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名醫類案》~ 卷十六 (18)
卷十六 (18)
1. 頭
徐靈胎曰:頭風一症,往往本熱而標寒。清火之藥,固能愈風火輕症。或有寒邪犯腦,及風寒外來,則溫散之法固不可略,而外提之法,尤當博考也。
凡屬形體之疾,皆當兼外治。不明外治之法,服藥雖中病,僅得醫術之半耳。
又曰:頭風之疾,輕者易愈。其重者,風毒上攻,絡血橫逆,重則厥冒,久則傷目,必重劑並外治諸法,方能有效。
有人三代不壽,問彭祖。祖觀其寢處,果有穴洞當其腦戶,令塞之,遂得壽。蓋隙風入耳吹腦,則陽氣散。頭者諸陽所最,以主生也。(《延壽書》。)
竇材治一人,起居如常,但時發頭痛。此宿食在胃脘也,服丁香丸十粒而愈。(陽明食積頭痛。)
張子和治南卿陳君,將赴秋試,頭痛偏腫連一目,狀若半壺,其脈洪大。張出視《內經》,面腫者風,此風乘陽明經也。陽明氣血俱多,風腫宜汗,乃與通聖散,入生薑、蔥根、豆豉同煎一大盞,服之微汗。次日以草莖入鼻中,大出血立消。(陽明風熱頭痛。)
王定國病風頭痛,至都梁求明醫楊介老治之,連進三丸,即時病失。懇求其方,則用香白芷一味,洗曬為末,煉蜜丸彈子大,每嚼一丸,二茶清或荊芥湯化下,遂名都梁丸。其藥治頭風眩暈,女人胎前產後頭痛,及血風頭痛皆效。(《百一選方》。按:此方惟陽明風熱宜之,余不可服。)
張大復曰:偏頭風之苦,病者不能自言,方亦多岐而罕效。戊申予忽病此,正悶郁時,周叔明以餅法見寄,未服也。五月五日顧民服貽二餅,貼太陽上,一夕良已。法用南星、半夏、白芷,三味等末,爛搗生薑、蔥頭為餅,不服、不攻、不熏,視諸方更簡便也。(《筆談》。按:此方風痰用之。)
姚應鳳治嚴州施盛宇,三載患頭痛不可忍。姚曰:法當取首中骨,今八月,時收斂,難猝治。期以明歲春,乃割額探去其骨,出瘀血數升頓愈。(《錢塘縣誌》。此症似與腦中石蟹略同。雄按:未免涉誕。)
龔子才治杜侍御,患頭痛如刀劈,不敢移動,懼風怕語言,耳鳴,目中溜火,六脈緊數有力。與酒浸九蒸九曬大黃為末,三錢,茶調服,一劑而愈。(此亦陽明血熱為病,病在至高之地,故大黃必用如是製法。)
孫文垣治蔡樂川內人,患頭痛如刀破,髮根少動則痛連滿頭,痛倒不省人事,逾半時乃蘇。通身亦作疼,胸膈飽悶,飲湯水停膈間不下。先一日,因怒吐水數次,蛔蟲三條。今或惡風,或惡熱,口渴或不渴,而大便秘,脈則六部皆滑大有力,此痰厥頭痛也。先以藿香正氣散止其吐,繼以牛黃黑虎丹清其人事,頭仍痛甚。
又以天麻、藁本各三錢,半夏二錢,陳皮、白芷、薄荷、麻黃、生薑、蔥白煎服,得少汗而頭痛少止。至晚再服之,更痛止大半,人事未全清。此蓋中州痰盛,非下不可,乃用半夏五錢,巴霜一分,麵糊為丸,每服三十丸,生薑湯下。下午大便行三次,皆稠黏痰積也。飲食少進,餘症差可,惟遍身疼未盡去,改用二陳湯加前胡、石膏,藁本、薄荷、枳殼、黃芩、石菖蒲,調理而安。(木盛土衰。
白話文:
頭
徐靈胎說:頭痛這種病症,往往是內在火熱,而表現出來的是寒冷的症狀。清熱的藥物,固然能治癒輕微的風火頭痛。但如果是有寒邪入侵腦部,或是風寒從體外入侵,那麼溫散寒邪的方法就不能省略,而且從體表疏通的方法,更應該廣泛研究。
凡是身體上的疾病,都應該同時考慮外治法。不明白外治法,即使內服藥物治癒了疾病,也只能算是掌握了醫術的一半而已。
又說:頭痛的病症,輕微的容易治癒。嚴重的,則是風毒上攻,經絡氣血逆亂,嚴重的話會昏厥,時間長了會傷到眼睛,必須用重劑加上外治法,才能有效。
有人祖輩三代都不長壽,去問彭祖。彭祖觀察了他的臥室,果然發現床頭有洞正對著腦門,於是叫他堵上,他就長壽了。這是因為縫隙讓風從耳朵灌入吹到腦部,導致陽氣散失。頭部是諸陽之首,主宰人的生命。
竇材治療一個人,起居如常,但是偶爾會頭痛。這是因為宿食積在胃脘,服用丁香丸十粒就好了。(陽明經食積頭痛)
張子和治療南卿陳君,將要參加秋季考試,頭痛而且一側臉腫脹,腫脹連到一隻眼睛,看起來像半個茶壺那麼大,脈象洪大。張子和查閱《內經》,臉腫是風邪,這是風邪侵犯陽明經。陽明經氣血都旺盛,風腫應該用發汗的方法治療,於是給他服用通聖散,加入生薑、蔥根、豆豉一起煎一大碗,服用後微微出汗。第二天用草莖插入鼻中,大量出血,腫脹立刻消退。(陽明經風熱頭痛)
王定國患風頭痛,到都梁去尋找名醫楊介老治療,連服三丸,病就好了。懇求他藥方,原來是用香白芷一種藥,洗淨曬乾研磨成粉,用蜂蜜做成彈珠大小的藥丸,每次嚼服一丸,用兩杯茶水或荊芥湯送服,於是就叫做都梁丸。這個藥方治療頭痛眩暈,婦女孕期前後頭痛,以及血風頭痛都很有效。(《百一選方》。按:這個藥方只有陽明經風熱型頭痛適用,其他類型不可服用。)
張大復說:偏頭痛的痛苦,患者難以自己描述,治療方法也很多樣,而且很少有效。戊申年我突然患上這種病,正煩悶鬱結的時候,周叔明用餅敷療法給我寄來藥方,還沒服用。五月五日,顧民服送來兩個藥餅,貼在太陽穴上,一夜就好了。方法是用南星、半夏、白芷三種藥等量研磨成粉,再將搗爛的生薑、蔥頭做成藥餅,不用內服、不用針刺、不用熏蒸,比起其他的方法更加簡便。(《筆談》。按:這個藥方適用於風痰頭痛。)
姚應鳳治療嚴州的施盛宇,三年患頭痛,痛得無法忍受。姚應鳳說:治療方法應該從頭顱骨中取出來,但是現在是八月,天氣轉涼,不好急著治療。等到明年春天,才割開額頭取出骨頭,流出幾升瘀血,病就好了。(《錢塘縣誌》。這種症狀類似於腦中長石蟹。雄按:這未免有些誇張。)
龔子才治療杜侍御,患頭痛像刀劈一樣,不敢移動,害怕風,不敢說話,耳鳴,眼睛裡冒火光,六脈緊數有力。用酒浸泡,九蒸九曬的大黃研磨成粉,三錢,用茶水送服,一劑就好了。(這也是陽明經血熱引起的疾病,病在最高處,所以大黃必須用這種方法炮製。)
孫文垣治療蔡樂川的妻子,患頭痛像刀砍一樣,頭髮稍微移動就痛得遍及全頭,痛得昏迷不省人事,過半個小時才醒來。全身也痛,胸膈飽悶,喝水也停留在胸膈間咽不下去。前一天,因為生氣吐了幾次水,吐出了三條蛔蟲。現在有的時候惡風,有的時候惡熱,口渴或不渴,大便秘結,脈象六部都滑大有力,這是痰厥頭痛。先用藿香正氣散止吐,然後用牛黃黑虎丹治療昏迷,頭痛還是很嚴重。
又用天麻、藁本各三錢,半夏二錢,陳皮、白芷、薄荷、麻黃、生薑、蔥白煎服,稍微出汗後頭痛減輕。晚上再次服用,頭痛減輕大半,但還是沒有完全清醒。這是因為脾胃痰濕太盛,必須向下治療,於是用半夏五錢,巴霜一分,用麵糊做成藥丸,每次服用三十丸,用生薑湯送服。下午大便三次,都是粘稠的痰積。飲食減少,其他症狀好轉,只是全身疼痛還沒完全消失,改用二陳湯加前胡、石膏、藁本、薄荷、枳殼、黃芩、石菖蒲調理,就好了。(木盛土衰。)