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名醫類案》~ 卷二十 (25)
卷二十 (25)
1. 二便不通
一人大小便秘,數日不通,用商陸搗爛,敷臍上立通。(《本草綱目》。)
一人大便秘久,用烏桕木方停一寸,劈破,以水煎取半盞,服之立愈。
陸養愚治沈望亭,年近古稀,常患脅痛,用行氣藥及當歸龍薈丸即愈。後患便秘,服潤腸丸,便雖通而飲食減,胸膈不舒,有時溫溫作痛,若數日不服,又秘結矣。或以高年血不足所致,投以四物湯數劑,並小便亦不通,三日脹急殊甚,蜜導熨臍,百計不解。脈之,沉遲而弱。
詢其平日,大便有欲解之狀,及解又潤而不燥。曰:此非血秘,乃氣虛不能傳送所致也。用補中益氣湯,少以木香、白豆蔻佐之,二劑兩便俱通。此後常服一劑,不惟無秘結之患,且飲食倍增,脅痛亦不作矣。
陸祖愚治邱彥昭,稟賦薄弱,常有夢遺症,愛食燥炒飯,大便二三日一度。忽受風寒,仍吃燥飯,且日進四餐,旬日間飲食如舊,而大便竟不行。後復寒熱頭痛,身熱不止,間日一作,延及二十餘日。左手浮弦,氣口沉實而滑,知其風邪飲食俱未消散。遂用葛根、柴胡、山楂、厚朴、栝蔞仁、黃芩、陳皮、半夏之類,頭疼止,寒熱輕。
忽發黃,前方去半夏、陳皮、厚朴,加茵陳、花粉、木香、枳實、黃連,二帖黃退。轉而為斑色純紅,前方去茵陳、木通,加犀角、升麻,煎送潤字丸二錢五分,良久去燥矢七八塊,斑消身微涼。然胸口尚不可按,前方去犀角、升麻,倍黃連、枳實,六劑便不行而小腹微滿。
或謂病已月餘,可以議下,弗之聽,仍用潤字丸二錢五分,薑湯服。少頃去大便七八塊,而胸中如故,令以前方日服一劑,間二日投潤字丸二錢。病至七十餘日,服潤字丸計五兩,胸膈猶未清。然病久肌肉削盡,況常有遺症,不宜再行消導矣。枳實二錢,山楂二錢,人參六分,附子四分,連進三劑,遂大便日行一次。
人參漸加,枳實漸減,數劑後食進病起。服參至半斤,始得復元。
丹溪治一婦人脾疼,後患二便不通。此是痰隔中焦,氣聚上焦。二陳加木通,先服後吐,渣再煎,燒皂角灰為末,粥清下。一尼體厚,病吐逆,忽小便不利,頭汗出,立斃。
薛立齋治儒者王錄之,素痰甚,導吐之後,大便燥結,頭暈眼花等症,尺脈浮大,按之則澀。此腎氣虛而兼血虛也。四物送六味,四劑諸症悉退,仍用前丸月餘而康。
僉憲高如齋,素唾痰,服下痰藥,痰去甚多,大便秘結,小便頻數,頭暈眼花,尺脈浮大,按之如無。謂腎家不能納氣歸源,前藥復耗金水,用加減八味料,煎服而愈。
陳三農治中州王太學,素多酒食,病下極脹痛,二便不通,坐臥不能,沉吟七日矣,百般通利不應。此濕熱之邪遏塞二陰,壅脹隧路,故前後不通,病不在大腸膀胱也。乃用韭菜子,以山甲、茴香、楝實各一錢五分,入牽牛頭末三錢水煎,一服即減,三服即愈。乃知牽牛能達右腎命門,走精隧。
白話文:
二便不通
一個人大小便都幾天不通,用商陸搗爛敷在肚臍上,馬上就通了。(出自《本草綱目》)
一個人便秘很久,用烏桕木削成一寸見方的小塊,劈開,用水煎,喝半碗,馬上就好了。
陸養愚醫治沈望亭,年近七十,經常患肋下疼痛,用理氣的藥和當歸龍薈丸就治好了。後來便秘,服用潤腸丸,雖然大便通了,但食慾減少,胸膈不舒服,有時隱隱作痛,如果幾天不服藥,又會便秘。可能因為年老血氣不足,用了幾劑四物湯,小便也不通,三天脹得厲害,用蜂蜜導引熨燙肚臍,各種方法都無效。把脈,脈象沉而遲緩微弱。
詢問他平時的情況,他說大便想解,解出來又潤而不燥。醫生說:這不是血虛便秘,而是氣虛不能傳送導致的。於是用補中益氣湯,加少量木香、白豆蔻,兩劑藥後大小便都通了。此後經常服用一劑,不僅沒有便秘的困擾,而且食慾大增,肋下疼痛也不再發生了。
陸祖愚醫治邱彥昭,體質虛弱,經常夢遺,愛吃油炸炒飯,大便每隔兩三天一次。突然受了風寒,還繼續吃油炸炒飯,而且一天吃四餐,十幾天飲食如常,但大便卻不通了。後來又出現寒熱頭痛,發燒不止,隔天發作一次,持續二十多天。左手脈象浮弦,氣口沉實而滑利,知道是風邪和飲食積滯都未消散。於是用葛根、柴胡、山楂、厚朴、栝蔞仁、黃芩、陳皮、半夏等藥,頭痛停止了,寒熱減輕了。
突然發黃,前面的處方去掉了半夏、陳皮、厚朴,加了茵陳、花粉、木香、枳實、黃連,兩劑藥後黃疸消退了。轉而變成紫紅色斑點,前面的處方去掉了茵陳、木通,加了犀角、升麻,服用潤字丸兩錢五分,過了一會兒排出許多乾燥的糞便,斑點消退,身體微微涼了。但是胸口還按壓不適,前面的處方去掉了犀角、升麻,加倍黃連、枳實,六劑藥後大便不通,小腹微微脹滿。
有人說病已經一個多月了,可以考慮瀉下,醫生沒有聽從,仍然服用潤字丸兩錢五分,用薑湯送服。一會兒就排出了很多大便,但胸中仍然不舒服,讓病人服用之前的處方,隔一天服用潤字丸兩錢。病情持續到七十多天,共服用了五兩潤字丸,胸膈仍然不暢。但病情拖延久了,肌肉消瘦,而且經常夢遺,不宜再使用瀉下藥。於是用枳實二錢,山楂二錢,人參六分,附子四分,連續服用三劑,大便每天一次。
逐漸增加人參的劑量,減少枳實的劑量,幾劑藥後食慾恢復,病情好轉。服用人參到半斤,才完全恢復健康。
朱丹溪醫治一位婦人脾胃疼痛,後來大小便不通。這是痰阻中焦,氣滯上焦。用二陳湯加木通,先服用然後嘔吐,藥渣再煎煮,燒皂角灰研末,用稀粥送服。一個尼姑體格肥胖,患嘔吐症,突然小便不通,頭上出汗,立刻死亡。
薛立齋醫治儒者王錄之,素來痰多,導瀉吐痰後,大便秘結,頭暈眼花等症狀,尺脈浮大,按之澀滯。這是腎氣虛弱,兼有血虛。用四物湯送服六味地黃丸,四劑藥後諸症全部消退,繼續服用一個多月而痊癒。
僉憲高如齋,素來唾液痰多,服用化痰藥後,痰排出很多,大便秘結,小便頻數,頭暈眼花,尺脈浮大,按之如無。認為是腎臟不能納氣歸元,之前的藥又耗損了腎陰,用加減八味地黃丸煎服而痊癒。
陳三農醫治中州王太學,素來飲食過量,病情發展到極度腹脹疼痛,大小便不通,坐臥不能,痛苦呻吟七天了,各種通利方法都不管用。這是濕熱之邪阻塞了二陰,壅塞了經絡,所以前後不通,病不在大腸膀胱。於是用韭菜子,山甲、茴香、楝實各一錢五分,加牽牛子末三錢水煎,一劑藥後症狀減輕,三劑藥後痊癒。由此可知牽牛子能到達右腎命門,通行精氣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