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之琇

《續名醫類案》~ 卷二十 (7)

回本書目錄

卷二十 (7)

1. 淋濁

又服苦末丸如芥子許六十粒,日加晡,上湧下瀉,一時齊出,有膿有血。既定,令飲新汲水一大盞,小溲已利一二次矣。是夜凡飲新水二三十遍,病去九分,止哭一次。明日困臥如醉,自晨至暮,猛然起走索食,歌笑自得,頓失所苦。繼與太白散、八正散等,調一日大瘥。

此下焦約也、不吐不下,則下焦何以開?不令飲水,則小瘦何以利?大抵源清則流清者是也。又劉氏子年六歲、病沙石淋,張以苦劑三湧之,以益腎散三下之,立愈。

一人年二十三歲,病膏淋三年矣。醫不能效,多作虛損,補以溫燥,灼以針艾,無少減。張曰:惑蠱之疾也,亦曰白淫。實由少腹寓熱,非虛也,可以湧以泄。其人以時暑,憚其法峻,不決者三日。浮屠一僧曰:予以有暑病,近覺頭痛。張曰:亦可湧,願與君同之,毋畏也。

於是湧痰三升,色如黑礬汁,內有死血並黃綠水。又瀉積穢數行,尋覺病去。方其來時,面無人色,及治畢,次日面如醉。慮其暑月路遠,又處數方,使歸以自備云。

一男子病淋,張令頓食鹹魚,少頃大渴,又令恣意飲水,然後以藥治,淋立通。淋者無水,故澀也。

一婦人患淋久,諸藥不效。其夫夜告予,予按既效方治諸淋,用剪金花十餘葉煎湯,遂令服之。明早來云,病減八分矣,再服而愈。剪金花,一名禁宮花,一名金盞銀臺,一名王不留行。(王執中《資生經》,《本草綱目》。)

葉朝議親人患血淋,流下小便在盆內凝如蒟蒻,久而有變如鼠形,但無足耳,百治不效。一村醫用牛膝根煎汁,日飲五服,名地髓湯,雖未即愈,而血色漸淡,久乃復舊。後十年病沙石脹痛,用川牛膝一兩,水二盞,煎一盞溫服。一婦患此十年,服之得效。土牛膝亦可,入麝香、乳香尤良。(《本草綱目》。)

薛立齋治一婦人,患小便淋瀝,內熱體倦,以為肝火血少,脾氣虛弱,用八珍、逍遙二散,兼服月餘,而小便利,又用八珍湯而氣血復。

一婦人素善小便淋瀝不利,月經不調半載矣。或兩脅脈悶,或小腹作痛,或寒熱往來,或胸乳作痛,或咽喉噎塞,或兩腳筋牽,或肢節結核,面色青黃不澤,形氣日瘦,左關弦洪,右關弦數。此鬱怒傷肝脾,血虛氣滯為患。朝用加味歸脾湯,以補脾氣,解脾郁,祛肝火;夕用滋腎丸、生肝散,滋腎水以生肝血,抑肝火,舒筋膜。兼服月餘而愈。

一婦人小便淋澀,小腹脹悶,胸滿喘急,諸藥不應。以為轉筋之症,用八味丸一服,小便如湧而安。

孫文垣治祝芝岡,酒後近日每行三峰採戰,對景忘情之法,致成血淋。自仲夏至歲杪未愈,便下或紅或紫,中有塊如筋膜狀,或如蘇木汁,間有小黑子。三五日一發,或勞心力,或久坐立亦發,百治不痊。診之,其色白而青,肌肉削甚,脈左寸沉弱,關尺弦細,右寸略滑,此必肺經有濁痰,肝經有瘀血。

白話文:

淋濁

服用苦末丸,每次如芥子大小約六十粒,每日午后服用。服用後,上吐下瀉,膿血同時排出。症狀穩定後,喝一大碗新汲水,小便很快就能順利排泄一到兩次。當夜喝了二三十次新水,病情好轉了九成,只哭了一次。第二天感到全身乏力,像喝醉了一樣,從早到晚都臥床不起,直到傍晚才突然起身,索要食物,並能唱歌跳舞,顯得十分開心,痛苦頓時消失了。接著再服用太白散、八正散等藥物調理一天,病就好了大半。

下焦不通暢,不吐不瀉,下焦怎麼才能暢通?不喝水,小便怎麼能排出來?總之,源頭乾淨,流出的也乾淨。還有個六歲的劉氏小孩患沙石淋,用苦寒藥物三次使其上吐下瀉,再用益腎散服三次,病就好了。

有個二十三歲的病人,患膏淋三年,多位醫生都治不好,認為是虛損,用溫燥的藥物治療,還用針灸灼燒,病情卻沒有絲毫減輕。張醫生說:這是蠱毒引起的疾病,也叫白淫,實際上是少腹積熱,並非虛證,可以用瀉下方法治療。病人正值盛夏,害怕這種治療方法過於峻猛,猶豫了三天。有個和尚說:「我最近也患暑病,覺得頭痛。」張醫生說:「也可以瀉下,我願和你一起治療,不用害怕。」

於是瀉出三升痰液,顏色像黑礬汁,裡面還有瘀血和黃綠色的水。又瀉出很多污穢之物,不久病情就痊癒了。發病時,病人臉色蒼白,治療後第二天臉色紅潤,像喝醉酒一樣。考慮到正值盛夏,路途遙遠,又開了一些藥方,讓病人帶回去備用。

有個男子患淋病,張醫生讓他立刻吃鹹魚,不久後感到非常口渴,又讓他盡情喝水,然後再用藥治療,淋證立刻就通了。淋病患者缺乏水分,所以小便不通暢。

有個婦女患淋病很久,各種藥物都無效。她丈夫晚上告訴我,我根據治療淋病的有效方法,用剪金花十幾片煎湯讓她服用。第二天早上來的時候,病情減輕了八成,再服用一次就痊癒了。剪金花,又名禁宮花、金盞銀臺、王不留行。

葉朝議的親人患血淋,小便流到盆裡凝固成像蒟蒻一樣,時間久了會變成像老鼠的形狀,只是沒有腳,各種治療方法都無效。一個鄉村醫生用牛膝根煎汁,每天服用五次,叫做地髓湯,雖然沒有馬上治癒,但是血色逐漸變淡,很久之後才恢復正常。十年後,又患沙石脹痛,用川牛膝一兩,水兩碗,煎成一碗溫服。一個婦女患病十年,服用後也見效。土牛膝也可以,加入麝香、乳香效果更好。

薛立齋治療一個婦女,患小便淋瀝,內熱體倦,認為是肝火旺盛、血少、脾氣虛弱,用八珍、逍遙二散,同時服用一個多月,小便就通暢了,然後再用八珍湯調理,氣血就恢復了。

一個婦女經常小便淋瀝不通,月經紊亂半年了。有時兩脅疼痛,有時小腹疼痛,有時寒熱交替,有時胸乳疼痛,有時咽喉阻塞,有時兩腿筋絡牽引,有時關節腫塊,面色青黃沒有光澤,形體日漸消瘦,左關脈洪大,右關脈數。這是由於鬱怒傷肝脾,血虛氣滯引起的疾病。早上服用加味歸脾湯,補脾氣,解脾鬱,祛肝火;晚上服用滋腎丸、生肝散,滋腎水以生肝血,抑制肝火,舒筋膜。同時服用一個多月就痊癒了。

一個婦女小便淋澀,小腹脹悶,胸滿氣喘,各種藥物都不見效。認為是轉筋症,服用八味丸一次,小便就如湧泉般暢通,病情也好了。

孫文垣治療祝芝岡,酒後經常到三峰採戰,沉迷於景色之中,導致血淋。從仲夏到年底都沒治好,小便有時紅色有時紫色,裡面有像筋膜一樣的塊狀物,或像蘇木汁一樣,間或有一些小黑點。三五天發作一次,勞心用力或久坐久站都會發作,各種治療方法都不見效。診斷後發現,他的面色蒼白而帶青色,肌肉消瘦,脈象左寸沉弱,關尺弦細,右寸略滑,這是肺經有濁痰,肝經有瘀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