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名醫類案》~ 卷十八 (13)
卷十八 (13)
1. 咽喉
無錫村氏婦,年可三旬,五月望日下午,腹飢,正取麵食舉筋,忽喉痛難嚥。一醫以射干、赤芍、翹、芩、花粉、牛蒡煎服,即痰湧聲鼾。詢知驟起,因服涼藥增劇,此陰寒無疑也。但痰塞滿口,難以進藥,即取鵝翎蘸桐油釐許,入喉一卷,隨出痰升許,以肉桂、炮薑、生甘草各五分入碗內,以滾水沖浸,仍頓湯中,以匙抄咽一口,病者即云好了。連呷三四口,即起說飢。
問飯可吃否?曰:食粥最宜。(同上。)
蔣仲芳治一友,始而牙痛,既而咽腫。醫投涼藥痛轉甚。診其脈沉細,大便一日二三次,曰:浮火上升也,其足必冷。察之果然。以《金匱》腎氣料,作湯與之,服完即睡,覺來病如失。
劉云密治一女子,年五旬,素因血虛生熱,血化風,患遍身疙瘩,經年未痊,久之,少陽相火併於陽明,而患喉痹。其勢暴盛,喉中陡似瘙癢作嗽,氣上而嗆,血泡累累,上齶一泡大如雞卵,口塞不能合,氣壅上更急。少頃,泡盡破,血射如注,其口皮盡脫,喉皆潰爛,紅腫異常,痛不可忍,且滿口痰涎,如羹如糊。蓋熱壅於上,而大傷寒氣也。
用養陰退陽,活血祛風,兼以止痛之劑。緣湯難吞,為末,或吹或點,諸症漸退。然潰處肌未生,痛未止,因皮破致時時作嗽,而血隨出,乃於吹口藥中,入白芨磨漿,合丸如芡實,日夜噙化遂愈。
葉天士治楊某之病。陰氣走泄為虛,穢濁上受則實。咽喉腫痹,上竅蒙閉,日暮昏煩,陰傷火熾,肌膚柔白,氣分不足,醫治雖宜涼解清上,但不可犯及中下。連翹、鬱金、馬勃、牛蒡、竹葉心、黑山梔、杏仁、橘紅。
艾某上焦之病,都是氣分,氣窒則上下不通,而中宮遂脹,熱氣蒸灼,喉舌疳蝕。清氣之中,必佐解毒。銀花二錢,川貝三錢,馬兜鈴五分,連翹心一錢半,川通草一錢,白金汁一杯,活水蘆根汁半杯。
王某咽喉痛痹,發時如有物阻隔,甚至痛連心下,每晚加劇,是陰液日枯,肝臟厥陽化火風上灼。法以柔劑,用甘以緩其急耳。細生地、天冬、阿膠、生雞子黃、元參心、糯稻根鬚。
徐靈胎曰:此症喉中,必有細瘰生成,不但氣分窒痹也,非糝藥無功。又曰:凡病屬於經絡臟腑者,皆煎丸之所能治。一屬形體及九竅,則屬有形之病。實有邪氣凝結之處,藥入胃中,不過氣到耳,安能去凝結之邪?故煎丸之功,不過居其半耳。若欲速效,必用外治之法,可以應手而愈。
博考方書,廣求秘法,自能得之。外治之法,上古所鮮聞,因其用針灸之術,通神入妙,何必外治?此則外治之最者也。後世針法不傳,於是乎以藥代針,而多外治之法。若針灸既廢,而外治之法亦不講,則天下之病,即使用藥的當,只能愈其半耳。其外症之必須外治者,竟無愈理,此亦醫道之一大關也,後之學者須知之。
白話文:
[咽喉]
一位無錫村裡的婦女,大約三十歲,五月十五日下午,肚子餓了,正要吃麵食,突然喉嚨痛得吞嚥困難。一位醫生用射干、赤芍、翹搖、黃芩、花粉、牛蒡煎湯給她服用,結果痰湧出來,呼吸聲也變得粗重。詢問後得知,她喉嚨痛是突然發作的,因為服用了涼藥而加重病情,這是寒邪入侵無疑。但痰堵塞滿口,難以服藥,於是醫生用鵝毛蘸一點桐油,伸進她的喉嚨裡捲一下,馬上就帶出一些痰,然後取肉桂、炮薑、生甘草各五分,放入碗中,用滾水沖泡,再趁熱一口一口地用湯匙送進她喉嚨裡,病人馬上說好了。連續喝了三四口後,就起來說餓了。
問她能不能吃飯,她說喝粥最合適。
蔣仲芳醫治一位朋友,一開始是牙痛,後來咽喉腫痛。醫生給他用了涼藥,疼痛反而加劇。診脈發現脈象沉細,大便一天兩三次,蔣仲芳判斷這是浮火上升,他的腳一定冰冷。檢查後果然如此。於是用《金匱要略》裡的腎氣丸的藥方,煎湯給他服用,服藥後他就睡著了,醒來後病就好了。
劉云密醫治一位五十歲的女子,她素體血虛生熱,血虛化風,患有全身疙瘩,多年未癒,久而久之,少陽相火並入陽明經,而導致喉嚨阻塞。病情突然加重,喉嚨裡感到劇烈瘙癢而咳嗽,氣往上衝而嗆住,口腔內出現許多血泡,上顎有一個血泡像雞蛋那麼大,嘴巴閉不上,氣壅得更厲害。一會兒,血泡破了,血像噴泉一樣湧出,口腔黏膜都脫落了,喉嚨潰爛,紅腫異常,痛得受不了,而且滿口痰涎,像稀粥一樣粘稠。這是因為熱邪壅盛在上焦,而嚴重損傷了寒氣。
治療方法是用滋陰退陽、活血祛風、止痛的藥物。因為湯藥難以吞嚥,就把藥磨成粉末,或者吹或者點在患處,各種症狀逐漸減輕。但是潰瘍的地方肌肉還沒長好,疼痛還沒止住,因為皮膚破裂,所以經常咳嗽,而且出血不止,於是又在吹藥的藥粉中加入白芨磨成的漿,製成像芡實一樣大小的藥丸,讓病人日夜含化,終於痊癒。
葉天士治療楊某的病。他的病情是陰氣虧虛,而穢濁之邪入侵所致。咽喉腫痛阻塞,上焦經絡閉塞,傍晚昏亂煩躁,陰氣受損,火邪熾盛,皮膚柔軟蒼白,氣血不足。治療雖然應該用清熱解毒的涼藥,但是不能傷及中焦和下焦。用的藥物有連翹、鬱金、馬勃、牛蒡、竹葉心、山梔子、杏仁、橘紅。
艾某的上焦病,都是氣分的問題,氣機阻塞則上下不通,導致中焦脹滿,熱邪蒸灼,喉嚨和舌頭潰爛。在清熱的基礎上,必須加入解毒的藥物。使用的藥物有銀花、川貝、馬兜鈴、連翹心、川通草、白金汁、蘆根汁。
王某咽喉腫痛,發病時感覺好像有東西堵塞,甚至疼痛連及心窩處,每晚加重,這是陰液日漸枯竭,肝臟厥陰之陽化火,風邪上炎灼燒所致。治療方法是用柔潤的藥物,用甘甜的藥物緩解急症。使用的藥物有生地、天冬、阿膠、生雞蛋黃、玄參心、糯稻根鬚。
徐靈胎說:這種咽喉病,喉嚨裡一定有小的瘰癧生成,不僅僅是氣分阻塞,不用外科治療方法是沒有效果的。又說:凡是屬於經絡臟腑的病,都可以用煎藥或丸藥來治療。但如果屬於形體和九竅的病,是屬於有形的病,有邪氣凝結的地方,藥物進入胃中,只能通過氣血到達病灶,怎麼能去除凝結的邪氣呢?所以煎藥或丸藥的療效,只能達到一半。如果想要快速見效,必須使用外治的方法,才能手到病除。
要廣泛查閱醫書,尋找秘方,才能找到有效的治療方法。外治的方法,古代很少聽說,因為古代有針灸療法,針灸療法神妙無比,何必需要外治法呢?這也就是外治法最精妙的地方。後來針灸方法失傳了,於是就用藥物代替針灸,而發展出很多外治的方法。如果針灸廢棄了,而外治的方法也不講究,那麼天下的疾病,即使用藥正確,也只能治好一半。那些必須要用外治法才能治療的外科疾病,就完全沒有治好的道理了,這也是醫學之道的一大難關,後來的學習者必須要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