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之琇

《續名醫類案》~ 卷十二 (2)

回本書目錄

卷十二 (2)

1. 衄血

竇材治一人患衄血,日夜有數升,諸藥不效,竇為針關元穴,入二寸,留二刻。呼問病人曰:針下覺熱否?曰:熱矣。乃令吸氣出針,其血立止。

白話文:

竇材治療一位衄血患者,每天夜裡有幾升血流出,各種藥物都無效。竇材針灸關元穴,針入兩寸,停留兩刻鐘。詢問患者:「針灸處有熱感嗎?」患者回答:「有。」於是讓患者吸氣拔出針,患者的出血立刻停止。

一法,治鼻衄與腦衄神方:用赤金打成一戒指,帶左手無名指上,如發作時,將戒指捏緊箍住,則衄止矣。(《醫林指月》。)

白話文:

治療鼻出血和腦出血的特效方法:使用赤金製作成一枚戒指,戴在左手無名指上。當鼻出血或腦出血發作時,捏緊戒指並箍緊手指,出血就會停止。(出自《醫林指月》。)

趙汝隆治一官病齒衄,日流血數升,諸醫束手,隆摘苦蒿令細嚼立愈。(《雲南通志》。)

白話文:

趙汝隆為一位官員治療牙齒出血的疾病。該官員每天流血數升,許多醫生都束手無策。趙汝隆摘取苦蒿,讓官員細細咀嚼,結果官員立馬痊癒。(《雲南通志》。)

李嗣立治趙季修,赴龍泉知縣,單騎速行,時值盛暑,未幾患鼻衄,日出血升許,李教服藕汁、生地黃膏方。趙雲:某往年因赴銓曹聽選,省前急走數回,心緒不寧,感熱驟得鼻衄之症,尋扣臨安一名醫,服藥遂痊,謝以五萬錢。臨別時,醫再三囑云:恐後時疾作,萬勿輕信醫者,服生地黃、藕汁之藥,冰冷脾胃,無服可生。半月易醫無效。

白話文:

李嗣立為趙季修醫治,趙季修趕赴龍泉擔任知縣,騎著馬快速趕路,當時正值盛夏,不久流鼻血,每天出血約一升。李嗣立教他服用藕汁和生地黃膏的藥方。

趙雲說:「我前幾年因為去銓曹應徵考試,省試前連續快跑好幾趟,心神不寧,受熱後突然流鼻血。找了一位臨安的名醫診治,服了藥就痊癒了,我給了他五萬錢表示感謝。臨走時,大夫再三囑咐我:擔心以後病情復發,千萬不要輕信醫者,服用生地黃、藕汁等藥物,會寒涼脾胃,服了就會喪失生機。半個月後換了其他大夫,但沒有效果。」

李乃就此方,隱其藥味俾服之,三日疾愈。趙問曰:此藥如是靈驗,得非與臨安醫之藥同乎?李笑曰:即前所獻之方也。趙嘆曰:前醫設為譎謀,幾誤性命,微君調治,吾其鬼矣。(《續醫說》。)

白話文:

趙括就這樣又過去了三天,趙括因此唉聲嘆氣,他覺得對方的謀略深謀遠慮,難以預料。(趙括心生感慨。)

龔子才治一人,年近五旬,素稟弱怯,患衄血,長流五晝夜,百藥不止,脈洪數無力。此去血過多,虛損之極,以八物湯加熟附子等分,又加真茜草五錢,水煎頻服,連進二劑,其血遂止。又依前方去茜草,調理十數劑而愈。

李時珍治一婦人,衄血一晝夜不止,諸治不效,令搗蒜敷足心,即時遂愈。

白話文:

龔子才治療一位約五十歲的病人,患者體質虛弱膽怯,患有流鼻血癥狀,血流不止連續五天五夜,試用各種藥方都無法止血,脈搏快速無力。

龔子才認為患者出血過多,身體極度虛弱,於是使用「八物湯」加入等量的熟附子,再加入五錢的茜草,用清水煎煮頻繁服用。 連續服用兩劑,流血癥狀即止。之後依據原處方移除茜草,再調理十幾劑後,患者痊癒。

汪石山治陳銳,面黑形瘦,年三十餘,患鼻衄,發熱惡寒,消穀善飢,疲倦,或自汗嘔血。汪診之,脈細且數,約有六至,曰:丹溪論瘦黑者,鼻衄者,脈數者,參、耆皆所當禁,固也,然不可執為定論。《脈經》云:數脈所主,其邪為熱,其症為虛。宜人參三錢,生甘草、陳皮、黃柏、白朮、歸身、生地、山梔、生白芍,遞為佐使,服之果安。

白話文:

汪石山為陳銳看病,陳銳面黑消瘦,三十多歲,患有流鼻血、發熱怕冷、消化不良、飢餓、疲倦,偶爾自汗嘔血。汪石山診脈,脈搏細而數,大約有六至,說:「丹溪說瘦黑的人,鼻出血的人,脈搏數的人,都應該禁止服用人參、黨參,這是肯定的,但不能作為固定論斷。《脈經》說:數脈主邪熱,症為虛證。應該用人參三錢,生甘草、陳皮、黃柏、白朮、當歸身、生地、山梔、生白芍,交替作為佐藥,服後果然安好。

張路玉治朱聖卿,鼻衄如崩,三日不止,較往時所發最劇。服犀角地黃湯,柏葉、石膏、丹、梔之屬轉盛。第四日邀診,脈迫急如循刀刃,此陰火上乘,載血於上,得寒涼之藥,傷其胃中清陽之氣,所以脈變弦緊。與生料六味加五味子作湯,另加肉桂三錢,飛羅麵糊,分三丸,用煎藥調下。

甫入咽,其血頓止。少頃,口鼻去血塊數枚,全愈。自此數年之後,永不再發。

白話文:

中醫張路玉替朱聖卿診治,朱聖卿的鼻血像崩塌一樣,連續三天沒有止住,比以往發作的更嚴重。張路玉給朱聖卿服用犀角地黃湯,但柏葉、石膏、丹參、梔子等藥材服用的效果反而越來越差。第四天,張路玉應邀再次診治,發現朱聖卿的脈搏急迫像在刀刃上走一樣。這說明他的陰火上衝,把血液帶到上面,服用了寒涼的藥物,傷了胃中的清陽之氣,所以脈象變為弦緊。張路玉給朱聖卿開了生地六味丸加上五味子煎成湯,另外再加三錢肉桂,用飛羅麵糊做成三丸,用煎好的藥湯送服。

楊乘六治施鳴玉,衄血如注,三日半不止,凡止衄方法,並無一應,氣息欲絕。脈之,虛大而緩,面色萎黃,舌嫩黃而胖,知其四肢疲軟,渾身倦怠,懶於言語,動輒嗜臥者,匪朝伊夕也。詢之果然。而衄起之故,緣自鍾溪歸家,一路逆風,操舟盡力,不及達岸即衄,至今第四日矣。

白話文:

楊乘六治療施鳴玉的病例。施鳴玉流鼻血猶如水注,三天半都沒有止住。一般止鼻血的方法都沒用,氣息都快要斷了。楊乘六為施鳴玉把脈,發現脈象很虛弱但很緩慢,面色萎黃,舌頭嫩黃而肥厚。知道他四肢無力、全身疲憊、懶得說話、稍微動一動就愛躺下睡覺,這種情況已經有一段時間了。詢問後果然如此。而流鼻血的原因,是從鍾溪回家時,一路逆風,奮力撐船,還沒有到達岸邊就開始流鼻血了,到現在已經是第四天了。

曰:病人中氣大虧,本不足以攝血,復因勞力太甚,重傷胃絡。胃絡,陽絡也,陽絡傷則血出上竅,胃脈絡鼻,所以血出鼻孔也。乃用補中益氣湯加炒黑乾薑,一劑而衄止。去乾薑,加白芍、五味子,數劑而從前諸症漸除。

白話文:

醫師說:病人的脾胃之氣非常虛弱,本來就無法約束血液,再加上過度勞累,嚴重損傷了胃部脈絡。胃部脈絡屬於陽脈,陽脈受傷就會導致血液從上部竅孔流出。胃脈絡與鼻子相通,因此血會從鼻孔流出。於是使用了補中益氣湯加炒黑乾薑,一劑藥後鼻出血就止住了。去掉了乾薑,加入了白芍和五味子,幾劑藥之後,從前所有的症狀都逐漸消除了。

呂東莊治一張姓者,好學深思士也,年十八,冬杪得齒衄,及手足心熱,恍惚不寧,合目愈甚,盜汗胸前出如油,間或夢遺,或不夢而遺。伊叔錄脈症求方,呂曰:脈不敢憑,據所示症,乃三焦胞絡火遊行也。試用後方:連翹、黃芩、麥冬、生地、丹皮、丹參、茯苓、石斛、滑石、辰砂、甘草、白豆蔻等,二劑而愈。及明年,用功急迫,至夏其症復作。

白話文:

呂東莊醫師曾經治療一位姓張的病人,這位病人是一位愛讀書、勤於思考的學者。在十八歲的冬末,他開始流鼻血,同時手腳心發熱,心神恍惚不安,閉上眼睛時症狀更嚴重,胸前盜汗如油,偶爾夢遺,有時不夢也會遺精。病人的叔父記錄了他的脈象和症狀,向呂醫師求教。呂醫師說:「脈象難以作為依據。根據你所描述的症狀,應該是三焦胞絡火在遊行。試用以下藥方:」

藥方:

  • 連翹
  • 黃芩
  • 麥冬
  • 生地
  • 丹皮
  • 丹參
  • 茯苓
  • 石斛
  • 滑石
  • 辰砂
  • 甘草
  • 白豆蔻

服用兩劑後,病人的症狀便痊癒了。第二年,由於用功過度,到了夏天,他的症狀再次復發。

或云:皆不足症,用溫補腎經及澀精等劑,服之日劇。又進溫補腎經丸料斤許愈劇,至不能立,立則足底刺痛。或謂為虐症矣。乃求診,呂曰:體雖尫羸,而面色憔悴之中,精神猶在。問所服藥,出示方。曰:生藥鋪矣,何得不凶?且少年樸實人,何必用溫補?曰:手足心熱奈何?曰:勞心之人,大抵如是。

白話文:

有人說這是腎氣不足,需要溫補腎經、收斂精氣的藥方,服用了之後症狀加重了。又服用了溫補腎經的藥方,將近一斤,症狀更加嚴重,以至於無法站立,站立時腳底會刺痛。有人說這是丹毒,要求診治。呂先生說:身體雖然衰弱,但是面黃肌瘦中,精神還在。問他服用的藥方,拿出來一看。呂先生說:這些都是溫補的藥方,怎麼會不嚴重呢?而且你年輕力壯,何必使用這些溫補藥物呢?他說:可是手腳心發熱怎麼辦?呂先生說:經常動腦的人,大多數都是這樣。

曰:夢泄奈何?曰:夢泄人人各殊,此乃心腎不交所致,與夫盜汗恍惚症,皆三焦胞絡之火行遊而然。藥宜清涼,遂仍前方去滑石、豆仁、辰砂,加升麻五錢,燈草十餘莖,又用麥冬、生地、滑石、石斛、茯苓、白芍、丹參、神麯、辰砂作丸,守服而愈。(真通人之論,可為執方治病者作頂門針。

白話文:

王執中的娘親,有一天鼻子出血不止,趕緊吃藥,凡是過去吃過很有效的藥,這天吃了都沒有效。

這時候王執中翻閱《集效方》這本書,上面寫到:嘴巴或鼻子出血不止,叫做「腦衄」,這時候要灸「上星穴」50次。

王執中還是擔心頭部不適合灸這麼多次,只灸了7次才停下來。隔天症狀又出現了,王執中再繼續灸了8次,才把病治好。

也有人的鼻子常常流膿血,王執中教導他灸「囟會穴」,病也治好了。

所以,王執中知道「囟會穴」和「上星穴」都是治療鼻子出血的上等方法,做醫生的不能死背《資生經》這本書。

一婦人鬱結而患前症,用加味歸脾湯,其血漸止,飲食漸進。用加味逍遙散,元氣漸復,寒熱漸止。後因怒仍衄,寒熱往來,用小柴胡湯加芎、歸、丹皮而愈。

白話文:

一位婦女因抑鬱而患有月經過多和便血等症狀。服用加味歸脾湯後,出血逐漸停止,食量逐漸增加。服用加味逍遙散後,元氣逐漸恢復,寒熱交替也逐漸停止。但由於再次發怒,導致月經過多和便血復發,同時伴有寒熱往來。服用小柴胡湯加川芎、當歸和丹皮後,症狀痊癒。

一婦人因勞衄血,服涼藥之劑,更致便血。或以血下為順,仍用治血。薛曰:此因脾氣下陷而從,當升補脾氣,庶使血歸其經。不信,果血益甚,乃朝用補中益氣湯,夕用加味歸脾湯而愈。此症用寒涼止血,不補脾肺而死者多矣。

白話文:

一位婦因為勞累而鼻血不止,服用了寒涼的藥物,結果又變成便血。有人認為血從便血而出是正常的,於是仍然用治療血癥的藥。薛立齋說:這是因為脾氣下陷而導致血從便出,應當升補脾氣,這樣才能使血歸於經絡。不信的話,血必定更加嚴重,於是早晨服用補中益氣湯,晚上服用加味歸脾湯,最後痊癒。用寒涼藥物止血,如果不補脾肺,死了的人很多。

馬元儀治陸太史母,患衄血不已,兩脈浮大而數,重按無神,面赤煩躁,口乾發熱,心悸恍惚。群作陽明火熱陰虛內動之症治,旬日轉盛。此因憂思悒鬱,致傷陽氣,陽氣既傷,陰血無主,上逆則衄,下奪則便。當作中虛挾寒治,用附子理中湯,內益人參至三兩,眾阻之。明日復診,脈象散失,較之浮數為更天淵。

白話文:

馬元儀為陸太史的母親治療。陸母患有鼻血不止的症狀,雙脈浮大且數得快,用力按壓時脈搏無力,臉色發紅煩躁,口乾發熱,心悸恍惚。醫生們都認為這是陽明火熱、陰虛內動造成的,於是治療了十天,病情卻越來越嚴重。

馬元儀認為,陸母鼻血不止的原因並不是陽明火熱,而是憂思鬱鬱,導致陽氣受損。陽氣受損後,陰血失去了約束,才會上逆出血,下奪泄瀉。

他決定改用附子理中湯治療,並加入三兩人參,以補益中氣,固攝陽氣。一開始,其他人反對他的做法,但第二天復診時,陸母的脈象已經散亂,比之前浮數的症狀更為嚴重。

乃謂眾曰:症既非實,以補養為主。然氣血俱要,而補氣則在補血之先,陰陽並需,養陽在滋陰之後,是以非助火而益水,不如是不得其平也。令進前方,不得已減去人參二兩,服至第九日,衄血便血俱止。後以歸脾湯調理而愈。

白話文:

他對大家說:這種症狀既不是實熱,應以補養為主的治療方法。但氣血都要補,補氣應在補血之前,陰陽兩方面都需要,養陽應在滋陰之後,所以不如助火,而要益水,否則無法達到平衡。讓病人服用前述的方劑,但不得已減少了人參二兩,服到第九天,鼻血和便血都止住了。後以歸脾湯調整體質,最後痊癒。

譙知閣熙載,壬子年病衄血,用燈草數枚,以百沸湯煮,逐枚漉出,乘熱安頂上,冷即易之,遂愈。(《百乙方》。此即灸上星、囟會之意。)

白話文:

譙知閣的兒子熙載,壬子年流鼻血,用燈草幾片,用沸騰的水煮,一片一片過濾出來,趁熱敷在頭頂上,冷了就換一片,結果痊癒了。(記載於《百乙方》。這是灸上星、囟會的意思。)

蘇滔光云:其母夫人,常衄血盈盆,百藥不效,用好麻油紙捻紝鼻中,頃之打嚏即愈。此方甚奇。(同上。)

白話文:

蘇滔光說:他的母親常流鼻血,用滿滿一盆子的血,所有藥物都無效。他使用優質麻油紙捻成的紙條塞進她的鼻子,不久就打了一個噴嚏,就立即痊癒了。這個方法非常奇妙。(同前文)

楊子縣吏陳某,當臘月鼻衄至正月,凡十三日始定。其脈實而數,治當下導,與桃仁承氣湯去積瘀,次服既濟湯而愈。蓋此人過食煎炙,飲醇酒,皆積熱所致也。(《白雲集》。)

白話文:

楊子縣的官吏陳某,臘月開始流鼻血,直到正月,共十三天才停止。他的脈象實且數,應該用瀉下的方法治療,於是服用桃仁承氣湯來去除積瘀,之後再服既濟湯而痊癒。這是因為他過度食用煎烤食物和飲用烈酒,導致體內積熱所造成的。

《醫旨緒餘》曰:有侄女十歲,因傷齒動搖,以苧麻摘之,血出不止,一日夜積十一盆,用末藥止之,少頃,復從口出。診其脈,皆洪大有力。以三製大黃末二錢,枳殼湯少加童便調下,去黑糞數枚,其血頓止。(未入選。)

白話文:

《醫旨緒餘》記載:我有一個十歲的姪女,因為摔傷導致牙齒鬆動,用薴麻將牙齒拔掉後,出血不止,一整天一夜累積了十一盆血,用末藥止血,過了一會兒,血又從嘴裡流出來。我診斷她的脈搏,發現都又大又有力。於是用三製大黃粉二錢,枳殼湯加一點童便送服,排出幾顆黑色的糞便後,出血立即停止。

一男子每連翹出血盈盆,一月一發,百藥不效。知其飲酒,投前藥一服而安,是知此疾多陽明熱甚所致。緣衝任二脈,皆附陽明,而陽明一經氣血俱多,故一發如潮湧,急則治其標也。投以釜底抽薪之法,應手而愈。

竇漢卿曰:一人齒根邊,津津血不止,苦竹茹四兩,醋煮含漱,吐之而愈。

白話文:

每回一喝醉就頭痛欲裂,百藥都束手無策,知道他平時飲酒過量,先前服一服就安然無事了,知道這病從陽明熱甚所致,因爲衝任二脈,均附於陽明,而陽明一經溼熱俱多,故一發如潮湧,急則治其標也。投以鍋底抽薪之法,理當而愈。

一人舌上忽出血,有穴如簪孔大,赤小豆一升杵碎,水三碗,和搗取汁,每服一盞,不拘時服,用槐花末糝上而愈。(《良方》但用槐花末糝,名曰舌衄。)

白話文:

某人舌頭上突然出血,有一個如同簪子孔那麼大的洞,取一升赤小豆搗碎,加入三碗水,一起搗碎取汁,每次服一碗,不拘泥於時間,用槐花粉末敷在傷口上即可痊癒。(《良方》中只用槐花粉敷,稱作「舌衄」)。

沈明生治給諫姜如農長君勉中,患衄不已,去血盈斗,一月後衄止,復患囊癰,六脈如絲,精神困憊,始猶健飲,漸至饘粥不入。先後醫友但云虛而當補,莫測病根所在,於是,參、耆不效,桂、附隨之,愈補而形愈虛,愈溫而氣愈弱。最後沈至,時居冬至矣,據脈與症,亦謂當溫無疑,獨念桂、附太熱,姑用補中益氣,嘗之毫無進退。忽悟吾亦踵其誤矣,夫食雖不入,而大便秘結,症類虛寒,而口渴喜飲。

白話文:

沈明生替給諫姜如農的長子姜勉中治療。姜勉中患有流鼻血不止的症狀,瀉出的血已經盈鬥。一個月後,流血止住了,他又患上了囊腫。六脈如絲,精神睏倦,剛開始還能正常飲食,漸漸地連粥也喝不下去了。先前的醫友都說是虛症,應該補養,但卻沒有找出病根。因此,參、耆無效,桂、附隨後使用,越是補虛,身體就越虛弱,越是溫補,氣就越虛弱。最後,沈明生前去診治,此時正是冬至,他根據脈象和症狀,也認爲應該溫補,但獨自考慮,桂、附太過溫熱,先暫且使用補中益氣的藥方,試了一下卻不見效果。沈明生突然領悟到,自己也犯了前人的錯誤。姜勉中雖然食不下咽,但是大便卻很結,症狀類似於虛寒,但是他口渴喜飲。

蓋衄血之來,本因邪火上熾,乃遽用血脫益氣之法,衄雖止而熱不下,發為囊癰。既潰,瘍科又泥寒藥不能收口之戒,亦務溫補。周旋左右者,目擊病人尫羸,又聞眾口稱虛,強令進食,以久臥床蓐之體,恣啖肥甘,不為運化,是以藥食並壅,內熱外寒,此病中之病,初非衄與癰所致,宜其愈補而愈不靈也。先哲云:脈浮者穀不化。

白話文:

鼻血的出現,主要是因為邪火上炎。如果突然使用益氣止血的方法,雖然能暫時止血,但熱氣無法消退,就會演變成膿腫。膿腫潰爛後,外科醫師又誤用寒涼藥物,違反了不能閉合傷口的戒律,也使用溫補藥物。身邊的人看到病人虛弱,又聽說病人虛弱,就強迫他進食。病人長期臥牀,突然暴飲暴食,無法消化吸收,因此藥物和食物都堆積在體內,變成內熱外寒。這種情況是病中之病,一開始並非鼻血或膿腫造成的。因此,越是進補,效果就越差。古人說:「脈搏浮動的人,食物無法消化。」

又云:大實有羸狀,誤補益疾,其斯之謂與。遂力主清潤疏解,以硝、黃為前茅,而大便立通,以芩、芍為後勁,而飲食漸進,如絲之脈,一錢添長,久冷之軀,一陽來復,不惟衄血不作,且令瘡口易收。孰謂從脈可以舍症,不思而得病情哉。向非翻然易轍,轉敗為功,人惟知補之不效而已,又安知效之不在補也?此事難知如此。

白話文:

也有人说,病人虽然看起来很虚弱,但其实是体内实热导致的虚假表现。如果错误地进行补益治疗,就会加重病情。因此,应该以清热润燥、疏通解毒为主,用硝石、黄连等药先行开路,使大便通畅。之后再用黄芩、芍药等药巩固疗效,让病人慢慢恢复食欲,就像一根丝线逐渐变长一样。久病寒凉的身体,也会逐渐恢复阳气。这样一来,不仅鼻出血能止住,而且伤口也能快速愈合。怎么可以说只根据脉象就忽略症状呢?难道不应该认真思考病情的真正原因吗?如果没有及时改变治疗方法,扭转不利局面,人们只会认为补益无效,却不会想到其实有效的疗法并非补益。这件事真是难以理解啊。

吳橋治文學於學易,舉孝廉,病衄,其衄汩汩然,七晝夜不止,甚則急如湧泉,眾醫濟以寒涼不效,急以大承氣湯下之,亦不行。橋曰:孝廉故以酒豪,積熱在胃,投以石膏半劑愈之。眾醫請曰:積熱宜寒,則吾劑寒之者至矣,公何獨得之石膏?橋曰:治病必須合經,病在是經,乃宜是藥,石膏則陽明胃經藥也,安得以雜投取效哉?(《太函集》。)

白話文:

吳橋精通《周易》,被舉薦為孝廉,得了流鼻血的毛病,血液汨汨流淌,七天七夜不止,嚴重時急促如湧出的泉水,眾多醫生用寒涼藥物治療無效,急用大承氣湯瀉下,也不見效。吳橋說:孝廉以前因好飲酒,積熱在胃中,服用石膏半劑就治癒了。眾醫生請求說:積熱應當用寒涼藥,我們的藥方寒涼至極,您為何獨獨使用石膏?吳橋說:治療疾病必須符合經脈,疾病在某一經脈,就應使用該經脈的藥物,石膏就是陽明胃經的藥物,怎麼可以胡亂投放藥物來取效呢?

聶久吾治葉氏子,年十五,患衄血,治不效。詢其症,自九歲起,其初每年不過五七次,每次流數茶匙。至十一歲,則每月一次,每次流半酒盞。十二歲,則兩月三次,每次流一酒杯。十三歲,則每月兩次,流半茶鍾。十四歲,則每月或兩次,流大半碗。今十五歲,則八九日一次,每次流盈碗矣。

白話文:

聶久吾醫生治療葉姓男子的病症,其子年方十五,患有流鼻血的毛病。治療後病情不見起色。詢問他的症狀,從九歲開始發病時,最初一年只發作五到七次,每次流鼻血幾茶匙的量。到了十一歲,變成每個月發作一次,每次流血量半杯酒盞。十二歲時,變成兩月發作三次,每次流血量一杯酒杯。十三歲時,變成每月發作兩次,流血量半茶鍾。十四歲時,變成每月或發作兩次,流血量大半碗。如今到了十五歲,變成八九天發作一次,每次流血量可以裝滿一碗。

瘦削骨立,夜間身熱,危困極矣。諸醫所用,皆清熱涼血之劑。十劑衄減四五,三十劑減七八,四十劑則兩月一次,每次不過數點,五十劑全安,而肌肉豐矣。後或有時少作,以前方一劑立愈。地、芍、芎、歸、二冬、知、柏、芩、連、首烏、花粉、丹皮、香附、甘草、龍眼肉,水煮,調好發灰五分,食遠服。(聶方輕極,每品不過五七分。

白話文:

魏玉橫說:楊家小兒二十多歲,患上鼻血直流的毛病,有人讓他用黑山梔子粉吹鼻子,有人讓他用濕草紙敷在額頭上,有人讓他用熱酒泡腳,各種方法層出不窮,折騰一整夜也止不住。於是想辦法找了一個有奶水的婦女,讓她對著鼻孔擠奶,奶水流進去後,鼻血果然止住了。止血後,等到鼻血變乾,就要用布巾把鼻血擦掉,按照這個方法治療,很快就能痊癒。

郭氏兒七歲,病咳嗽夜熱,時時鼻衄,衄之盛,常在半夜。兒醫端與疏散涼解,食減則又與香燥消運,日益就憊。延診,見其面目略腫,年壽環口隱起青氣,按其乳旁期門、虛里之間,突突跳築,謂此稟賦薄弱,頑耍過勞,傷其肝腎,木上侮金,故其衄多出於左鼻孔。乃內傷,非外感也,與養青湯數帖少減。再加熟地、地骨皮、蔞仁,四帖全愈。

白話文:

郭家七歲的兒子得了咳嗽,晚上發燒,時不時流鼻血,而且出血量大,通常發生在半夜。兒科醫生給他開了疏散涼解的藥,食慾減退時又給他開了香燥消運的藥,但他越來越虛弱。請我前去診治,我看到他的臉有些浮腫,嘴脣周圍有隱隱泛青,按壓他胸口的期門和虛裏的部位時,感覺有強烈的跳動感。我認為這是因為他的體質虛弱,過度玩耍而勞累過度,傷及肝腎,肝木旺盛而剋制肺金,所以他的鼻血多從左鼻孔流出。這是內傷,不是外感。我給他開了幾帖養青湯,症狀有所減輕。我又增加了熟地、地骨皮、蔞仁等藥材,四帖藥後痊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