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之琇

《續名醫類案》~ 卷十七 (23)

回本書目錄

卷十七 (23)

1.

腎脈不沉濡而洪數,是所不勝者,侮其所勝。乃妻入乘夫,腎經中已有火邪矣。如遇房勞,則相火一動,邪火上衝,故齒長而痛也。又腎者肝之母,肝者腎之子,肝主怒,怒氣一發,則子益母氣,木來生火,而火愈熾矣,齒豈不長而痛乎?其用清胃飲者,以牙齦屬陽明胃也。

此惟胃脈洪數者為宜,今胃脈平和,是胃無恙,用清胃飲何益也?非惟無益,且寒涼傷胃,反飲食不進矣。又腎主骨,齒乃骨余,腎經火盛,致令齒長。復用補陰丸治之,中有乾薑等熱藥,以火濟火,其痛愈甚。故用黃柏為君,以滋腎水,泄腎火,青鹽為之引,升麻升出腎經火邪。

藥一入口,便覺丹田火熱上升,自咽而出。腎臟一清,齒自安矣,何必清胃補腎哉。

俞東扶曰:此案醫理講得最精,由於脈象認得的真,而更運以巧思,斯發無不中矣。清胃散之庸,誠不足責。即泛用滋陰藥,亦難應手。只此三味,詮解甚明,信乎缺一味不可,多一味不必也。余鄉有患齒痛數年,諸藥不效者,葉天士用山萸肉、五味子、女貞子、旱蓮草各三錢,牛膝、青鹽各一錢而全愈。此取酸鹹下降,引腎經之火歸宿腎經,可與易公方並垂不朽。

雄按:謝再華室患上齦右痛,匝月益劇,四晝夜不能合目,渾身肉顫足冷,面紅舌赤無津。余視之,患處不腫,脈軟無神,氣衝覺冷,乃肝火為患也。以鹽湯送下滋腎丸三錢,一睡而愈。

呂東莊治許開壅,病齒上齦從耳根痛起,便苦楚不可耐。醫用平胃降火藥,日增劇。診之,關滯而尺衰,授方以熟地為君,杜仲為臣,女貞子、甘草、黃柏、山藥、山萸為佐。其尊人青臣,舉以問醫曰:此方何如?醫曰:大謬,不可服。問其謬狀,曰:齒病為陽明之火,與腎何干?而俱用補腎藥耶?青臣曰:果爾,則吾知此方之妙矣,乃更邀往視。呂曰:病見於上,而治當從下起,此有步驟,不可責速效也。

仍用前藥數劑,繼用人參、白朮、茯神、甘草、白芍、棗仁、遠志、當歸、黃耆、丹皮,數劑痛已減而未去也。診其兩尺已應,右關以上皆平和,惟左關尚鬱塞。曰:今當為君立除之,遂用補中益氣湯和龍膽草即愈。後小發,復加減前方愈之。因囑之曰:此雖小疾,而其根在下,當謹調攝,毋使頻發也。

孫文垣治昆池內人,患牙痛,一晚暈厥三次,次日兩腮紅腫,痛不可支,且灑淅惡寒,寢食以廢。與清胃湯加石膏為君,白芷為臣,連翹為佐,北細辛為使,服之痛如失。外以明礬為末,大五倍子一枚,入礬滿之,炭火炙,以礬紅炙為末,不時擦牙,痛處立止。此方多效。

孫蠖齋因食雞嚼骨,迸碎其齒,出血至暈。自後遇雞鳴時,輒痛不可忍,余時則否。凡燕會遇雞湯羹則痛發,即不染指,痛亦然。如是數年,其家禁不畜雞。親舊欲招之者,必先戒廚人弗用也。後有人教食黃鼠狼,家人乃設法捕得一頭,烹而進之。孫以其物異,心惡之,強飲湯數呷,爾後遇雞輒啖如常,了無所苦矣。(新案。)

白話文:

[齒]

腎經氣血運行不暢,反而脈象洪數有力,這是腎氣不足,被肝氣所乘凌而造成的。就像妻子壓制丈夫一樣,腎經中已經有了火邪。如果遇到房事勞累,則相火(腎中之火)一動,邪火上衝,就會導致牙齒疼痛加劇。另外,腎臟是肝臟的母親,肝臟是腎臟的兒子,肝主怒,怒氣一起,就會助長腎中之火,如同木生火,火勢更加旺盛,牙齒自然會疼痛加劇。用清胃飲治療,是因為牙齦屬陽明胃經。

但只有胃脈洪數的人才適合用清胃飲,如果胃脈平和,說明胃氣正常,服用清胃飲沒有益處,反而寒涼傷胃,導致食慾不振。而且腎主骨,齒為骨之餘,腎經火盛導致牙齒疼痛,再用補陰丸治療,補陰丸中含有乾薑等溫熱藥物,等於用火去救火,反而會加重疼痛。所以應該用黃柏滋陰降火為君藥,青鹽引藥引導藥力,升麻將腎經火邪向上排出。

藥物入口後,會感到丹田處火熱上升,從咽喉排出。腎臟的火邪去除後,牙痛自然就好了,根本不需要清胃補腎。

俞東扶評論說:這個病例的醫理分析得非常精確,因為脈象診斷準確,所以治療方法也十分巧妙,效果非常好。清胃散等常用藥物在此無效,即使是泛用的滋陰藥物也難以奏效。而這三味藥物(黃柏、青鹽、升麻)的運用,解說得十分清晰,確實是一味都不能少,一味都不能多。我鄉下有位病人牙痛多年,各種藥物都不見效,葉天士用山萸肉、五味子、女貞子、旱蓮草各三錢,牛膝、青鹽各一錢就治好了。這個方子採用酸鹹下降的治法,將腎經之火引導回歸腎經,可以與易公方(指前文所述黃柏、青鹽、升麻方)並列流傳。

雄按:謝再華的妻子患上牙齦右側疼痛,一個月病情加重,四天四夜不能合眼,渾身肌肉顫抖、腳冷、面紅舌赤、口乾舌燥。我診察後發現,患處沒有腫脹,脈象軟弱無力,氣衝穴感覺寒冷,這是肝火引起的。我用鹽湯送服滋腎丸三錢,她睡一覺就好了。

呂東莊治療許開壅的牙痛,疼痛從耳根開始,非常痛苦。其他醫生用平胃降火的藥物治療,反而病情加重。診脈後發現,關脈滯緩,尺脈衰弱,於是開出以熟地為君藥,杜仲為臣藥,女貞子、甘草、黃柏、山藥、山萸肉為佐藥的處方。他的父親青臣拿著處方去問其他醫生,醫生說:這個方子是大錯特錯,不能服用。問他錯在哪裡,他說:牙痛是陽明經的火邪,與腎臟有什麼關係?怎麼會一起使用補腎藥物呢?青臣說:這樣啊,那我就知道這個方子的妙處了,於是再次請呂東莊前來診治。呂東莊說:疾病表現在上,而治療應該從下入手,這是有步驟的,不能急於求成。

仍然使用之前的藥物幾劑,接著使用人參、白朮、茯神、甘草、白芍、棗仁、遠志、當歸、黃耆、丹皮等藥物幾劑,疼痛減輕但沒有完全消失。診脈後發現,兩尺脈已經恢復,右關脈以上都平和了,只有左關脈還鬱滯。他說:現在應該把這鬱滯之氣去除,於是用補中益氣湯加龍膽草,疾病就痊癒了。後來又稍微復發,再次加減前藥就痊癒了。並囑咐他:這雖然是小病,但病根在下,應該注意調養,避免再次發作。

孫文垣治療昆池內人牙痛,一夜暈厥三次,第二天兩腮紅腫,疼痛難忍,還伴有惡寒發熱,飲食睡眠都受到影響。於是使用清胃湯加石膏為君藥,白芷為臣藥,連翹為佐藥,北細辛為使藥,服藥後疼痛消失。外用明礬研末,再加一個大五倍子,用明礬填滿,炭火炙烤,將烤紅的明礬研末,經常塗擦疼痛處,疼痛立刻止住。這個方法效果很好。

孫蠖齋因為吃雞時嚼雞骨頭,把牙齒崩碎了,出血暈倒。從此以後,每當聽到雞叫的時候,就疼痛難忍,其他時候則沒有疼痛。凡是參加宴會,遇到雞湯或雞肉,都會疼痛發作,即使不碰雞肉,也會疼痛。這樣持續幾年,他家裡都不養雞。親戚朋友想邀請他,都必須先告訴廚子不要用雞。後來有人建議他吃黃鼠狼肉,家人就設法捕捉了一隻,烹飪後給他吃。孫因為覺得黃鼠狼肉奇怪,心裡很厭惡,勉強喝了几口湯,從此以後遇到雞肉就能像平常一樣吃了,一點也不痛苦了。(新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