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之琇

《續名醫類案》~ 卷十八 (19)

回本書目錄

卷十八 (19)

1. 心胃痛

友人言,於武昌見一老僧患胃脘痛,痛發瀕死,其徒亦患之。師死遺命必剖視吾心,務去其疾。果於心間得細骨一條,長七八寸,形如簪,其徒以插瓶中,供師前,已數年矣。有貴客來寓庵中,偶殺鵝喉未斷,其童取瓶中骨挑鵝喉,凡染鵝血處即化矣。徒因悟此理,飲鵝血數日,胃疾竟除。

薛立齋治一婦人,久患心痛,飲食少思,諸藥到口即吐。薛以為脾土虛弱,用白朮一味,同黃土炒去土,每服一兩,以米泔煎濃,徐服少許,數日後自能大飲,用三斤余而安。(雄按:脾弱何至作痛?此蓋停飲為患也。蔡按:停飲之說誠然,此與許學士神術丸意同。但飲之微者可用,若飲已盛,則反益其痛,以術能閉氣也。黃錦芳論之甚詳,宜參觀之。)

上舍陳履學長子室,素怯弱,產後患疔瘡,年餘不愈,因執喪旬月,每欲眩僕。一日感氣,忽患心脾高腫作疼,手不可按,而嘔吐不止,六脈微細。或見其形實,誤諸痛不可補氣,乃用青皮、木香、五味、吳茱萸等藥愈甚。繼復患瘧,且墮胎。又投理氣行血之藥,病雖去,元氣轉脫,(病家無識,舉世皆然。

)再投參、耆補劑不應矣。六脈如絲欲絕,迎薛至,診之曰:形雖實而虛極,反用理氣之劑,損其真氣故也。連投參、耆、歸、芍、朮、附、薑、桂,二劑,間用八味丸,五日寢食漸甘,六脈全復。此症若心脾疼痛時,即服此等藥,瘧亦不作矣。

龔子才治一人,心胃刺痛,手足稍冷,出汗,指甲青,百藥不效。以當歸二錢,煎湯,用水磨沉香、木香、烏藥、枳殼,調服乃止。

一教諭年五十一,因酒食過飽,胃脘作痛,每食後,其氣自兩肩下及胸次至胃口,痛不可忍,令人將手重按痛處,移時忽響動一聲,痛遂止。如是八年,肌瘦如柴。診之,六脈微數,氣口稍大有力。以神祐丸一服下之,其痛如失,後以參苓白朮散調理復元。

程沙隨在泰興時,有一乳孃,因食冷肉,心脾脹痛不忍。錢受之以陳茱萸五六十丸,水一盞,煎取汁去渣,入官局平胃散三錢,再煎熱服,一服痛止,再服無他。云高宗嘗以此賜近臣、愈疾甚多,真奇方也。(《槎庵小乘》。)

孫文垣治張二尹近川,始以內傷外感,服發散消導多劑,致胃脘當心而痛。診之,六脈皆弦而弱,法當補而斂之。白芍五錢,炙甘草三錢,桂枝一錢五分,香附一錢,大棗三枚,飴糖一合,(小建中加香附。)煎服,一劑而瘳。

族弟應章胃脘當心而痛,手不可近,疑有瘀血使然。延胡索、五靈脂、丹皮、滑石、川芎、當歸、甘草、桃仁、桔梗、香附,臨服加韭菜汁一小酒杯,其夜痛止則睡,飲食亦進。惟大便下墜,逼迫不安,此瘀血已動,欲下行也。前劑去韭汁,一帖全安。

白話文:

心胃痛

一位友人說,在武昌見過一位患胃痛的老僧,痛起來時幾乎要命,他的徒弟也患同樣的病。老僧臨終遺命一定要剖開他的心臟檢查,務必去除病根。結果在心臟附近發現一根細細的骨頭,長約七、八寸,形狀像髮簪。他的徒弟把這根骨頭插在瓶中,供奉在師父靈前,已經好幾年了。後來有貴客住在庵裡,偶然間殺鵝時沒有把鵝脖子割斷,小童便用瓶中的骨頭挑開鵝脖子,凡是沾到鵝血的地方,骨頭就溶解了。徒弟因此悟出道理,喝了幾日鵝血,胃病竟然痊癒了。

薛立齋治療一位久患心痛的婦人,飲食減少,食慾不振,服藥一入口就吐出來。薛認為是脾胃虛弱,只用白朮一味藥,與黃土一起炒,去除黃土,每次服用一兩,用米湯煎濃,慢慢少量服用,幾天後就能大量飲水,喝了三斤多就痊癒了。(雄按:脾胃虛弱怎麼會痛成這樣呢?這大概是飲水停滯造成的。蔡按:飲水停滯的說法確實,這和許學士的神術丸用意相同。但飲水停滯較輕微的可以用,如果飲水停滯已經很嚴重,反而會加重疼痛,因為白朮能閉塞氣機。黃錦芳對此論述得很詳細,應該參考一下。)

上舍陳履學的長子媳婦,本來就身體虛弱,生產後患了疔瘡,一年多不好,又因為守喪一個月,經常想暈倒。有一天受了風寒,突然感到心脾部位腫脹疼痛,手按壓不住,而且嘔吐不止,脈象微弱。有人見她症狀表現為實證,誤以為疼痛不能補氣,就用青皮、木香、五味子、吳茱萸等藥,結果病情反而加重了,接著又患上瘧疾,還流產了。又用疏通氣血的藥物,雖然病好了,但元氣卻受損了。(病人家屬不懂醫理,世人大多如此。)再用人參、黃耆等補藥也不見效。脈象細如絲線,快要斷了,於是請來薛醫生,診斷後說:雖然症狀表現為實證,但實際上是虛極,反而用了疏通氣血的藥,損傷了元氣。於是連續服用人參、黃耆、當歸、芍藥、白朮、附子、生薑、桂枝,兩劑,間隔服用八味丸,五天后就能好好吃飯睡覺了,脈象也完全恢復正常。如果出現心脾疼痛,就服用這些藥,瘧疾也不會發作了。

龔子才治療一人,心胃刺痛,手腳稍冷,出汗,指甲青紫,百藥無效。用當歸二錢,煎湯,用水磨沉香、木香、烏藥、枳殼調服,疼痛就停止了。

一位教諭,五十一歲,因為酒食過飽,胃脘疼痛,每次吃完飯,氣體就從兩肩往下,經過胸部到胃口,痛得難以忍受,必須讓人用手用力按壓疼痛的地方,過一會兒突然響動一聲,疼痛就停止了。這樣持續八年,身體瘦得像柴火一樣。診斷後,脈象微弱,但氣息稍大有力。服用神祐丸一劑後,疼痛消失了,然後用參苓白朮散調理恢復元氣。

程沙隨在泰興時,有一位奶媽,因為吃了冷肉,心脾脹痛難忍。錢醫生給她用陳茱萸五六十丸,加一盞水,煎取汁液去渣,加入官局平胃散三錢,再煎熱服用,一服藥疼痛就止住了,再服一劑就沒事了。據說高宗皇帝曾經用此方賜給近臣,治癒了很多病人,真是奇方。(《槎庵小乘》)

孫文垣治療張二尹,開始因為內傷外感,服用發散和消導的藥物很多劑,導致胃脘疼痛,並放射到心臟。診斷後,脈象弦細而弱,應當補益和收斂。用白芍五錢,炙甘草三錢,桂枝一錢五分,香附一錢,大棗三枚,飴糖一合(小建中湯加香附),煎服,一劑就好了。

我的族弟應章,胃脘疼痛放射到心臟,手碰都不能碰,懷疑是有瘀血。用延胡索、五靈脂、丹皮、滑石、川芎、當歸、甘草、桃仁、桔梗、香附,服用時加入一小杯韭菜汁,當天晚上疼痛停止就睡著了,也能吃東西了。只是大便下墜,覺得不舒服,這是瘀血已經活動,想要排出體外。後面的藥方去掉了韭菜汁,一帖藥就完全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