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名醫類案》~ 卷十八 (21)
卷十八 (21)
1. 心胃痛
薛立齋治一婦人,心腹作痛,久而不愈,此肝火傷脾氣也。用炒山梔一兩,生薑五片,煎服而痛止。更以二陳加山梔、桔梗,乃不發。
孫文垣治周蘆汀乃眷,患胃脘痛,嘔吐不食者四月,晝夜號呼不絕,脈則兩手俱滑數。(故作實治。)曰:當以清熱為先。乃先與末子藥二錢,令服之,不一飯頃,痛止而睡,家人色喜。曰:未也,此火暫息也。其中痰積甚固,不乘時下之,勢必再作。因與總管丸三錢,服下腹中微痛。
再服二錢,又睡至天明乃寤,腹痛亦止,大便下痰積甚多。次日以二陳湯加枳實、薑黃、香附、山梔、黃連與之,服後胃痛全止。惟小腹略脹,蓋痰積未盡也。再與總管丸三錢,天明又行一次,痰之下如前,胃脘之痛遂不發。
薛立齋治陳湖陸小材母,久患心腹疼痛,每作必胸滿嘔吐,手足俱冷,面赤唇麻,咽乾舌燥,寒熱不時,月餘竟夕不安,其脈洪大。眾以痰火治之,屢止屢作。迨乙巳春,發煩而甚,仍用前藥反劇。此寒涼損真之故,內真寒而外假熱也。且脈息洪弦而有怪狀,乃脾氣虧損,肝木乘之而然。
當溫補胃氣,遂用補中益氣湯加半夏、茯苓、吳茱萸、木香,一服熟寐徹曉,洪脈頓斂,怪脈頓除,諸症釋然。
陸養愚治陸前川,素患腸風便燥,冬天喜食盆柿,致胃脘當心而痛。醫以溫中下氣藥,療其心痛,痛未減而腸紅如注;以寒涼潤燥之劑,療其血,便未通而心痛如刺。脈之,上部沉弱而遲,下部洪滑而數,此胃中冷而腸中熱也。
大腸屬金,原喜清而惡熱,喜潤而惡燥,況素有腸風燥急之症,因心痛而投以辛溫香燥之劑,能不劇乎?脾胃原喜溫而惡寒,濕潤之品,能不甚乎?今大便不行已數日矣,乃用潤字丸三錢,以沉香三分衣其外,濃煎薑湯,送下二錢。半日許又送一錢,至夜半大便行,極堅,而不甚痛,血減平日十六七。
少頃又便一次,微痛而血亦少。清晨又便溏一次,微見血而竟不痛矣。惟心痛未舒,與臟連丸,亦用沉香為衣,薑湯送下,以清下焦之熱而潤其燥。又以附子理中料為散,飴糖拌吞之,使戀膈而不速下,不終劑而兩症並痊矣。
王肯堂治韓敬堂,患胸膈痛,脈洪大而澀,用山梔、赤芍、通草、麥芽、香附、歸、芎,煎加薑汁、竹瀝、韭汁、童便之類,飲之而止。一日勞倦忍飢,痛大發,亟邀王至,入房。問曰:晨起痛甚不能待公,服家兄藥,下咽如刀割,其痛不可忍,此何意也?曰:得非二陳、平胃、紫蘇之屬乎?曰:然。曰:是則何怪乎其增病也。
夫勞餓而發,飽逸而止,如其虛也。飲以十全大補湯,一劑而胸痛止。
張三錫治一婦,苦胃脘痛,每發輒大吐,多方不應,以鹽湯探吐,出積痰碗許,痛良已。後常作惡心,知胃中有痰也。以橘、半、枳實加木香、川芎、白螺殼、南星、海粉、神麯,糊為丸,白湯下錢半,未及一半,病去如脫。
白話文:
心胃痛
薛立齋治療一位婦女,心腹部疼痛很久都沒好,這是肝火傷到脾胃造成的。他用炒山梔子一兩,生薑五片煎服,疼痛就止住了。之後再用二陳湯加山梔子、桔梗,病症就再也沒有發作。
孫文垣治療周蘆汀的親人,患有胃脘痛,嘔吐不能進食已經四個月,晝夜哭喊不止,脈象是兩手都滑數(因此採取實證治療)。孫文垣說:應該先清熱。於是先給病人服用末子藥二錢,不一會兒,疼痛就止住了,病人也睡著了,家人非常高興。孫文垣說:還不行,這是火暫時熄滅了。病人痰積很嚴重,如果不趁現在把它排出,勢必會再次發作。於是又給病人服用總管丸三錢,服下後腹部微微疼痛。
再次服用二錢,又睡到天明才醒,腹痛也止住了,大便排出了很多痰積。第二天用二陳湯加枳實、薑黃、香附、山梔子、黃連給病人服用,服後胃痛完全止住了。只是小腹略微脹,這是痰積還沒完全排出。再次給病人服用總管丸三錢,天明又排便一次,痰的排出和上次一樣多,胃脘疼痛就再也沒有發作了。
薛立齋治療陳湖陸小材的母親,長期患有心腹疼痛,每次發作都會胸悶嘔吐,手腳冰冷,面紅唇麻,咽乾舌燥,寒熱不定,一個多月以來整夜都睡不好,脈象洪大。很多人用痰火的方法治療,但總是治好又復發。直到乙巳年春天,病情加重,仍然用之前的藥反而加重病情。這是因為寒涼損傷了正氣,內在是真寒,外在是假熱。而且脈象洪大弦急,並且有異常情況,這是脾胃虧損,肝木乘脾造成的。
應該溫補胃氣,於是用補中益氣湯加半夏、茯苓、吳茱萸、木香,服用一劑後就睡得很熟直到天亮,洪脈頓時收斂,異常脈象也消失了,各種症狀都好了。
陸養愚治療陸前川,素來患有腸風便燥,冬天喜歡吃柿子,導致胃脘疼痛,並且痛在心窩處。醫生用溫中下氣的藥物治療他的心痛,疼痛沒有減輕,而且腸出血像流水一樣;用寒涼潤燥的藥物治療他的出血,大便不通暢,心痛像針扎一樣。診脈,發現上部脈象沉弱遲緩,下部脈象洪滑數,這是胃寒腸熱。
大腸屬金,本就喜歡清淨而厭惡燥熱,喜歡潤澤而厭惡乾燥,況且本來就有腸風燥急的症狀,因為心痛而服用辛溫香燥的藥物,怎麼能不加重病情呢?脾胃本來就喜歡溫暖而厭惡寒冷,濕潤的藥物,怎麼能不加重病情呢?病人大便已經好幾天不通了,於是用潤字丸三錢,用沉香三分包裹在外面,用濃薑湯送服二錢。半小時後又送服一錢,到半夜大便通暢,大便很硬,但不怎麼痛,出血量比平時減少了十六七。
過了一會兒又大便一次,輕微疼痛,出血也少。清晨又排一次稀便,略微見到血,疼痛就完全消失了。只是心痛還沒完全好,於是服用臟連丸,也用沉香包裹,用薑湯送服,以清下焦之熱而潤燥。又用附子理中藥研成散劑,用麥芽糖拌勻吞服,讓藥物在胃中停留而不快速下降,還沒吃完藥,兩種病症都痊癒了。
王肯堂治療韓敬堂,患有胸膈疼痛,脈象洪大而澀,用山梔子、赤芍藥、通草、麥芽、香附、歸尾、川芎煎服,加入薑汁、竹瀝、韭汁、童便等,服下後疼痛就止住了。有一天勞累飢餓,疼痛再次大發作,急忙請王肯堂來,進入房間。王肯堂問:早晨起來疼痛厲害,等不及我來,服用了家兄的藥,藥物下咽像刀割一樣,疼痛難忍,這是什麼意思?病人說:是不是二陳湯、平胃散、紫蘇飲之類的藥?王肯堂說:是的。王肯堂說:這樣怎麼能不加重病情呢?
勞累飢餓而發病,飽食休息而止,說明是虛證。於是服用十全大補湯一劑,胸痛就止住了。
張三錫治療一位婦女,患有胃脘痛,每次發作都會大量嘔吐,很多方法都不管用,用鹽湯催吐,吐出約一碗積痰,疼痛就減輕了。後來經常噁心,知道胃裡還有痰。於是用橘皮、半夏、枳實加木香、川芎、白螺殼、南星、海粉、神麴,做成丸藥,用白開水送服半錢,還沒服完一半,病就好了,像脫胎換骨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