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之琇

《續名醫類案》~ 卷十九 (20)

回本書目錄

卷十九 (20)

1. 腳氣

薛立齋治一儒者,兩足發熱,腳跟作痛,用六味丸及四物湯加麥冬、五味、玄參,治之而愈。後因勞役,發熱惡寒,作渴煩躁,用當歸補血湯而安。

一婦人下體腫痛,用人參敗毒散加蒼朮、黃柏、威靈仙,痛減。又以四物湯加蒼朮、黃柏、防風、紅花、澤瀉而安。

一人足熱口乾,吐痰頭暈,服四物湯加黃連、黃柏,飲食即減,痰熱益甚。用十全大補湯加麥冬、五味、山藥、山萸而愈。

吳孚先治褚仁甫,病足腫,虛弱無力,頗能食。醫與二妙散加米仁、木瓜、牛膝、防風之類,愈服愈憊。此脾虛濕熱下陷,法當補脾升舉,誤用下行之劑,故愈下陷也。凡診是症,須審右寸不數,並能食否?如數又不能食,則是痿症,宜清肺熱,不可不知。(即痿不可作痹治是也。)

張路玉治褚廷嘉,患腳氣痼疾,恆服腎氣丸不徹。六七年來宿患,懇除之,乃匯取朮附、桂附、耆附、參附等法,兼採八風散中菊花,鱉甲湯中鱉甲、貝齒、羚羊、犀角,風引湯中獨活、防己,竹瀝湯中薑汁、竹瀝為丸,共襄祛風逐濕之功,服後必蒸蒸汗出,不終劑而數年之症頓愈。

沈汝楫子,夏月兩膝脛至腳痛極,僵挺不能屈者十餘日,或用敷治之法不效。其脈軟大而數,令拭去敷藥,與當歸拈痛湯二劑,汗出而愈。

陸養愚治邵完吾,左臀尖腫痛,引至膝膕,行動不便,坐臥亦艱,治療半年無效,肌肉盡削。診之,沉弱似緩,按之遲遲,兩尺沉數,曰:此由元氣虛弱,寒濕乘之,胃氣不升,陰火伏慝於下,當壯元升陽,導濕清熱,則痛自止。用補中益氣湯加蒼朮、黃柏、豬苓、澤瀉,桂、附少許,十劑其痛頓釋。後去桂、附,五苓倍人參、歸身,月餘肌肉漸生。

張三錫治一人,素有腳氣,每發則引腰痛,不可俯仰。其人雄飲,明是濕熱,脈濡而數,投拈痛湯,八帖漸減。遂以捉虎丹酒下二丸,空心服。凡三服,腿腕出黑汗,不再發。

陳三農治一人,熱從腳起入腹,視其形體實,作濕鬱熱成之疾治之,以潛行散加牛膝、防己,丸服之而即愈。

一婦積勞,病兩足如火燒,即惡寒壯熱,頭痛眩暈,齒痛齒浮,安臥片時少減,日二三發。此氣血俱虛,虛火妄動所致,以十全大補湯加五味,四劑而愈。

朱丹溪治一婦人,腳疼怕冷,夜劇日輕,用生地、白芍、歸尾各五錢,炒黃柏、黃芩、白朮五分,四帖,水煎帶熱服。

一婦人腳叉骨痛,用蒼朮、白朮、陳皮、白芍各三錢,木通二錢,甘草五分,二服,送大補丸五十粒。

儒者章立之,左股作痛,用清熱滲濕之藥,色赤腫脹,痛連腰脅,腿足無力。此足三陰虛,用補中益氣、六味地黃,兩月餘元氣漸復,諸症漸退。喜其慎疾,年許而痊。

府庠鍾之英兩腿生瘡,色黯,如錢似癬者三四,癢痛相循,膿水淋漓,晡熱內熱,口乾面黧。此腎虛之症,用加味六味丸,數日而愈。此症若用祛風散毒之劑,以致誤人多矣。

白話文:

腳氣

一位儒者腳部發熱,腳跟疼痛,薛立齋用六味地黃丸和四物湯,再加入麥冬、五味子、玄參治療,痊癒。後來因勞累,出現發熱、惡寒、口渴、煩躁等症狀,服用當歸補血湯後好轉。

一位婦女下體腫痛,用人參敗毒散加蒼朮、黃柏、威靈仙治療,疼痛減輕。又用四物湯加蒼朮、黃柏、防風、紅花、澤瀉治療痊癒。

一人腳熱口乾,吐痰頭暈,服用四物湯加黃連、黃柏後,飲食減少,痰熱加重。改用十全大補湯加麥冬、五味子、山藥、山茱萸治療痊癒。

吳孚先治療褚仁甫,患足腫,體虛乏力,但食慾尚可。醫生用二妙散加米仁、木瓜、牛膝、防風等藥,結果病情加重。這是因為脾虛濕熱下陷,卻使用了具有下行作用的藥物,導致病情加重。診斷此類症狀,必須仔細觀察右寸脈是否數,以及患者的食慾如何。如果脈數且食慾不佳,則是痿證,應清肺熱,不可誤治為痹證。

張路玉治療褚廷嘉,患有長期腳氣,長期服用腎氣丸無效。多年宿疾,需徹底根治,於是綜合運用朮附湯、桂附湯、耆附湯、參附湯等方劑的藥物,並加入八風散中的菊花,鱉甲湯中的鱉甲、貝齒、羚羊角、犀角,風引湯中的獨活、防己,竹瀝湯中的薑汁、竹瀝,製成丸藥服用,以達到祛風除濕的效果。服藥後大量出汗,未服完藥便痊癒。

沈汝楫之子,夏季膝蓋以下至腳部疼痛劇烈,僵硬不能彎曲十多天,外敷治療無效。脈象軟大而數,醫生令其去除敷藥,服用兩劑當歸拈痛湯,出汗後痊癒。

陸養愚治療邵完吾,左臀部腫痛,蔓延至膝窩,行動不便,坐臥困難,治療半年無效,肌肉消瘦。診脈沉弱似緩,按之遲緩,兩尺脈沉而數,診斷為元氣虛弱,寒濕入侵,胃氣不升,陰火伏藏於下,應益氣升陽,化濕清熱,疼痛自然會停止。於是服用補中益氣湯加蒼朮、黃柏、豬苓、澤瀉,少量桂枝、附子,十劑後疼痛頓消。之後去掉桂枝、附子,增加五苓散中人參、當歸,一個多月後肌肉逐漸恢復。

張三錫治療一人,素有腳氣,每次發作都引起腰痛,無法彎腰。此人嗜酒,明顯是濕熱之症,脈濡而數,服用拈痛湯八帖後症狀減輕。然後服用捉虎丹酒下二丸,空腹服用,三次後,腿腕排出黑汗,不再發作。

陳三農治療一人,熱從腳部上升至腹部,觀察其體型壯實,判斷為濕鬱熱盛,用潛行散加牛膝、防己製成丸藥服用,很快痊癒。

一位婦女因過度勞累,兩腳如同火燒,伴有惡寒、壯熱、頭痛、眩暈、牙痛、牙齒鬆動等症狀,臥床片刻症狀稍減,一日發作兩三次。這是氣血俱虛,虛火妄動所致,用十全大補湯加五味子,四劑痊癒。

朱丹溪治療一位婦女,腳痛怕冷,夜晚加重,白天減輕,用生地、白芍、當歸尾各五錢,炒黃柏、黃芩、白朮各五分,四帖,水煎溫服。

一位婦女腳踝骨疼痛,用蒼朮、白朮、陳皮、白芍各三錢,木通二錢,甘草五分,兩劑,並服用大補丸五十粒。

儒者章立之,左大腿疼痛,服用清熱滲濕藥物後,出現色赤腫脹,疼痛連及腰脅,腿腳無力。這是足三陰經虛弱,服用補中益氣湯、六味地黃丸,兩個多月後元氣漸復,諸症漸退。因其謹慎就醫,一年後痊癒。

府學教官鍾之英,雙腿長瘡,顏色黯淡,如銅錢大小,類似癬,瘙癢疼痛交替出現,膿水淋漓,午後發熱,口乾舌燥,面容暗黑。這是腎虛之症,服用加味六味地黃丸,幾天後痊癒。此症如果使用祛風散毒藥物,容易誤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