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之琇
《續名醫類案》~ 卷十七 (10)
卷十七 (10)
1. 目
佐以羚羊角之精靈,熄肝風散惡血;草決明療青盲,去白膜;連翹瀉客熱,散結氣,專泄大小眥之熱;酒炒龍膽草退濕熱之郁翳;白蒺藜散風破血;木賊、防己療風勝濕;甘菊化風;茺蔚行血。諸藥皆入肝經,仍能上行於肺,用之屢驗。
尤在涇曰:目赤腫痛,人知降火,而不知活血,所以多不得力。只用四物湯內,地黃用生,芍藥用赤,加蒸大黃、赤茯苓、薄荷葉,治之甚妙,此戴復庵法也。余謂目赤腫痛,人知活血,而不知治痰。脾胃壅滯,積熱生痰,積痰生熱,輾轉相因。氣衝頭目昏痛不已者,須用半夏、石菖蒲、黃芩、枳實、茯苓、陳皮,微兼菊花、白蒺藜之屬治之。
白話文:
[目]
用羚羊角的精華來熄滅肝臟的風火,散去淤血;用決明子治療青光眼,去除白膜;用連翹瀉去外邪的熱氣,散掉鬱結,專門瀉去眼角大小眥的熱;用酒炒過的龍膽草來去除濕熱引起的翳障;用白蒺藜散風除血;用木賊、防己治療風勝於濕的症狀;用甘菊疏散風邪;用益母草活血。這些藥都進入肝經,還能上行至肺經,經常用它治療,效果很好。
尤其是在涇州的時候,我發現:眼睛紅腫疼痛,人們只知道降火,卻不知道要活血,所以治療效果往往不佳。只需用四物湯,其中生地黃用生的,白芍藥用紅色的,再加入蒸過的大黃、赤茯苓、薄荷葉,治療效果非常好,這是戴復庵的方法。我認為眼睛紅腫疼痛,人們知道活血,卻不知道治療痰濁。脾胃阻塞,積聚熱氣生痰,積痰又生熱,這樣反覆循環。氣衝頭部,導致眼睛昏痛不止的,就需要用半夏、石菖蒲、黃芩、枳實、茯苓、陳皮,再稍微加一點菊花、白蒺藜等藥物來治療。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