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名醫類案》~ 卷十九 (8)
卷十九 (8)
1. 腰痛
龔子才治一人,跌後腰痛,用定痛等藥不效,氣血日衰,面耳黧色。龔曰:腰為腎之府,雖曰閃傷,實腎經虛弱所致也。遂用杜仲、補骨脂、五味子、山楂、蓯蓉、山藥,空心服,又以六君、當歸、白朮、神麯各二錢,食遠服,不月而瘥。
張路玉曾治沈雲步媳,常有腰痛帶下之疾,或時勞動,則日晡便有微熱。診其兩尺皆弦,而右寸關虛,虛濡少力,此手足太陰氣衰,敷化之令不及也。合用異功散加當歸、丹皮,調補胃中榮氣,兼杜仲以壯關節,澤瀉以利州都,則腰痛帶下受其益矣。
江蘇總藩張公,嚴冬腰腹重痛,甲夜延診,候脈得沉,沉滑而駛,遂與導痰兼五苓之制,一劑而腹痛止,三啜而腰胯馳縱自如,未嘗用腰痛之藥。(沉為熱在裡,滑為痰,故消導分利而愈。)
盧不遠治陳孟杼父,六月中受寒,尚淹淹未甚也。至次年二月,忽小腹與腰急痛,即令人緊挽外腎,稍松便欲死,與羌活、黃柏、茯苓、肉桂等劑,令刮委中,痛止而足軟。至五月天熱,身發紫瘢,有汗至足乃愈,此乃腸腑病也。經曰:小腸病者,腰脊控睪而痛。以羌活入小腸,故痛隨愈。
其足軟未瘳者,原以寒邪鬱火,故需夏時,則火力全而血脈之邪始去,所以瘢出足汗,百骸暢美,寒淨而火遂融通也。
吳孚先治尹瑞之腰痛異常,從目內眥進藥而愈。或問之,曰:是乃精明穴也,在目內眥紅肉中,其脈行足太陽經於腰背,下應足少陰通於心腹。腰背之痛,從精明進藥,良有奇驗。古來神聖,有從耳進藥者,病愈而耳聾,針之則愈矣。
蘇頌治一女子,忽得小腹中痛,月經初來,便覺腰間切痛連脊間,如刀刺錐刺,痛不可忍。眾醫不別,謂是鬼祟,妄服諸藥,終無所益,其疾轉增。審察前狀相當,即用積雪草藥,夏五月正放花時,即採曝乾,搗節為糝。每服二方寸,和好醋二小合,平旦空腹頓服之,每旦一服,以知為度。(天寶單行方,《本草綱目》。)
張三錫治一人,瘦弱,性復嗜酒,致腰及雨脛痛不可忍,作腎虛治不應。診之,左脈濡細而數,乃血虛受熱也,遂以四物湯加生地、知、柏、牛膝、肉桂少許,二劑知,十劑已。
一人因太勞,又過飲酒,致濕熱乘入客於經絡,腰痛,夜更甚,不得俯仰,脈濡而弱,先與拈痛去參、術,二劑稍愈。遂改用四物湯加杜仲、牛膝、獨活、肉桂頓瘳。
一人脈症同上,服拈痛漸減。一人改用附、桂,遂攻出一癰,出膿,大補始消。
一人肥盛而肢節痛,腰更甚,脈沉濡而滑,知濕痰也。與二陳湯加南星、二朮、二活、秦艽、防風,十劑愈。
一人因墜馬後腰痛不止,日輕夜重,瘀血諦矣。與四物去地黃,加肉桂、桃仁泥、蘇木,四服,大便下黑而痊。
白話文:
腰痛
龔某治療一位跌倒後腰痛的病人,用一般的止痛藥無效,患者氣血日衰,面色和耳廓都發黑。龔某認為:腰是腎的府邸,雖然說是閃傷,其實是腎經虛弱引起的。於是就用杜仲、補骨脂、五味子、山楂、肉蓯蓉、山藥,空腹服用;又用六味地黃丸、當歸、白朮、神麴各兩錢,飯後服用,不到一個月就痊癒了。
張路玉曾治療沈雲步的媳婦,經常腰痛並伴有白帶,勞動後,傍晚就略感發熱。診脈發現其尺脈都弦緊,而寸關脈虛弱無力,這是手足太陰經氣虛衰,氣血運行不暢所致。於是使用異功散加當歸、丹皮,調補胃氣,並用杜仲壯筋骨,澤瀉利水,這樣腰痛和白帶都得到改善。
江蘇總督張公,嚴冬時腰腹部劇痛,夜間急請醫生診治,診脈沉滑而有力,於是給予了瀉熱化痰兼利水的藥方,一劑藥後腹痛止,服藥三次後腰胯就能自如活動了,根本沒有用到治療腰痛的藥物。(脈象沉代表裡熱,滑代表痰濕,所以用瀉熱利水的方法治療。)
盧不遠治療陳孟杼的父親,六月中暑受寒,當時症狀不重。到第二年二月,突然小腹和腰部劇痛,一拉外腎就痛得要命,稍一鬆開就好了。於是給予羌活、黃柏、茯苓、肉桂等藥物,並在委中穴刮痧,疼痛止住了但腿腳無力。到五月天氣炎熱,身上出現紫斑,出汗到腳才痊癒,這是腸胃疾病。經書上說:小腸有病,腰脊和睪丸會疼痛。因為用了羌活入小腸經,所以疼痛隨之痊癒。
腿腳無力未癒,是因為寒邪鬱火,需要等到夏天,陽氣旺盛時,血脈中的邪氣才能去除,所以才會出現紫斑和出汗,百骸舒暢,寒邪去除,氣血也就通暢了。
吳孚先治療尹瑞的腰痛,從目內眥(眼角內側)進藥而痊癒。有人問他,他說:那是精明穴,在目內眥的紅肉中,其經脈循行於足太陽經,通達腰背,並下行於足少陰經,通於心腹。腰背疼痛,從精明穴進藥,療效奇特。古代也有從耳朵進藥的,病雖然好了但耳朵卻聾了,針灸後才痊癒。
蘇頌治療一位女子,突然小腹疼痛,月經初潮後,腰部就劇痛連及脊椎,像刀刺錐刺一樣,痛得難以忍受。很多醫生都診斷不出,認為是鬼祟作怪,亂服藥物,病情反而加重。蘇頌仔細詢問病情後,用積雪草治療,夏五月積雪草開花時採摘曬乾,研成粉末。每次服二方寸(約等於現代藥量),加少許醋,清晨空腹服用,每天一劑,直到痊癒。(天寶單行方,《本草綱目》)
張三錫治療一位瘦弱,嗜酒的病人,腰和膝蓋疼痛難忍,用治療腎虛的方法無效。診脈發現左脈細弱而數,這是血虛受熱。於是用四物湯加生地、熟地、柏子仁、牛膝、肉桂少許,兩劑藥後見效,十劑藥後痊癒。
一位病人因過度勞累和飲酒,導致濕熱入侵經絡,腰痛,夜間更甚,不能彎腰,脈濡弱。先用拈痛藥去參、術,兩劑藥後稍有好轉。然後改用四物湯加杜仲、牛膝、獨活、肉桂,很快痊癒。
一位病人脈症同上,服用拈痛藥後症狀逐漸減輕。一位病人改用附子、肉桂後,排出膿腫,大補之後才痊癒。
一位病人肥胖,肢體關節疼痛,腰痛更甚,脈沉濡滑,知道是濕痰。於是使用二陳湯加天南星、蒼朮、白朮、獨活、秦艽、防風,十劑藥後痊癒。
一位病人因墜馬後腰痛不止,白天輕晚上重,是瘀血。於是用四物湯去地黃,加肉桂、桃仁泥、蘇木,四劑藥後,大便排出黑便而痊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