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名醫類案》~ 卷十七 (2)
卷十七 (2)
1. 目
一小兒名德孫,眼發赤,其母買銅綠欲洗兒目,煎熟,家人誤與兒飲之,須臾大吐,吐訖立開。婁全善男,目珠至夜疼連眉稜骨及頭半邊腫痛,用黃連膏點之反甚,諸藥不效。灸厥陰少陽,疼隨止,半日又作。月餘以夏枯草二兩,香附二兩,甘草四錢,為末,每服錢半,清茶調下,咽疼減半,四五服良愈。
一男子所患與前症皆同,但黑睛有白翳二點,諸藥不效。亦以此藥,與東垣選奇湯加四物及黃連煎間服,並灸厥陰少陽而安。
王海藏妻侄女,形肥,笄年時得目疾,每月或二月一發,發則紅腫難開,如此者三年,服除風散熱等劑,左目反有頑翳,從銳眥遮瞳人,右目亦有翳,從下而上。經云:從內走外者,少陽病;從下上者,陽明病。此少陽、陽明二經有積滯者也。脈短滑而實鼓,還則似短澀。潔古云:短為積滯,遏抑臟腑,宜下之。
遂用溫白丸減川芎、附子之二,多加龍膽草、黃連,如東垣五積法,從二丸加起,每日加一服,加至大利。然後減丸,又從二丸減起。忽一日,於利中下黑血塊若干,如黑豆大而堅硬,從此漸痊而翳盡去。(以上三則,皆《醫學綱目》。)
盧州知錄彭大辦在臨安,暴得眼赤後生翳,一僧用蘭香子(本名羅勒,又名香果,又名醫子草。)洗曬,每納一粒入眥內,閉目少頃,連膜而出。一方為末點之。李時珍嘗取子試之水中,亦脹大。蓋此子得濕即脹,故能染惹眵淚浮膜耳。然目中不可著一塵,此子可納三五顆,亦不妨礙,亦一異也。(《本草綱目》。)
張大復云:予目初眇,有教服三花五子丸者,或云緩甚,寧益於用乎?遂止。揚州張鬥岳謂予:淮僧某者,久眇晳然,問之則服三花五子丸也。此古本所載耳,而修合之法稍異,則效不效應焉。比歸,請以相與,予病且老,無事於方,然願得之以濟同病者。張信士通劍術,其言多不妄。(《筆談》。)
張三丰真人治目疾碧雲膏,臘月取羯羊膽十餘枚,以蜜裝滿,紙套籠住懸檐下,待霜出,掃下點之神效。(即二百味草花膏,另一製法。)
兗州朱秀才,忽不見物,朝夕拜天,因夢神傳方,用好焰硝一兩,銅器熔化,入飛過黃丹二分,片腦二分,銅匙急抄入罐內收之,每點少許即愈。(張三丰仙方。)
宋丞相言:黃典史病外障翳,夢神傳一方,用太陰玄精石,陰陽火煅,石決明各一兩,蕤仁、黃連各二兩,羊子肝七個,竹刀切曬。為末,粟飯丸梧子大,每臥時茶服二十丸,服至七日,烙頂心以助藥力,一月而愈。(《朱氏集驗方》。)
魏全家富,母忽然失明,王子貞卜之曰:明年三月一日,從東來衣青者,療之必愈。至時候見一人,著青綢襦,遂邀,為重設飲食。其人曰:僕不解醫,但解作犁耳。為主人作之,乃持斧就舍求犁轅,見桑曲枝臨井上,遂斫下,其母兩眼煥然見物。此曲枝桑蓋井之所致。(朝野僉載。)
白話文:
[目]
一個小孩名叫德孫,眼睛發紅,他母親買了銅綠想清洗孩子的眼睛,煎煮後,家人誤將其給孩子喝下,不久孩子便嘔吐不止,吐完後症狀立即好轉。婁全善男,眼睛珠子晚上疼痛,痛感連到眉毛、稜骨和半邊頭都腫痛,用黃連膏點眼反而加重病情,其他藥物也不見效。灸刺厥陰少陽穴,疼痛隨之停止,但半日後又發作。一個多月後,用夏枯草二兩、香附二兩、甘草四錢,研磨成粉,每次服用半錢,用清茶送服,咽喉疼痛減輕一半,服用四五次後痊癒。
一個男子患病症狀與前例相同,但黑眼球上有兩點白翳,各種藥物都無效。也用此藥,並配合東垣選奇湯、加四物湯及黃連煎劑間歇服用,同時灸刺厥陰少陽穴,病情才好轉。
王海藏的妻子侄女,體型肥胖,及笄之年患上眼疾,每月或每兩個月發作一次,發作時眼睛紅腫難以睜開,持續三年,服用祛風散熱等藥物,左眼反而出現頑固的白翳,從眼角遮蓋瞳孔,右眼也有白翳,從下往上蔓延。經書記載:從內向外蔓延的,是少陽經的病症;從下往上蔓延的,是陽明經的病症。這是少陽、陽明二經積滯的病症。脈象短而滑,有力且鼓脹,恢復時則像短澀。潔古說:脈象短小是積滯的表現,阻塞臟腑,宜瀉下治療。
於是服用溫白丸,減少川芎、附子的用量,增加龍膽草、黃連的用量,如同東垣五積散的療法,從兩丸開始服用,每天增加一服,直到大便通暢。然後減少藥丸的服用量,也從兩丸開始減少。突然有一天,在排便中排出幾塊黑色血塊,像黑豆般大小且堅硬,從此逐漸痊癒,白翳也消失。(以上三則,皆出自《醫學綱目》)
盧州知錄彭大辦在臨安,突然眼睛發紅,後來長出白翳,一位僧人用蘭香子(本名羅勒,又名香果,又名醫子草)洗淨曬乾,每次取一粒放入眼內,閉眼片刻,白翳就會隨著眼膜排出。另一方是將其研磨成粉點於眼上。李時珍曾將此子放入水中試驗,發現它會膨脹。因為此子遇水即脹,所以能吸附眼屎、淚水及浮膜。但眼睛裡不能有一點灰塵,即使放入三五顆蘭香子也不妨礙,這也是一個奇特的藥物。(出自《本草綱目》)
張大復說:我眼睛一開始視力模糊,有人建議我服用三花五子丸,有人說效果緩慢,不知道是否值得服用?於是我就停止了。揚州的張鬥岳告訴我:淮南的一位僧人,眼睛長期模糊不清,詢問之下才知道他服用的是三花五子丸。這是古代書籍記載的藥方,但配製方法略有不同,療效也就有所差異。我回家後,想請教他詳細的配製方法,但我年老多病,對藥方也不在意了,但我希望得到這個藥方,以便幫助那些患有同樣疾病的人。張信士精通劍術,他說話向來不虛假。(出自《筆談》)
張三丰真人治療眼疾的碧雲膏:臘月時取十幾枚羯羊膽,用蜂蜜裝滿,用紙包裹懸掛在屋簷下,待霜降後取下使用,效果神奇。(即二百味草花膏,另一種製作方法。)
兗州的朱秀才,突然看不見東西,每天早晚都拜天祈禱,夢見神靈傳授藥方,用上等焰硝一兩,用銅器熔化,加入飛過黃丹二分、片腦二分,用銅勺迅速攪拌放入罐中保存,每次點少量即可痊癒。(張三丰仙方)
宋朝的丞相說:黃典史患有外障白翳,夢見神靈傳授藥方,用太陰玄精石、陰陽火煅石決明各一兩、蕤仁、黃連各二兩、羊肝七個,用竹刀切片曬乾,研磨成粉,用粟米飯做成梧子般大小的藥丸,每晚睡覺前用茶水送服二十丸,服用七天後,用烙鐵烙印在百會穴以增強藥力,一個月後痊癒。(出自《朱氏集驗方》)
魏全家境富裕,他母親突然失明,王子貞占卜後說:明年三月一日,從東邊來穿青色衣服的人,可以治好她的病。到了那一天,看見一個人穿著青綢衣衫,於是邀請他,並盛情款待。那人說:我不懂醫術,只會製作犁。便為主人製作犁,於是拿著斧頭到房舍尋找犁轅,看見一棵桑樹的彎曲樹枝在井邊,便砍下,他母親的眼睛立刻就恢復了視力。這彎曲的桑樹枝是井邊的桑樹造成的。(出自《朝野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