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名醫類案》~ 卷二十 (24)
卷二十 (24)
1. 二便不通
馮楚瞻治崔姓人,六脈沉微,身熱,四肢厥冷,發狂譫語,連夜不寐,口渴浩飲,二便俱秘。(絕似陽明熱症,而斷為陰伏逼陽,乃舍症從脈之治。)此陰伏於內,逼陽於外,因津液不行,故小便秘而口乾渴,非實熱也。因穀食久虛,故大便虛秘不通,非燥結也。若不急為斂納,則真陰真陽並竭矣。
乃用熟地、麥冬以壯金水,炒白朮以托住中氣,牛膝、五味以下趨藏斂,製附子以引火歸原,另重煎人參沖服,不三劑狂定神清,思食而愈。
琇按:此亦陰虛陽越之病,甚則為類中,其治法亦大醇而小疵耳。至云陰伏於內,逼陽於外,亦與景岳案中謂為陰症同一模糊也。此二案不入類中門者,以世俗惟以二便為急,且風秘一條,人不講也。
胡念庵治陳鹽商,年七十六矣,春時患中風脫症,重劑參、附,二百餘帖獲痊。至十月,大便秘結不行,日登廁數十次,冷汗大出,面青肢厥,醫用滋補劑入生大黃三錢。胡深以為不可,戒之曰:老年脫後,幸參、附救全,不能安養,過於思慮,以致津液枯竭,傳送失宜,何事性急,以速其變。若一投大黃,往而不返,恐難收功矣。
姑忍二三日,勢當自解。病者怪其遲緩,口出怨咨之辭。次日不得已用人參二兩,蓯蓉一兩,當歸五錢,松、柏仁各五錢,附子三錢,升麻四錢,煎服,外用綠礬一斤,入圊桶,以滾水衝入,扶坐其上,一刻利下而通。(《醫林綱目》。)
琇按:傷寒瘧利之後,患秘結者,皆由攻下散表失宜所致。究其由,則皆血燥為病。至若風秘一條,其病本由燥火生風,醫者昧於風字,動用風藥,死者已矣。其存者亦必貽後患,然此尚其輕者也。
張路玉治楊松齡,夏月感冒,服發散十餘劑,二便俱閉。一醫用硝、黃下之,少腹左畔遂脹起如墩,不赤不熱,有時嗶嗶作聲。瘍醫以敷藥治其外,以解毒利水藥治其內,藥未進而躁擾不寧。診之,六脈緊細而駛,此過汗津液大傷,又與苦寒攻裡,致陰邪內結膀胱不化,溺積不通。
法在不救,幸胃氣有權,形神未槁,尚能少進粥糜,姑許以治。因與《濟生》腎氣大劑,煎成入有嘴壺,托起其項,徐徐仰灌升許。頃令轉側,以鵝翎探吐,即時溲便如注,少腹頓平。更與十全大補,調理而安。此症前後患者四五人,或小便淋瀝,或遺溺不止,或形羸氣脫,皆力辭不治。
琇按:此由感症混表混攻而成秘結,收入此門,以備參酌。
孫文垣治溫南溪內人,居常大便秘結,面赤不思飲食,頭時眩暈。診之,右關尺滑大有力,此痰火症也。用栝蔞四錢為君,滑石三錢,枳實二錢,半夏一錢半為臣,蘿蔔子、薑黃各一錢為佐,兩帖愈矣。又教以或遇大便秘結,每服當歸龍薈丸加牛膽南星一錢立應。
白話文:
二便不通
馮楚瞻治療一位崔姓病人,病人脈象沉弱微小,身體發熱,四肢冰冷,神志不清胡言亂語,整夜睡不着,口渴得厲害,喝很多水,大小便都祕結不通。(症狀很像陽明熱證,但是判斷為陰虛內伏逼迫陽氣外泄,因此採取針對脈象的治療方法。)因為體內陰液虧虛,逼迫陽氣外洩,導致體液運行不暢,所以小便不通暢且口乾舌燥,並不是因為實熱;由於長期飲食不足導致身體虛弱,所以大便祕結不通,並不是因為燥熱積滯。如果不緊急採取收斂補益的方法,那麼真陰真陽就會同時耗竭。
於是使用熟地、麥冬滋養腎陰,炒白朮扶助脾胃之氣,牛膝、五味子下行收斂,附子溫補腎陽,另用重煎人參沖服,不到三劑,病人神志就恢復清醒,想吃東西,病也就好了。
(注釋:這也是陰虛陽亢的病症,嚴重者會危及生命,治療方法雖然大致正確,但也略有瑕疵。所謂「陰伏於內,逼陽於外」,與景岳醫案中所說的陰證也同樣模糊不清。這兩個病例不被歸類到危重症,是因為世俗只把大小便不通當作急症來看待,而且風秘這一類症狀,人們並不重視。)
胡念庵治療一位七十六歲的陳姓鹽商,春天患中風脫症,用大量人參、附子治療二百多劑才痊癒。到了十月,大便秘結不通,一天上廁所幾十次,出冷汗,臉色青白,四肢冰冷,醫生想用滋補藥物加生大黃三錢。胡念庵認為不可行,告誡病人:老年人中風脫症後,幸好靠人參、附子救活,現在卻不能好好休養,又過度思慮,導致津液枯竭,氣血運行失調,為什麼要如此心急,加速病情惡化呢?如果服用大黃,病情將不可逆轉,恐怕難以治愈。
先忍耐二三日,病情自然會好轉。病人嫌他治療緩慢,抱怨不止。第二天,不得已用人參二兩,肉蓯蓉一兩,當歸五錢,松子、柏子仁各五錢,附子三錢,升麻四錢煎服,外用綠礬一斤放入廁桶,用滾水沖入,讓病人坐在上面,一刻鐘後大便通暢。(出自《醫林綱目》)
(注釋:傷寒、瘧疾痊癒後出現便秘的,都是因為攻下或發散治療失當造成的。究其原因,都是血虛燥熱所致。至於風秘這一類症狀,其病因是燥熱生風,醫生不明瞭「風」字的含義,使用風寒藥物治療,病人往往死亡,即使不死,也會留下後患,這還只是輕症。)
張路玉治療楊松齡,夏天感冒,服用發散藥物十幾劑後,大小便都閉塞不通。一位醫生用硝石、黃連瀉下,結果少腹部左側脹起像個土墩一樣,既不紅也不熱,有時發出咕嚕咕嚕的聲音。外科醫生用外敷藥物治療,內科醫生用解毒利水藥物治療,藥物還沒服用,病人就躁動不安。診斷後發現,脈象緊細而數,這是因為出汗過多,津液大傷,又服用寒涼藥物攻治裏證,導致陰邪在膀胱內凝結,尿液不能排出。
這種情況很難治療,幸好胃氣尚存,形神未衰,還能少量進食粥糜,於是嘗試治療。於是給予《濟生方》中的腎氣大劑,煎好後倒入有嘴的壺中,托起病人的頭,慢慢地灌服一些。讓病人翻身,用鵝毛探吐,隨即小便、大便如注而出,少腹部也平復了。接著再服用十全大補湯調理,病情痊癒。這種病症前後治療過四五個病人,有的尿頻尿急,有的尿失禁,有的形體消瘦,氣息衰竭,都拒絕治療。
(注釋:這是因為感冒治療過程中,表證與裏證同時治療不當而導致便秘,收入此處供參考。)
孫文垣治療溫南溪的妻子,經常大便秘結,面紅不思飲食,頭經常暈眩。診脈發現,右關脈、尺脈滑大有力,這是痰火證。於是用栝樓四錢為主藥,滑石三錢,枳實二錢,半夏一錢半為輔藥,蘿蔔子、薑黃各一錢為佐藥,兩劑就痊癒了。又教導她,如果遇到大便秘結,每次服用當歸龍薈丸加牛膽南星一錢即可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