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之琇

《續名醫類案》~ 卷十九 (19)

回本書目錄

卷十九 (19)

1. 腳氣

蘇頌曰:火氣腳氣,最為急症。有人患此,以袋盛赤小豆,朝夕踐踏輾轉之,久久遂愈。(《本草綱目》:今人多誤為相思子,其實即食豆赤黯而緊小者耳。其紅大者不入藥。)

竇材治一人患腳痛,兩胻骨連腰,日夜痛不可忍,為灸湧泉穴五十壯,服金液丹,五日全愈。

一女子患腳氣,忽手足遍身拘攣疼痛,六脈沉大,乃胃氣盛也。服宣風丸三十粒,泄去而愈。

張文定嘗苦腳疾,無藥可療。一日遊相國寺,有賣藥者,得綠豆兩粒,服之遂愈。(《琅琊代醉編》。)

劉敬叔云:滎陽鄭醉之,字道子,為尚書左僕射,女腳患攣癖,就王僕醫。僕陽請水澆之,余澆庭中枯樹既生,女腳亦瘥。(《樵書初編》。)

鄱陽周順治一士人腳弱病,方書羅列,積藥如山,而疾益甚。令屏去,但用杉木為桶濯足,及令排樟腦兩股間,以腳䙀系足定,月餘而安,健如故。南方多此疾,不可不知。(《遁齋間覽》。)

葉天士治一婦人,血少氣多,大便後腳痛而麻,用當歸、白芍、白朮、青皮、地黃、川芎、甘草、桃仁煎服。

薛立齋治一婦,兩臁赤痛,寒熱口苦,嘔吐,懶飲食,面色青黃。此肝木乘脾土,用小柴胡湯加山梔、升麻、茯苓,二劑頓愈。又用六君子湯加柴胡、山梔即愈。

一婦人飲食勞役,兩臁兼腿疼痛,或時寒熱。薛以為脾虛濕下陷,用補中益氣湯加山楂、茯苓、半夏治之而痊。後復作,用六君湯加柴胡、山梔全愈。

一婦人經行後,寒熱晡熱,兩腿作痛,此肝經血虛也,用加味逍遙散加山梔治之而愈。後因勞,日晡內熱,或用四物、黃柏、知母之類,前症益甚,更加食少作泄。薛以為元氣下陷,前藥復傷,先用六君子湯加補骨脂二劑,調補脾胃而瀉止食進。又用補中益氣湯升舉元氣而痊。

一婦人年三十有七,早孀居,兩腿骨作痛,晡熱體倦,月經不調,或發寒熱,數年矣。一日頸項兩側結核,兩脅脹痛。此係肝經鬱火而成也,先用小柴胡湯合四物,數劑肝症頓愈。又用加味逍遙散加澤蘭、乳香、沒藥,三十劑血症漸痊。再用加味逍遙散,藥年餘而安。

一孀婦兩腿作痛,或用除濕化痰等藥,遍身作痛而無定處。薛曰:此血症也。不信,仍服流氣飲之類而歿。

一放出宮人,年四十餘,臀腿肉股作痛,晡熱口乾,月經不調。此係肝經血少,不能養經絡而然也,宜用加味逍遙散加澤蘭葉,五十餘劑諸症稍變。又以歸脾湯兼服,二百餘劑而痊。

一放出宮人,臀腿腫痛,內熱晡熱,惡寒體倦,咳嗽胸痞,月經過期而少。彼以為氣毒流注,服清熱理氣之劑益甚。薛曰:此乃肝經瘀血停留所致。蓋肝經上貫膈,布脅肋循喉嚨,下循膕內臁,繞陰器抵少腹。主治之法,當補其所不勝,而制其所勝而已。補者脾,制者肝也。經曰虛則補之,實則瀉之,此定法也。彼不信,仍服前藥,遂致不起。

白話文:

腳氣

蘇頌說:腳氣中的火氣型,是最急的病症。有人患此病,可以用布袋裝赤小豆,早晚踩踏揉搓,久而久之就能痊癒。(《本草綱目》記載:現在很多人誤認為是相思子,其實就是食用的小紅豆,顏色暗紅而顆粒緊小的;紅而大的則不能入藥。)

竇材治療一人腳痛,痛楚從腳踝骨延伸到腰部,日夜疼痛難忍,於是灸刺湧泉穴五十壯,並服用金液丹,五天就痊癒了。

一位女子患腳氣,突然手腳及全身都抽搐疼痛,六脈沉而有力,這是胃氣盛的表現。服用宣風丸三十粒,瀉去胃火後就痊癒了。

張文定曾經飽受腳疾之苦,沒有藥物可以治療。有一天遊覽相國寺,遇到一個賣藥的人,得到兩粒綠豆,服用後就痊癒了。(《琅琊代醉編》)

劉敬叔說:滎陽的鄭醉之,字道子,擔任尚書左僕射,他的女兒腳患攣縮疼痛,就醫於王僕醫。王僕醫讓用水澆灌她的腳,結果澆灌庭院中枯死的樹木後樹木都活了過來,女兒的腳也好了。(《樵書初編》)

鄱陽的周順治了一位士人腳部虛弱的疾病,他翻閱方書,積累的藥物像山一樣多,但病情卻越來越嚴重。於是叫他停止服用這些藥物,只用杉木做成桶來洗腳,並在兩腿間放置樟腦,用腳布固定住腳部,一個多月後就痊癒了,身體也像以前一樣健壯。南方多發這種疾病,不可不知。(《遁齋間覽》)

葉天士治療一位婦女,血少氣多,大便後腳痛且麻木,於是使用當歸、白芍、白朮、青皮、地黃、川芎、甘草、桃仁煎服。

薛立齋治療一位婦女,兩小腿赤腫疼痛,伴有寒熱、口苦、嘔吐、食慾不振、面色青黃。這是肝木克脾土的表現,於是使用小柴胡湯加山梔、升麻、茯苓,兩劑就痊癒了。也曾用六君子湯加柴胡、山梔治療而痊癒。

一位婦女因為飲食勞累,兩小腿及大腿疼痛,有時伴有寒熱。薛立齋認為是脾虛濕邪下陷,於是使用補中益氣湯加山楂、茯苓、半夏治療而痊癒。後來復發,使用六君子湯加柴胡、山梔就痊癒了。

一位婦女月經後出現寒熱、午後發熱、兩腿疼痛,這是肝經血虛的表現,於是使用加味逍遙散加山梔治療而痊癒。後來因為勞累,午後出現內熱,於是服用四物湯、黃柏、知母等藥物,結果之前的症狀加重,並且食慾減退,大便稀溏。薛立齋認為是元氣下陷,之前的藥物又傷了元氣,於是先用六君子湯加補骨脂兩劑,調理脾胃,止瀉增進食慾。然後再用補中益氣湯提升元氣,最後痊癒。

一位三十七歲的寡婦,長期兩腿骨疼痛,午後發熱、身體疲倦、月經不調,有時會發寒熱,已經持續好幾年了。有一天,頸項兩側出現腫塊,兩脅脹痛。這是肝經鬱火造成的,於是先用小柴胡湯合四物湯,幾劑藥後肝症就痊癒了。然後使用加味逍遙散加澤蘭、乳香、沒藥,三十劑後血症逐漸痊癒。最後繼續服用加味逍遙散,服藥一年後就安好了。

一位寡婦兩腿疼痛,曾經服用除濕化痰的藥物,結果全身疼痛,而且疼痛部位不定。薛立齋說:這是血症。她不相信,繼續服用理氣的藥物,最後去世了。

一位出宮的宮人,四十多歲,臀部、大腿、內股疼痛,午後發熱、口乾、月經不調。這是肝經血虛,不能滋養經絡造成的,應該使用加味逍遙散加澤蘭葉,服用了五十多劑後,各種症狀有所改善。然後又服用歸脾湯,服用了二百多劑後痊癒。

一位出宮的宮人,臀部大腿腫痛,內熱、午後發熱、惡寒、身體疲倦、咳嗽、胸悶,月經推遲且量少。她認為是氣毒流注,服用清熱理氣的藥物,結果病情加重。薛立齋說:這是肝經瘀血停留造成的。因為肝經上貫膈膜,布於脅肋,循行喉嚨,下行大腿內側和小腿內側,繞過陰部到達小腹部。治療的方法,應該補益不足之處,而制約有餘之處。補益的是脾,制約的是肝。經書上說:虛則補之,實則瀉之,這是確定的方法。她不相信,繼續服用之前的藥物,結果去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