半年,過服名醫藥不效。僧俗兄潘氏家富,召孫療之。孫曰:今夜睡著,明後日便愈也。潘曰:且告投藥,報恩不忘。孫曰:有咸物,但命師吃,待渴卻來道。至夜僧果渴,孫至遂求溫酒一角,調藥一服與之。有頃再索酒,與之半角,其僧遂睡兩晝夜乃覺,人事如故。

潘謝孫,問治法,曰:眾人能安神矣,而不能使神昏得睡。此乃靈苑方中硃砂棗仁乳香散也,人不能用耳。辰砂一兩,光明有牆壁者;棗仁半兩,微炒;乳香半兩,光瑩者。右量所患人飲酒幾何,先令恣飲沉醉,但勿令吐,至靜室中,以前藥都作一服,溫酒調下,作一盞調之,令頓服。如飲酒素少人,但隨量取酒服藥訖,便安置床枕令臥。

病淺者半日至一日,病深者三兩日。令家人潛伺之,鼻息勻調,但勿喚覺,待其自醒即神魂定。萬一驚寤,不可復治。正肅吳公少時心病,服此一劑,五日方寤遂瘥。(《醫藥綱目》。)

浙江一婦人顛狂不止,醫以瓜蒂半兩為末,每一錢重,井花水調滿一盞投之,隨得大吐,吐後熟睡,勿令驚動,自此無恙。(同上。)

竇材治一人得風狂,已五年,時發時止,百法不效。竇為灌睡聖散三錢,先灸巨闕三十壯,醒時再服。又灸心腧五十壯,服鎮心丹一料。但病患已久,須大發一回方愈。後果大發,一日全好。又一婦人產後得此症,亦如前灸,服姜附湯而愈。

張子和治一叟,年六十,值徭役煩擾而暴發狂,口鼻覺如蟲行,兩手爬搔,數年不已,兩手脈皆洪大如絙繩。足陽明經起於鼻,交額之中,旁納太陽,下循鼻柱,交人中,環唇,下交承漿,故其病如是。夫徭役煩擾,便屬火化,火乘陽明經,故發狂。經言陽明之病,登高而歌,棄衣而走,罵詈不避親疏。

又況肝主謀,膽主決,徭役迫遽,則財不足支,肝屢謀而膽不能決,屈無所伸,怒無所泄,心火磐礴,遂乘陽明。然胃本屬土,而肝屬木,膽屬相火,火隨木氣而入胃,故暴發狂。乃命置燠室中,湧而汗出,如此三次。《內經》曰木鬱則達之,火鬱則發之,良謂此也。又以調胃承氣湯半斤,用水五升,煎半沸,分作三服,大下二十行,血水與瘀血相雜而下數升乃康。以通聖散調治,其後大下,則是土鬱奪之也。

一男子落馬發狂,起則目瞪,狂言不識親疏,棄衣而走,罵言雜出,氣力加倍,三人不能執縛。燒符作醮,問鬼跳巫,殊不知顧,丹砂、牛黃、犀、珠、腦、麝,資財散去,室中蕭然。

張以車輪埋之地中,約高二丈許,上安中等車輪,其輞上鑿一穴,如作足盆之狀,縛病人於其上,使之伏臥,以軟裀襯之,令一人於下,坐機一枚,以棒攪之,轉千百遭,病人吐出青黃痰沫一二斗許,繞車輪數匝。其病人曰:我不能任,可解我下。從其言而解之,索涼水,與之冰水飲數升,狂乃罷矣。

白話文:

顛狂

孫兆治一位相國寺的僧人,患有癲狂症,持續半年,服用多位名醫的藥物均無效。僧人的俗家兄弟潘氏家境富裕,便請孫兆治療。孫兆說:今晚睡著,明後天就會痊癒。潘氏說:先告知用藥方法,日後必不忘報恩。孫兆說:準備些鹹的食物,讓僧人吃,等到渴了再來找我。晚上僧人果然感到口渴,孫兆前來便請求溫酒一小杯,調配藥物一劑給他服用。一會兒僧人再次索要酒,給他半杯,僧人便睡了兩天兩夜後醒來,恢復如常。

潘氏感謝孫兆,詢問治療方法。孫兆說:很多人能安神,卻不能讓神志昏迷入睡。這是靈苑方中的硃砂棗仁乳香散,一般人不能使用。辰砂一兩(需晶瑩剔透,有牆壁狀的),棗仁半兩(微炒),乳香半兩(光亮瑩潤的)。根據病人平時飲酒的量,先讓他盡情飲酒喝醉,但不要讓他嘔吐,然後帶到靜室中,將以上藥物全部磨成一劑,用溫酒調服,用一杯酒調和,一次服下。如果病人平時酒量少,就根據他的酒量調藥,服藥後,立即安置好床枕讓他臥床休息。

病情輕者半天到一天痊癒,病情重者三五天。讓家人暗中觀察,看他呼吸是否均勻,不要叫醒他,等他自然醒來,神志就會恢復正常。萬一驚醒,就無法再治癒了。正肅吳公年輕時患有心病,服用此藥一劑,五天后醒來便痊癒了。(《醫藥綱目》)

浙江一位婦人患有癲狂症,無法控制,醫生用瓜蒂半兩研成粉末,每次用一錢重,用井花水調成滿滿一杯服下,讓她大量嘔吐,吐後熟睡,不要驚動她,從此就痊癒了。(同上)

竇材治療一位患有風狂症的病人,已經五年了,時好時壞,各種方法都無效。竇材給他灌服睡聖散三錢,先灸巨闕穴三十壯,醒來後再服用。又灸心腧穴五十壯,服用鎮心丹一料。因為病情已久,需要大發作一次才能痊癒。後來果然大發作了一次,一天後就痊癒了。又有一位婦人產後患上此症,也用同樣的灸法,服用姜附湯而痊癒。

張子和治療一位六十歲的老人,因徭役煩擾而突然發狂,感覺口鼻內像有蟲子爬行,兩手不停抓撓,幾年未愈,兩手脈搏都洪大如繩索。足陽明經起於鼻,經過額頭中間,與太陽經相交,向下沿著鼻樑,經過人中,環繞嘴唇,向下到達承漿穴,所以他的病症如此。徭役煩擾,屬於火邪,火邪乘犯陽明經,所以發狂。經書上說陽明經的病症是登高唱歌,脫衣奔跑,罵人毫不避諱親疏關係。

況且肝主謀慮,膽主決斷,徭役逼迫,財力不足,肝臟不斷謀劃而膽量卻無法決斷,鬱鬱不得志,怒火無處發洩,心火旺盛,於是乘犯陽明經。胃屬土,肝屬木,膽屬相火,火隨著木氣進入胃,所以突然發狂。於是命令將病人安置在溫暖的房間裡,讓他大量出汗,如此三次。《內經》說:“木氣鬱結則疏通它,火邪鬱結則讓它發洩出來”,正符合這個道理。又用調胃承氣湯半斤,加水五升,煎到半沸,分三次服用,大瀉二十次,排出幾升的血水和瘀血後才康復。用通聖散治療,之後大瀉,這是土氣鬱結而疏通它。

一位男子從馬上摔下來發狂,起來後眼睛瞪大,胡言亂語,不認識親人,脫衣奔跑,罵個不停,力氣加倍,三個人都無法制服他。燒符做法,問神問鬼,跳大神,都無濟於事,丹砂、牛黃、犀角、珍珠、麝香等名貴藥材都用盡了,家中變得空空如也。

張子和用車輪埋在地下,大約高兩丈左右,上面安裝中等大小的車輪,在車輪的邊緣鑿一個孔,像做足盆一樣,把病人綁在上面,讓他俯臥,用軟墊襯托著,讓一個人坐在下面,用一根棍子攪動車輪,轉動幾百圈,病人吐出青黃色的痰沫一兩斗,繞車輪轉了幾圈。病人說:我受不了了,把我放下來吧。按照他的話把他放下來,給他涼水喝,喝幾升冰水後,狂症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